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茶产业转型发展调查(续)

2018-01-17 19:45
河南农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光山县茶园茶叶

四、茶产业转型发展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光山县政府成立茶产业转型发展领导小组,把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转型发展模式;强化农业、财政等部门责任主体,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茶产业转型聚集。

茶是光山县委、县政府重点支持、打造的特色产业,全县要落实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光山县财政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茶产业转型投入,除中央试点资金外,创新政府涉农资本融合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茶产业转型领域。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根据光山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出台针对性的鼓励政策和改革举措,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项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全县茶产业转型升级。统筹茶产业办公室、农业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等涉农项目,强化投入和资金使用监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光山县农业、财政等部门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意见精神,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做好项目实施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财政、农业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试点工作正常运行,取得示范效果。

(二)创新体制机制

通过发挥领军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引领或导航作用,引导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增进利益联结,层层传递和放大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整介和薄弱环节治理,提升茶产业转型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更好地带动茶农参与茶产业转型。结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分层发展、分类发展,共同提升参与茶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做大光山茶产业转型的“蛋糕”,更好更可持续地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要注意引导茶农与茶叶合作社的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农村地区的合法维权能力和同工商资本的谈判能力。在一定时期选择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时,稳定型、较紧密型更为重要。在此前提下,应有序引导利益联结机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化。

(三)加大科技推广

切实加大科技兴茶力度。加强茶叶科技培训,实施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示范推广茶树定型修剪、低产茶园改造、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不断提高新茶园的建管水平,挖掘老茶园的增产潜力。严格茶园投入品的管理,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制剂农药,做到科学施药,合理施肥。以实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为契机,推广使用先进的修剪、采摘、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园林机械,不断提高茶园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协调公司与农户关系,通过组织订单生产,全面启动红碎茶、青砖茶生产,大力发展红茶、乌龙茶生产,综合利用夏秋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茶园产量和效益,切实增加茶农收入。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在农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吸引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等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及其科技人员在光山县开展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和茶农培训、科技咨询与服务等。进一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完善全县各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稳定县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调动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创新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深化农技人员包村入户的服务机制,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涉茶企业、茶叶专业服务组织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

1.深入推动“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管理。支持龙头企业(示范社)带头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将认证企业由4家提高到10家;鼓励支持赛山悟道公司、净居寺茶场等龙头企业,结合茶区特点、产品特色,组织开展赛山玉莲、苏山白茶、杏山竹叶青、信阳茯茶等地理标志产品登记申报工作,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2.支持一批中小型茶企业(合作社)实行厂房清洁化、设备连续化技术改造,年产能提升到1万kg,提高自身发展和产业带贫能力。

3.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蓝天、悟道、四季香、辰龙等龙头企业发挥市场、品牌优势,提升产能,晋级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打造“三(多)龙共舞”产业强县格局;支持弦国春、东方盛世、大尖山等公司,辅之大苏山、紫弦、少林、东岳寺、振华、德宝等示范社,发挥一产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完善特色产业生产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奖补标准和范围,使之覆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管理、龙头企业(示范社)培育、中小加工厂(户)“小升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及QS认证、品牌与质量建设、茶事活动与市场拓展、电商销售、人才培养、新技术推广与科技创新、茶旅融合新业态发展等各个领域。

(五)茶农增收和精准扶贫

1.根据光山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积极谋化光山县产业扶贫现场会暨春茶开采仪式和“斗茶会”活动,唱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产业扶贫主旋律。

2.因势利导,组织动员宜茶贫困村发展房前屋后“一亩茶”333.33 hm2,直接帮助1000名贫困户通过发展新茶园培育稳定增收产业,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打基础。

3.按照光山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科学谋划、高效实施涉农整合资金产业扶贫项目,确保分红带贫政策落实,按时完成竣工验收。

(六)顺应“一带一路”战略,使光山茶叶走向世界

目前,“一带一路”涵盖全球44亿人口,该区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红利。因此,光山一定要认真研究当前国际茶市场需求,积极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光山茶叶走向世界。

1.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园。充分发挥光山生态环境良好、土壤气候适宜等优势,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的要求,制定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出台扶持政策,推进全县有机茶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不断扩大光山有机茶所占市场份额。

2.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业。茶叶深加工是延长茶产业链,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鼓励企业把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作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提高附加值,争取形成红茶、绿茶初级加工,袋泡茶、茶饮料提升产品档次加工,速溶茶、茶多酚深加工等多种加工形式共存的格局。

3.大力发展茶叶销售平台。光山茶企应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及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好时机,放宽眼界,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完善营销体系,构建多元的营销渠道。要实施光山走出去战略,组织茶企参加全国乃至国际展销会,展示、推介、宣传企业和产品,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要重点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销市场和一般市场、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不同消费需求,深度合作,建立深度加工和特色营销网点,在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要积极实施“互联网+”,借助国家支持发展农业电商的机遇,在国内外电商主流平台营销茶产品,不断拓展出口贸易途径,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格局。

(七)加大政策扶持

1.政府引导。在规划区域内,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引导和发动群众依法有偿流转土地,解决茶叶适度规模经营用地问题,为茶基地建设规划目标的完成提供组织保证。

2.项目帮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茶产业的投入,设立茶产业转型发展专项基金,整合相关项目,以县、乡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整合使用退耕还林、以工代赈、村村通工程、土地整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财政扶贫等相关项目,每年投入近千万元,全力支持无性系茶园标准化建设。

3.标准建设。统一茶基地建设技术标准,全面推行机械化水平梯带开挖、单条植标准化栽种、无性系良种化栽培,园区建设实行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

4.以奖代补。光山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出台支持特色产业(茶产业)生产发展奖补政策,用于茶叶良种化工程、标准化建设、技术培训、品牌创建、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和各项奖励补助等。

5.按照产业目标化、目标措施化、措施项目化的整体思路,建立起上下衔接、左右关联的茶产业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做大做强茶产业,聚力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光山县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房子7天内“自燃”40多次
茶园飘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光山县粮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
光山县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