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1965年正式开始牙鲆人工孵化生产种苗的研究,而在1968年左右该病即被发现。该病只发生在从孵化后15d前后到进入着底期的仔鱼,对越小的鱼危害越大,呈暴发性蔓延,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症状】发病后鱼体游泳和摄食不活泼,随着症状的发展,完全停止摄食。病鱼消化管白浊、萎缩的腹部内陷。另外,肠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排列紊乱、脱落。作为仔、稚鱼期的肠管局部感染症,除了这种疾病的外,还有腹部胀满症,可以鱼体不出现腹部胀满而有白化的症状,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区别。
【病因】该病是以肠管的细菌感染为基础的疾病,从病原菌的致病力极低可以推测,这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病原菌为弧菌属(Vibrio)细菌的一种,和已知的菌种性状不同。因此,一开始被称为Vibiosp.INFL,后来被命名为鱼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新种。
【对策】可采取避免饲养海水的恶化,维持适当的密度,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努力预防这种疾病。
该病是以低水温期(14~16℃)为中心,发生在体重10g以内牙鲆稚鱼的细菌性疾病。日间死亡率低(0.1%~0.2%)的情况比较多,但是,如不及时采取对策的话,死亡发生时间就可能持续的比较长。
【症状】患病鱼外观上基本看不到症状,最多可见无眼侧的鳃盖发红。缺乏特征性的内部病变,在有的个体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出血和褪色、肾脏的肿大、脑周边部的出血。
【病因】这种疾病是由无运动性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非典型的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rnonicida)感染引起的。根据攻毒实验的结果,在20℃以上的水温条件下,这种细菌对牙鲆的致病性似乎很低。对该病的诊断,可以用从患病鱼肾脏中分离的菌株与抗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eromonas salrnonicida subsp.salrnonicida)的血清进行凝集反应。该菌除感染牙鲆外,也可感染石鲽、虫鲽、真子鲽、星鲽等鲽形目的鱼类。
【对策】注意引入种苗后的低水温期死亡情况,尽力做到早期发现是必要的。
这种病是牙鲆稚鱼的重要疾病,多发生在春天种苗导入之后不久的3~6月份(水温14~20℃)。疾病也发生在种苗生产场,对体长3~10cm的小鱼危害大。日间死亡率虽然在0.1%以下,但是,患病鱼死亡周期长。另外,最近从夏末到秋初当年鱼发生“烂鳃病”的很多,死亡率不是很高。
【症状】牙鲆稚鱼的症状是以鱼体表为中心出现皮肤的擦痕或糜烂,重症的鱼可见溃疡化。鱼体尾鳍和背鳍腐烂,组织崩解、缺损显著等。育成鱼可见以鳃丝腐烂为主要症状的病变。体表出现明显病变的比较少。在稚鱼和育成鱼的内脏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异常症状。
【病因】这种疾病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海洋屈桡杆菌[Tenacibaculum maritimum(=Flexibacter maritimus)]的感染而引起。该菌在海水调制的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以及TCY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淡黄色的菌落,为长杆菌(图3),进行特有的滑行运动,具有较强的需氧性,基本上仅感染鱼体体表,很少侵入血管和内部脏器。
【对策】稚鱼期(50g以下)的一般治疗对策是用三氯醋酸钠(NPs)药浴。病情发展的话,可进行多次浸泡。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密饲,提高水体交换频率,尽量减少对鱼体的刺激(特别是低水温期)、避免对鱼体造成损伤。及时除去患病鱼,防治疾病的蔓延。垫沙的水槽底部进行隔离,自然痊愈的个体也是常见的。
近年,采用陆地水槽饲养牙鲆的养殖业发展很快,不论是稚鱼还是成鱼,基本上全年可见到散见性的以腹部膨满为特征的爱德华菌病。虽然死亡率不太高,但是,对于这种细菌病还是有必要采取适当的防制措施。
【症状】患病鱼外观可见腹部膨满,肛门扩张发红,脱肛比例很高。解剖后可见腹腔内出血性腹水和肝脏、肾脏的脓肿或出血。此外,有时可见病鱼眼球突出。
【病因】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虽然来自真鲷的菌株没有运动性,不过,来自牙鲆的菌株则可见其运动性。
【对策】 经常换水,清扫鱼池,保持饲养环境清洁为首要任务。此外,迅速清除病鱼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