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18-01-17 23:09柳永强万继东陆立银罗爱花谢奎中
中国种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陇薯中东部薯块

柳永强 万继东 陆立银 罗爱花 谢奎中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兰州 730070;2甘肃芦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庄浪 744600)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氨基酸,被称为全营养农作物[1]。2015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会议确立马铃薯为第四大主粮[2]。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分布于各个生态区域,由于马铃薯抗旱耐瘠薄特性,马铃薯成为甘肃中东部雨养山地的主要农作物[3-4]。结合多年在甘肃中东部区域的试验数据及相关学术研究进展,综述了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为区域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撑。

1 品种选用与种薯处理

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旱地,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青薯9号、陇薯7号、庄薯3号、陇薯6号、陇薯10号、新大坪和天薯11号,均为中晚熟品种。一般在播前15~20d进行种薯处理。将种薯从贮藏窖取出,剔除病薯、烂薯和机械损伤薯块,将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按照200kg/L药液量喷洒种薯,置于12~20℃的室内摊晾处理10~15d,当种薯芽眼可见0.5~1.5mm萌发的新芽时切块。切薯时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刀消毒,对薯块采用30%精甲嘧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处理,处理后摊开晾晒2~3d,装入网袋待种。在切块的同时,要进一步筛除病薯、烂薯,切刀碰到病烂薯块后马上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切刀2~3min。

2 整地与施肥

甘肃中东部的雨养旱地,由于土壤长期干旱缺水,化肥使用单一,土壤生物种群减少,土壤瘠薄加重,地块板结严重。因此要在耕作与施肥方面协调结合,科学耕作,这样才能生产优质绿色的马铃薯。

2.1 深耕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地瘠薄、板结的特点,耕深要保持25~30cm,有条件的可旋耕结合深耕。

2.2 施肥在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化肥单一使用,土壤微生态严重破坏,生产的马铃薯品质降低。马铃薯种植要在化肥适度减量的基础上,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与微肥。根据生产经验,适合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的绿色高效施肥模式为:结合播前深耕,每 hm2施 N 144kg、P2O572kg、K2O 86.4kg、有机肥800~1500kg(或腐熟农家肥 3000~4500kg),有条件的施生物菌肥30~45kg、微量元素复合肥30~40kg。另外,氮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分2~3次施入,一般基肥施70%量(102kg),苗期穴施尿素30%量(42kg)。

2.3 秸秆还田及轮作秸秆还田对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及梯田旱地土壤生态改良作用很大,一般用豆科作物秸秆、麦秸和玉米秸秆最佳。还田模式可采用秋粮收获后复种豆科植物全量秸秆还田,小麦高茬收割后还田,玉米秸秆垄沟带状覆盖还田等方式。马铃薯的生产要求轮作换茬,这样可以充分调节土壤肥力,有效防治病虫草害。减少黑胫病、疮痂病等土传病害的加重发生,减轻晚疫病的大流行等。适宜与禾谷类、豆类和麦类作物轮作,不宜与胡麻、油菜、甜菜等作物轮作。

3 关键栽培技术

3.1 栽培模式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基本栽培模式为黑膜覆盖垄作。垄宽70~80cm,垄沟30~40cm,垄高 15~25cm。每垄播种 2行,行距 50~60cm,播深 8~12cm,穴距 25~35cm,基本保持密度 4.5万 ~6 万株 /hm2。地膜选用幅宽 120~140cm、厚 0.007~0.008mm的黑色地膜。机械播种采用播种、覆膜同时进行,播种后10~15d覆土4~6cm,诱导马铃薯出苗;人工播种,一般在覆膜后穴播,穴孔覆土4cm左右,穴孔压严实为宜[4-5]。

3.2 适时播种适时播种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是取得高产的关键环节。确定播期有3个要求:土壤10cm深地温达7~8℃;春播出苗时避免霜冻,根据当地终霜日推后20~30d;薯块形成膨大期安排调节在平均气温低于23℃,日照时数低于14h,有适量降雨的时节。因此,甘肃东部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甘肃中部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

3.3 田间管理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地一般存在前期低温,中期干旱少雨,虫害容易流行,后期降雨较多,气候转凉,病害流行的特点。因此,田间管理要切合甘肃中东部雨养梯田特点,运用科学的、综合的农业技术,促进马铃薯高效生产[4]。

其主要田间管理方法为:马铃薯种植后25~30d开始出苗,出苗时对未破膜的苗要进行人工掏苗,保证95%以上正常出苗。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并进行第1 次追肥,在苗侧 10~15cm 处穴施尿素 40~45kg/hm2。现蕾前中耕培土1次,结合培土再次清理田间杂草,之后产生的杂草基本都掩盖在马铃薯植株之下,不能成熟[5]。

3.4 病虫害防治马铃薯苗出齐后使用80%烯酰吗啉1500倍液混合农用硫酸链霉素1000倍液进行全田喷雾,避免带病植株上的晚疫病病菌感染,形成发病中心,从而引起后期全田发病。8月中旬之后,甘肃中东部降水量增加,这个时期也是马铃薯各种病害的始发期,尤其是晚疫病。因此在8月上旬,要开始用80%烯酰吗啉1200倍液、农用硫酸链霉素粉剂800倍液、70%霜脲锰锌1000倍液、60%氨基寡糖素800倍液进行交替防治各种病害,每隔10~15d防治1次,如发现较多的晚疫病植株,每隔7d喷雾1次,连续喷雾3次。

甘肃中东部地区,第1个有翅蚜迁飞高峰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在7月中旬开始,每隔15~20d喷洒60%的腚虫咪乳液1200倍液防治蚜虫,喷药3~5次。如果在此期间,发现带有蚜虫的植株,在喷洒杀虫药剂后,立即用农用硫酸链霉素800倍液喷雾,以缓解蚜虫传播病毒病发生。

4 收获与贮藏

甘肃东部地区一般在10月上旬收获,甘肃中部地区一般在10月中下旬收获。2015-2017年在庄浪雨养梯田种植的马铃薯每hm2产量基本表现为:青薯9号3.5万kg,陇薯10号3万kg,庄薯3号2.8万kg,陇薯6号2.4万kg,陇薯7号2万kg。收获前将马铃薯茎叶割除,地块晾晒2~3d,地表半干时收获。收获时严格剔除病薯、烂薯和伤薯,在地块中晾晒2~3h后装袋,装袋后露天堆放,晾晒“发汗”3~5d后入窖。贮藏窖杀菌消毒具体方法为:将贮藏窖打扫干净,用生石灰或多菌灵粉剂撒入窖内,然后点燃烟雾剂,封闭窖门5~8h。马铃薯入窖应轻拿轻放,防止碰伤,整体堆码,薯堆之间要留40~50cm隔道,加强窖内空气流通。贮藏量应该低于窖容量的50%。贮藏期间保持窖内温度3~4℃,湿度70%~80%,湿度太高要及时通风,防止热窖。

猜你喜欢
陇薯中东部薯块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吉林一号卫星在吉林省中东部松林变色立木监测中的应用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2020 年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品比试验
中东部地区历史文化古城镇色彩的表现特征
庄浪县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白薯要不要翻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