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通过强化农民素质提高,加大对农村投入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32元,增速为7.3%。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来说,要实现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还存在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诸多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大政策与科技的投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仅从事传统农业,种植常规粮食作物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近年来,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农户的小生产与市场的大需求之间的矛盾,迫切要求转变工作思路,适应到市场需求中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化、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走上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对新技术、新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现有的技能水平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农民信息化不畅、增收渠道狭窄,主导产业的建立和运营,不能和市场很好的接轨,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增收的短腿现象仍然存在,目前还难形成良性发展。
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标准不一,管理不同,量小质差已严重影响到了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一批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本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经营。
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规模效益,可以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强化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生产结构,在努力提高粮食品质及单产水平的基础上,规模种植有特色的、高效的、优质的经济作物。二是要培育主导产业,调整区域生产结构。要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区、产业带。
坚持以科技兴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应用力度,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与科研院所沟通结合,加大优质高效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示范力度,着力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注重农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增质导向转变,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质量强农。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
农产品流通与精深加工问题是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后顾之忧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农民增收,就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支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大力发展有一定科技含量、产品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龙头”企业。要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扩大农民在龙头企业的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根据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之成为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的基地。
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因此,要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强化现代企业管理,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益农合作社等信息平台,尽快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创品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品牌强农。
农民素质问题仍是影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要引导农民工、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才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体规模突破1500万人,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才振兴的突出亮点。2018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补助资金20亿元,根据乡村振兴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层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在培训中,要依托科技项目,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农民个体差异很大,应因人而异,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不同需求,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