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涛 卜晓波 韩彦龙 宋 洁 王春涛 邓代千 孙 凯 代海兵 王 静▲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超声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2.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微课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 涛1卜晓波2韩彦龙2宋 洁2王春涛2邓代千2孙 凯2代海兵2王 静2▲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超声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2.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文章主要针对微课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发展现状为根据,从世界微课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应用研究现状、微课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意义与前景、微课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微课教学;教学现状;医学遗传课程;应用方法
G434
A
2095-0616(2018)01-46-04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6G451);牡丹江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2016019)。
▲通讯作者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in medical genetics teaching
WANG Tao1BU Xiaobo2HAN Yanlong2SONG Jie2WANG Chuntao2DENG Daiqian2SUN Kai2DAI Haibing2WANG Jing2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11,China;2.Department of Bi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11,China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lass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genetic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edical genetics course teaching,conducts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teaching in medical genetics curriculum,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 of microcourse teaching in medical genetics course,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genetics.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edical genetics teaching.
Micro class teaching;Teaching status;Medical genetics course;Application method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在进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为教学主体,学生在被动中对知识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兴趣的提升。其中自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的影响下,微课教学方法快速兴起,教师对其进行使用可较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畸形满足,并较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期间如何使用微课教学方法称为了教师们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师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对学生传授的各种知识都是当前生命科学的最新知识,也是各医学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期间主要的学习课程之一,并在医学行业知识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使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主要课程。其中高校在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期间,其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医学遗传学课程在其相关知识理论性较强、遗传学知识具有较强抽象性、遗传疾病病理较为丰富,其机制具有较强复杂性特征的影响下,高校就教师不断对先进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与探索,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培养与提高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不断完善[1]。在医学遗传学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课程学习任务相对较多,致使学生在对遗传学课程进行学习期间只能对相应的知识进行了解,不能对各种知识理论进行深入掌握并对遗传学知识定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在这些现象的影响下除了对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发展进行约束,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对相关问题研究积极性的形成。所以各高校在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遗传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等进行充分融合,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微课教学进行使用,通过对微课教学内容的使用,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对遗传学知识进行学习与了解,并使学生较好的对自身的松散时间进行利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主动学习[2]。
微课教学这一理念主要是由美国某著名高校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的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对相应的教学教学内容进行的短时间课程教学以及课程单元教学等[3]。结合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型课程改革中的相关需求对微课教学进行分析,微课教学主要是利用视频为实际教学主体,在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进行充分几率的同时,针对某一医学遗传学课程知识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环节进行的教学整个流程,在5~20min之间向具有极强的松散性的知识、问题以及思考问题进行讲解的微视频。微课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使用时间相对较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并具有较强独立性,教学实际内容主要以学生与教学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进行明确,主要对知识的研究深度进行重视,对其刚度则较为轻视。
教师在利用微课家教学方法对医学遗传学课程进行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微课进行使用,其中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下为微课教学方法的广泛使用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基础[4]。所谓微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将何种新兴媒体实际教学中进行使用所形成的新教学方法,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使用,主要针对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环节进行教学与讲解充分转变为视频与音频。随着微课教学方法的使用,对学生千篇一律缺乏趣味性的学习模式进行完善与改变,在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使用期间学生在休闲时间也可进行良好的自主学习,在进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时可体前进行预习以及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期间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使用的主要意义是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进行培养与提升,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对问题进行发现与解决。微课教学方法为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对各种对媒体技术进行使用,使学生可在较短的时间只能给对相应的医学遗传学课程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5]。与此同时,微课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突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在学习期间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进行提升。
在各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遗传学课程是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教师在施工微课教学方法进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时,应在课堂教学前对各种需要使用的数据信息进行准备,在实际教学期间应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主动学习、对全新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为培养为教学核心与方向[6]。在对这种全新教学进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其使用范围不端完善。在对新知识传授期间,主要以微课教学方法生成的慕课教学方法将成为之后的主要教学手段,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国外发达国家在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过程中,美国某著名院校在1960年首先对微课教学雏形理念进行明确;在1998年左右,新加坡Nurturing Hearts and Minds院校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微课教学方法使用;在2008年美国著名就教育研究人员对微课教学理念进行了完善,并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创建了微视频教学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微课在自身较强实用性与短小等特征的影响下成为我国教学行业主要重视的问题之一[7]。当前使用的微课教学方法理论主要是2008年提出,其主要认为微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构建主义思想进行使用,通过在线教育以及移动教学等为教学方向,利用医学遗传学课程相关知识以及重要教学环节为内容。使用相关设备录制相应时间的教学课程。我国教育研究人员对微课教学方法的意义则有着不用的理解:结合新课程改革需求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利用视频、音频等为主要教学载体,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某一知识点以及主要教学环节进行融合进行展示[8]。同时在2012~2013年间,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还结合实际教育情况开展了相应的微课教学竞赛活动。其中竞赛主办方认为:微课教学主要是以微视频为教学基础,教师某一知识点以及主要教学环节进行的各种短小精悍并具有较强完整性的教学流程进行记录与展示。这一竞赛活动已经推出就受到了各高等院的广泛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我国各高等院校以及开始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广泛使用。
当前我国各医学高等院校在对医学遗传学课程进行教学时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通常为进行专题知识讲座以及集中教学方法,虽然具有较强的信息量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相对较多,传统的教学思想为因材施教,但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对这种教学思想进行展示。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不能明确教学人员、教学地点、教学时间以教学方式,致使其学习质量相对较弱。其中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下,教学方法与知识需之间出现了较大差距,进一步导致相应问题的形成[9]。同时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普及的推动下,以其为教学基础的微课教学方法等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并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广泛应用。
由于微课教学方法在我国属于刚刚起步时期,正在对我国特殊的教学需求进行满足与适应,各教育专业人员对微课教学方法也有着不用的理解,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微课教学方法的主要基础已经具有统一的理解:首先,在进行微课教学期间应对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并具有清晰的理念以及较为完善的微视频,其时间应在5~20min之间,其中每个微视频都用对应一各主要的医学遗传学课程知识点。其次,应该具有学习评价制度,也就是微课练习[10]。教师应结合医学遗传学课程实际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练习问题,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期间可较大的对答案进行掌握并获得较为详细的解决流程,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进行自我反思。再次,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期间,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进行深入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根据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11]。最后,微课公布平台。具有较强功能的平台对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效率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阻碍我国微课教学方法使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微课教学方法还不能较好的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取代,其主要以辅助教学手段以及学生自主进行复习预习的形式进行使用,以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对微视频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真正的实现翻转课堂。
教师在进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期间教学内容趣味性相对较少,这种例子也较为缺失,同时在对医学遗传学课程各种教学经验进行收集期间具有较强的困难性。因此教师在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使用期间可以其为辅助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提升,进一步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首先,教师应对微课进行科学设计。在对微课内容进行选择时,应主要以具有较强典型性的知识点以及在实际教学期间不能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解决的问题为基础,将《医学遗传学》中的各种难点划分为相应数量的5 ~ 10min的教学板块为微视频主要内容;在以此为基础对实际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设计规划等进行制定[12]。在图片、文字以及较强简洁性的影响下可对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提升,并对微课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等特特征进行突显。其中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可对相应的摄像设备、DV以及智能一定设备进行使用进行视频拍摄。也可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屏幕录制。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使用PPT等软件对微课进行合成[13]。其中这些方法也可进行相应搭配进行使用。
其次,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微课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在以往医学遗传学过程中,教学时间通常为90min,在较长的时间中学生不能较好的进行精神力集中,教师可在学生精力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对各种医学遗传学知识点微视频进行播放。微课教学在其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丰富性较强、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深刻的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教师还应将制作完成的研究微视频上传到相应的平台上,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观看[14]。同时各个微视频中都应具有相应的研究性问题,学生应在网上对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查找,在利用各种交流软件与教师进行沟通。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制定相应的学生问卷,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收集。
再次,微视频的共享。教师应将自身制作的各种微视频信息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并上传到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对医学遗传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具有极强的简洁性,进一步对其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能动性进行提升。
最后,教师应对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各种意见进行整理,在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完善的同时,发表相应的微课研究论文。
另一方面,在进行微课教学期间教师应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注意:首先,在实际教学期间医学遗传学课程是学生主修的课程之一,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通常是在大二是进行教学教学,其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稳定性与完整性较弱,自主学习较为缺失等都是教师应进行充分注意的主要因素。其次,各微课题目应具有较强的简洁性、精准性,并对较好的涉及教学内容。提高对音频与视频制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其趣味性,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吸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在使用微课教学时,对教师也有较为严格的需求。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主要具有总结、引导等作用,因此教师应对《医学遗传学》各种知识有着较强的掌握能力。
以医学遗传学知识结构为基础,对微课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与规划,其主要内容通常为:基因的作用、结构以遗传性疾病等,与此同时在《医学遗传学》中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等为医学遗传学课程的难点,也是临床上各种疾病的机理,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与地位[15]。所以文章主要以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纲要等对微课进行制定,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实用微课教学期间其内容虽具有较强的精密性,但也应对教学设计期间的主要教学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其主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以及教学任务等。文章主要以《医学遗传学》中单基因遗传病为实例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明确教学方向与理念。教师对医学遗传学课程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并对实际教学中应使用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在实际微课教学期间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次,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师结合教学方向与各种教学需求对微课教学中的基因座、等位基因等难点进行重视并制作相应的微视频。最后,微视频教学流程设计。微课教学主要特征是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知识进行传授,在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时通过各种对媒体技术对各种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
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方法进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时,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教学质量主要具有相应的保障条件:其一,教师在对微课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期间,受到了学生与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其二,教师在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使用时,对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可讲好的对医学遗传学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控制。其中相关教师还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并在微课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具有良好的微课制作经验。其三,学校良好的网络平台为本次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在高等医科院校实际教学期间,医学遗传学课程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其自身趣味性较弱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学生对其学习积极性等较为缺失。因此,教师在对医学遗传学课程应对微课教学方法进行使用,通过微课教学的各种特点,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医学遗传学课程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对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
[1] 陈海涛,赵宁,湛先保,等.基于微课的老年医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OL].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5):547-549.
[2] 王宁宁,陈亮.遗传学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21):118-119.
[3] 邵雪非,缪化春.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OL].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7,26(1):96-98.
[4] 牛慧芳,潘国聘,牛秉轩,等.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1.
[5] 高建华,曹华,虞春华,等.高职高专《医学遗传学》微课制作与应用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80(10):125,182.
[6] 马小茗,殷艳萍,马小蕊.微课、翻转课堂-走出围墙的医科大学 [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4):55-56.
[7] 李旭伟,郑倩,刘华,等.微课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6,38(2):124-126.
[8] 雷云龙,张莹,张春冬,等.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3):414-415,420.
[9] 王会平,朱占胜.微课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J].时代教育,2016,13(1):209.
[10] 孟亚鹏,何冬梅,韩桂琪,等.微课在医学院校教学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4):40-41,44.
[11] 沈毅,何书,陆益花,等.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5):900-902.
[12] 李育娴,张介平,秦颖,等.微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体会 [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43-1446.
[13] 方芳,陈冬梅,李新鸣,等.微课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尝试[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48-49.
[14] 李晓微,闫秀静,杨琳.微课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3):91-92.
[15] 杨志鸿,王燮,邹英鹰,等.微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6(1):120-121.
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