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四川省平昌县人民医院 四川 巴中636400)
生长抑素是一种人体自然合成的天然肽类激素,是通过高亲和性介导发挥生物学效应抑制剂。它可以抑制多种激素的分泌及释放过程,但由于半衰期较短,难以持续作用。随着对生长抑素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为提高作用时间,相继开发出多种生长抑素类似物,在多个领域疾病中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已陆续运用于急性胰腺炎、肿瘤等疾病治疗中[1]。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生长抑素类似物有:奥曲肽、帕瑞肽、兰瑞肽等,具有较长半衰期,作用效果更稳定。
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以通过降低血清胃泌素,从而抑制肿瘤发生。生长抑素类似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起到抑制肿瘤增殖功效[2]。生长抑素类似物直接抗肿瘤机制是通过与特异性膜受体结合,对肿瘤细胞进行诱导凋亡、生长阻滞,从而抵抗细胞迁移及侵蚀。调控失衡是肿瘤细胞增殖的最大诱因,其中细胞增殖周期检查机制障碍,导致细胞增殖过度。SSTR1可通过刺激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激活并诱导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周期的演进。肿瘤疾病发生过程中除了细胞增殖异常,还表现出细胞周亡异常。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与SSTR3受体结合,刺激诱导人胰腺癌移植瘤凋亡。生长抑素类似物间接抗肿瘤机制则是通过抑制内源性因子分泌释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组织形成。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以抑制由肿瘤细胞分泌产物刺激的单核细胞迁移,可以抑制被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侵蚀。可以抑制被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化[3]。生长抑素类似物通过与特异性受体介导,发挥阻滞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生长因子作用。在如今大多数良性肿瘤中表达最多的是SSTR-2、SSTR-5亚型,因此目前商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多绑定具有高亲和力特异性受体2级5。受体2可优势表达大部分良性肿瘤、也可接受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作用,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在如今临床治疗中,国内外医师都常用生产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妊娠合并多种疾病。如在国内对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常用生长抑素治疗,通过静脉注射3~6mg/d生长抑素十四肽,通过抑制胰腺激素释放、抑制胰液胰酶分泌。接受治疗后,母体自然分娩,母婴均存活,没有出现不良结局。经过1年的随访,产妇无不良后遗症表现,新生儿生长发育各指标正常。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引起的炎症,发病时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病情急促,容易导致母婴死亡。在对妊娠合并内肢端肥大症患者治疗中,国外研究者运用了短效傲曲肽,并通过观察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变化,观察奥曲肽在母胎中分布浓度及特异性受体表达情况。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在整个妊娠期间都能有效接受奥曲肽治疗效果,所有的特异性受体亚型均能在胎盘中表达,且母体子宫动脉血流出现短暂的减少现象。顺利分娩后,母胎均表现正常,婴儿未出现先天性畸形,且各项生理指标均表现正常[4]。学者通过接下来六年跟踪随访,观察记录婴儿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包括运用能力、技能掌握能力、心理健康表达等,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新生儿未表现出异常。在治疗妊娠合并神经内分泌肿瘤时,医师通过长期注射奥曲肽控制患者症状,通过直接抑制细胞生长,抑制生长激素等激素的小分肽的释放及表达,产妇在接受生长抑素治疗后,分娩顺利,母婴均无不良症状出现,新生儿健康成长。有学者发现,在治疗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的产妇时,单独使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抑素类似物可能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5]。
在目前医学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将生长抑素及类似物定级为B级,通过实验已经确认妊娠期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母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由于此方面的研究及实验较少,妊娠期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母胎安全性的影响还有待明确。在众多的国内外妊娠期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效果来看,的确能有效改善产妇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病情,且顺利分娩后产妇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后遗症,且生产时也没有出现因应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而引起的不良结局。在多种妊娠合并疾病治疗中,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是运用较多的,有患有库欣综合征的患者曾长达三年使用奥曲肽来控制病症,并三次顺利分娩,且三个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上述妊娠合并疾病时,采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顺利分娩。且分娩后产妇及新生儿均表现为健康状态,无不良结局。但是由于研究案例较少,且案例中患者存在较为主观的因素影响,导致案例数据准确性不高,且在对新生儿的随访中,时间较短,对新生儿成长发育情况不能完好把握。因此,建议国内外研究扩大实验规模,明确药物运用标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安排,以确保对母胎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万杰,詹俊.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的临床研究进展[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04):413-414.
[2]李远良,谭煌英.生长抑素类似物在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治疗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31(03):187-189.
[3]赵倩,刘聪慧,夏凤艳.生长抑素及其受体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3):107-111.
[4]宋健,黄亚绢.妊娠期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母胎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7,44(01):64-66.
[5]冯博,毛峥嵘,邓洋.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09):12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