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蔬菜病虫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2018-01-17 19:45
河南农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瓜类侵染病斑

一、瓜类枯萎病

(一)症状特点

瓜类枯萎病以黄瓜、冬瓜、西瓜发病最重。该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发病初期病株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呈缺水状,晴天中午更明显,早晚可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茎基部常纵裂,有树脂状胶质物流出。潮湿时,病部常产生粉红色霉层。剖茎可见维管束深褐色。

(二)发病原因

瓜类枯萎病由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和土杂肥中越冬,是一种土传病害。

(三)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 年以上,最好是水旱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长春密刺、中农5号、津杂4号等。

3.嫁接防病。将易感染病的接穗嫁接到抗病的砧木上。如将黄瓜苗嫁接在云南黑籽南瓜苗上。

4.清洁田园。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收获后清除田间瓜蔓残体,集中烧毁。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10%双效灵300倍液,或40%抗枯灵500倍液淋蔸。

二、瓜类病毒病

(一)症状特点

瓜类病毒病因病毒种类不同,症状各有差异。黄瓜花叶病病毒在黄瓜上引起系统花叶,在西葫芦和南瓜上引起黄化皱缩,在甜瓜上引起黄化,不侵染西瓜。西瓜花叶病病毒侵染南瓜,叶片呈褪绿黄化、皱缩畸形等症状;在西葫芦上产生黄化皱缩症状;在甜瓜上产生花叶皱缩症状。

(二)发病原因

瓜类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WMV)。病毒通过汁液和蚜虫传播。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津研7号、万禄、北京刺瓜等;西葫芦较抗病的品种有邯郸西葫芦、天津25号等。

2.加强避蚜、治蚜工作。露地育苗可采用银膜避蚜。春季可采用早育苗、早栽、早收措施,避开蚜虫和高温发病季节。苗期与大田生长前期要及时用药治蚜。

3.分苗、嫁接、打杈、绑蔓等农事操作,要注意分别进行。下田前用肥皂洗手。发现重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毁。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 A 500倍液或1.5%植病灵500倍液喷施。

三、瓜类疫病

(一)症状特点

瓜类疫病以黄瓜、冬瓜发病最重。黄瓜多在茎基部和嫩茎节部发病。茎基部病斑呈水渍状,软腐缢缩,其上部萎蔫下垂,呈青枯状。节部发病,病部缢缩扭曲,上部茎叶枯萎。果实发病,病部呈水渍状,凹陷腐烂,很快扩展至全果,病果皱缩软腐,表面长有灰白色稀疏霉状物。冬瓜、甜瓜等被害症状同黄瓜类似。

(二)发病原因

病原菌是一种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流水传播。

(三)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4 年,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水旱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长春密刺、早春2号等。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可避免茎基部发生疫病。

3.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块,采用高畦地膜栽培,实施立架吊瓜或瓜底铺草防瓜果接触地面。

4.发现病株、病果及时清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烧毁或深埋。

5.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毒株立即用药防治。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疫霜灵300倍液,或64%杀毒矾、50%病毒铜5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结合淋蔸,效果更好。移栽时每667 m2可用95%敌克松350 g拌细黄土15 kg,施于根基部 ,防根基感染。

四、瓜类炭疽病

(一)症状特点

瓜类炭疽病为害西瓜、甜瓜、黄瓜、冬瓜、瓠瓜、苦瓜等。西瓜叶片病斑近圆形,黑色,外围有紫黑色晕圈;果实病斑紫褐色,凹陷龟裂,上生小黑点。甜瓜成熟果实病斑较大,明显凹陷,龟裂,上有桔红色黏状物。冬瓜叶片病斑呈圆形,周围有黄色晕圈;果实病斑呈圆形,黑褐色,凹陷,上长有黑色小点。

(二)发病原因

病原菌是一种真菌,病菌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田间随雨水、昆虫及农事活动传播。

(三)防治方法

1.从无病果中采收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种子消毒可用50%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用种量为种子质量的0.3%,或用51 ℃温水浸种20 min。

2.轮作。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 年以上。

3.加强培管。推广高畦地膜栽培,畦面铺稻草或秸秆等;雨季注意清沟排水;温室与大棚栽培要控制湿度,注意通风。

4.初见病株时,注意摘除病叶、病果并深埋。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随之深翻土壤。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施药防治。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

五、瓜类白粉病

(一)症状特点

瓜类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和叶柄。叶片正反两面均可感病,但以正面为多。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近圆形的白色粉斑,扩大后形成不规则形的大片粉斑。后期整叶布满白粉,叶片枯黄变脆,但不脱落。

(二)发病原因

该病由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在南方温暖地区的寄主上越冬,春暖后随气流北移,侵染河南省瓜类蔬菜,生长季节病菌在田间随气流传播。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黄瓜的抗病品种有津杂4号、中农4号、京旭、唐山秋瓜等。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目前可用的药剂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微粒硫磺胶悬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温室和大棚还可用10%多百粉尘剂1000 g/667 m2喷施,或粉锈宁烟剂350 g/667 m2烟熏。 白粉病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轮换用药。黄瓜、甜瓜有些品种对含硫农药敏感,应注意控制施用浓度。

六、瓜类霜霉病

(一)症状特点

瓜类霜霉病主要为害黄瓜、甜瓜。感病叶片病斑浅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背面产生紫黑色的霉层。

(二)发病原因

该病由一种低等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可能在南方周年种植的黄瓜上越冬,随气流传播。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津杂1号、津研6号、西农58 、宁阳刺瓜、广东全青等。

2.改进栽培措施。隔离育苗,育苗地远离温室、大棚黄瓜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栽种;结瓜前少浇水、勤中耕;结瓜期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下列药剂喷雾防治:25%甲霜灵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

4.温室、大棚黄瓜防治霜霉病要注意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实行高湿地膜滴灌栽培。注意夜间通风,减少棚内结露时间。适当时机实行高温焖棚,选择晴天上午,关闭大棚门窗,使黄瓜生长点附近温度升高到45 ℃,维持2 h,然后放风降温。处理前1 d要浇水,以保持棚内湿度。结瓜期用百菌清烟雾剂烟熏,兼治白粉病、炭疽病等。

七、瓜类细菌性角斑病

(一)症状特点

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茎、叶柄、卷须发病,侵染点呈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发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幼瓜条感病后腐烂脱落,大瓜条感病后腐烂发臭。瓜条受害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状。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淆而用错药,使病害屡治不愈。

(二)发病原因

病原菌可通过风雨溅散、农事操作或昆虫传播,从植株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发病后病部溢出菌脓含有大量细菌,造成再侵染。多雨和高湿是细菌性角斑病流行的主要条件,雨多、雨量大、持续期长,或露多雾重、气温偏高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据调查,2018年河南省瓜类细菌性角斑病菌源量大,染病的瓜类多,因此要重视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控工作,尽可能与其他病害进行综合防治。

(三)防治方法

在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摘除中心病株、病叶后,选用下列药剂对水60 kg进行喷雾防治:2%春雷霉素水剂150 mL/667 m2,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 g/667 m2,41% 乙蒜素乳油 60~75 g/667 m2,50%王铜可湿性粉剂110~150 g/667 m2,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115~150 g/667 m2,30%DT(琥胶肥酸铜)60~70 g/667 m2,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150 g/667 m2。

八、黄守瓜

(一)主要形态特征

黄守瓜成虫大部分为橙黄色。蛹的腹部尾端有粗短的刺。

(二)危害特点

成虫取食瓜苗的叶和嫩茎,常引起死苗,也可为害花及幼瓜。幼虫俗称“瓜蛆”,主要为害瓜根,导致瓜苗整株死亡;还可蛀入近地面的瓜内为害,引起瓜果腐烂变质。

(三)防治方法

瓜类作物对许多药剂过敏,易发生药害,尤其是幼苗期抗药力弱,用药应特别注意。药杀成虫可用40%氰戊菊酯8000倍液或灭杀毙8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或50%锌硫磷1000倍液灌根。此外,在瓜类近地面周围撒草木灰、锯木屑、糠壳或覆盖稻草可阻止成虫产卵。

九、斑潜蝇

(一)危害特点

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叶片现曲折蜿蜒的食痕。植株幼嫩时期受害重,虫口多时叶片上潜痕密布,短期内致叶片发黄、枯焦或脱落。成虫产卵,并刺破叶片表皮取食,形成较粗大的产卵点和取食点,致叶片水分散失,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

(二)形态特征

斑潜蝇成虫体长2 mm,胸部、腹部灰黑色,额鲜黄色;卵椭圆形,米色;幼虫蛆状,出孵时无色,渐变黄橙色;老熟幼虫长约3 mm。

(三)生活习性

斑潜蝇在南方各省一般每年发生21~24代,无越冬现象。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 d孵化,幼虫期 4~7 d,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 d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 14~28 d,冬季 48~56 d。

(四)防治方法

由于斑潜蝇虫体微小,繁殖能力强,成虫飞行能力强,药剂防治极易产生抗性。同时,田间世代重叠明显,蛹粒可掉落在土壤表层。因此,要有效控制斑潜蝇为害,必须采取多种方法综合防治。

1.瓜果收获完毕后,及时清洁田间病残体,并实施与此虫非喜食蔬菜轮作。夏季深翻土壤、高温闷棚。

2.在斑潜蝇轻发区加强调查,发现受害叶片及时摘除,并悬挂黄色黏虫黄板,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需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防止斑潜蝇产生抗药性。防治成虫喷药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可选用220 g/L氯氰·毒死蜱乳油,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灭虫胺可溶性粉剂,1.8%阿维菌素水乳剂喷雾防治。

十、蚜虫

(一)危害特点

蚜虫种类主要有萝卜蚜、甘蓝蚜和桃蚜。蔬菜全生育期都可遭受蚜虫危害,主要以成虫、若虫群集蔬菜茎秆、叶背及花序部位吸食汁液,其中萝卜蚜和甘蓝蚜主要在嫩叶、菜心和花序幼嫩部分为害;桃蚜常在老叶背面为害。蔬菜生长前期受害叶片卷曲发黄、生长停滞以至枯死;中后期受害蔬菜角果不能正常发育,引起结实不良,蔬菜籽产量降低。

(二)发生规律

蚜虫繁殖方式为孤雌生殖,繁殖快,一年发生10~40代。一般情况下,一只雌蚜能产70~80只小蚜虫,最多能产100只。出生的小蚜虫发育最快的经过5~7 d就能繁殖后代。蚜虫在干旱少雨年份发生严重,雨量多的年份发生较轻。蚜虫盛发期如果遇连续降雨或大暴雨天气,对其繁殖和迁飞均不利,发生较轻。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

2.清洁田园。清除田间及附近杂草,结合间苗定苗或移栽,除去有蚜株。

3.防治药剂。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大功臣、康福多)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0%辟蚜雾水分散粒剂10~20 g/667 m2,40%巨雷乳油1000~12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50%高效抗蚜威2000倍液等。

十一、白粉虱

(一)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白粉虱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白粉虱除严重为害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严重为害黄瓜、菜豆等作物。

(二)药剂防治

由于白粉虱世代重叠,在同一时间同一作物上存在各虫态,而当前没有对所有虫态皆有效的药剂,所以采用化学防治,必须连续几次用药。可选用的药剂如下:10%扑虱灵乳油(又名灭幼酮、优乐得、亚乐得、Applaud,有效成分为噻嗪酮buprofezin)1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 g/667 m2,持效期30 d。还可选用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连续施用,均有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瓜类侵染病斑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ToCV单独侵染和TYLCV&ToCV复合侵染番茄植株上烟粉虱寄主适应性及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防御反应变化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三亚市冬种瓜菜死苗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诱因、机制与条件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嫁接育苗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甜瓜霜霉病的病源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