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口蹄疫疫苗一免的保护率为40%,二免的保护率为60%,三免的保护率才有75%。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得了口蹄疫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口蹄疫症状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当前治疗口蹄疫有三大误区:
误区一,打针治疗 从业人员“见病就打针”的习惯对感染了口蹄疫的猪群来说除了加重应激,并加快传播速度(多只猪共用一个针头,操作人员作为传播媒介)外,并无任何帮助;如果注射了市面上常见的某些掺有安乃近等中枢神经系统退热功能、氨基丙啉、地塞米松等抗过敏类药物的所谓中药成分的针剂,毫无疑问会令动物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并随之发生不可避免的大批死亡。
误区二,乱消毒 口蹄疫属于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口蹄疫病毒首先破坏的是呼吸道黏膜防御屏障,化学性消毒剂带猪消毒,因为其杀菌没有选择性,能严重破坏猪的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黏膜屏障千疮百孔,反而为病毒病菌的入侵打开方便之门。而且猪舍内大量消毒剂消毒还造成空气的过度潮湿,消毒一旦停止,病毒气溶胶会重新出现在更加潮湿的空气中。所以,乱消毒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口蹄疫传播速度增加,导致发病率增高,发病症状更严重。
误区三,乱打疫苗 疫苗是用于防病的不是用于治病的,当猪处于发病期,给猪注射疫苗无异于雪上加霜,只会加速猪的死亡。病毒病是无药可治的,真正使病猪康复的,最终是抗体等特异性免疫作用,所以我们治疗的方向是重点保护并支持提高猪免疫系统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