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例亲属活体供肾者术前、术后安全性评估

2018-01-17 02:25:49郝志双翟秀宇王淮林王远涛周洪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岁者右肾供者

郝志双,李 杨,翟秀宇,王淮林,王 钢,王远涛,周洪澜,胡 钰*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泌尿外二科,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共完成亲属间活体肾移植235例,占同期肾移植(876例)的26.8%,本文回顾性分析供肾切取前后肾功能变化,评估供者手术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女性143例,男性92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2.3岁。供者各年龄段分布:18-30岁者4名,30-40岁者8名,40-50岁者75名,50-60岁者109名,60-65岁者39名。亲属供受者关系情况:父母供肾174例,子女供肾4例,兄弟姐妹供肾42例,夫妻供肾10例,其他供肾5例。

1.2供者标准

(1)自愿;(2)ABO血型相同或相容;(3)年龄在18岁以上,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重要器官和系统疾病病史或已治愈,体重指数小于30;(4)血尿素氮、血肌酐正常,尿常规无明显异常;(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6)供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7)HLA配型符合。符合上述条件后,进一步行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腹部彩超、双下肢静脉彩超、肾动态显像、双肾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常规化验。供者年龄超过50岁,女性行妇科检查、乳房扫查,男性检查PSA、CEA等肿瘤标志物。

1.3供肾切取

235例供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193例取左肾,42例取右肾。在以留给供者质量好的肾脏前提条件下,供肾选取以双肾螺旋CT血管成像、肾动态显像及供者自身情况作为选取标准。

1.4供者术后观察指标

(1)生命体征、液体出入量、引流量和颜色;(2)早期并发症: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疼痛等;(3)肾功能:血肌酐、24h尿量等。

2 结果

2.1术前术后肾功能

235例供肾切取前血肌酐平均为63.75 μmol/L(参考范围44-115),术后3小时血肌酐为86.44 μmol/L,较术前上升超过35%,术后第1天复查血肌酐为99.45 μmol/L,较术前上升56%,其中43例供者血肌酐未降至正常,术后2周随访,仍有3例血肌酐未降至正常,半年后随访血肌酐均降至正常,余供者术后血肌酐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2周复查均正常。

2.2术后并发症

14例供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供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及时清洁切口、更换敷料后,伤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肾窝血肿,行肾窝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手术对侧发生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3天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10例出现淋巴瘘,术后高脂饮食,留置引流管6-14天,平均8.2天,引流液连续两天少于20 ml后拔除;余供者均恢复良好。

2.3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

右侧供肾者术后第一天卧床,左侧供肾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下床活动。术后引流管留置2-14天,平均3.38天,左侧留置3.36天,右侧留置3.46天,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供肾选取无关。住院时间4-18天,平均6.9天,与腹腔镜肾脏根治性切除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

3 讨论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RLT)指在密切血缘关系的供、受者之间进行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包括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作为供、受者的肾移植,通常不包括血缘关系较远或无血缘关系如姻亲之间的肾移植。配偶之间的肾移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移植,是无血缘关系的亲属间的移植,一般为婚后三年感情融洽且无偿自愿捐献。

目前肾移植手术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治疗手段。供肾来源上分为尸体器官来源和亲属活体来源,其中尸体器官来源占较大比例,在我国表现尤为明显。欧美国家亲属活体肾移植占供肾总数的26%-42%,日本、巴西、韩国及伊朗等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5%-80%[1]。 我国近年来活体亲属肾移植开展较好,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活体亲属肾移植约占30%。我国亲属活体供肾有如下特点:父母供肾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供肾年龄大多在40-60岁;移植费用较低;家庭经济基础较差。亲属供肾具有供肾质量较好、HLA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可择期手术等优势,近年来亲属供肾的优势也成为供肾原因之一。

亲属活体供肾首先要保证供者绝对安全,考虑供者围手术期安全,18岁以上65岁以下是目前比较合适的标准,对供者年龄的上限并无统一标准。本组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2.3岁。对供者而言,一侧肾脏的切取意味着承受手术打击、肾功能减退、术后并发症、远期高血压等风险,因此对供肾者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筛查,以确保供者安全。术前全面评估供肾者各项指标,如年龄、性别、家庭关系、体重指数、精神状态,完善肾功能、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型、传染病学及免疫配型(ABO血型、HLA配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排除供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系统疾病。

肾功能评估包括泌尿系彩超、肾脏血管解剖学、肾小球滤过率、尿常规。泌尿系彩超主要排除肾脏、肾盂及输尿管有无畸形,双肾螺旋CT血管成像为肾脏血管解剖学提供了依据,肾动态显像可以较好地了解双侧肾小球滤过率,这些为术前供肾的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国内文献报道,按照供者比例计算,副肾动脉发生率为38.8%-41.5%,肾动脉提前分支发生率为13.9%-28.5%。国外文献报道,按照肾脏数目的比例计算,副肾动脉发生率为19%-28%,肾动脉提前分支发生率为12.1%-18%[2]。 235例供者中,144例双肾动脉均为单支,40例右肾动脉正常而左肾1支或多支副肾动脉,23例左肾动脉正常而右肾1支或多支以上副肾动脉,17例双肾均有1支或多支副肾动脉,23例左肾或右肾动脉提前分支。考虑左侧肾蒂易于暴露、左肾静脉较长便于手术操作、术中便于Hem-O-lock夹闭肾动脉近心端,左肾的选取明显高于右肾。本组42例供者之所以选取右肾,基于以下原因:(1)25例左肾1支或多支副肾动脉,而右肾动脉无明显异常;(2)8例双肾均有1支或多支副肾动脉,右侧较左侧易于术中操作;(3)5例距左肾动脉起始处1-2cm处提前分支;(4)2例右肾微小结石;(5)2例未育女性。235例供者均行肾动态显像,总GFR为118.5 ml/min,左肾GFR为60.1 ml/min,右肾GFR为58.4 ml/min,部分器官移植中心以肌酐清除率作为评估供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但标准有所不同,同位素的肾小球滤过率不应低于1.167 ml/s,肌酐清除率不应低于1.333 ml/s[3]。

供肾切除后由于总肾单位骤然减少近一半,理论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一半,术后会出现一过性血肌酐升高。国外文献报道,供肾取出后供者血肌酐水平上升幅度接近25%,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以同等水平下降[4]。本组235例供肾切取前血肌酐平均为63.75 μmol/L,术后3小时血肌酐为86.44 μmol/L,较术前上升超过35%,术后第1天复查血肌酐为99.45 μmol/L,较术前上升超过50%,其中43例供者血肌酐未降至正常,术后2周随访,仍有3例血肌酐未降至正常,半年后随访血肌酐均降至正常,余供者术后血肌酐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2周复查均正常。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留存肾的代偿作用可能会使肾功能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随访中发现2例供者因体重指数较高,减肥后体重指数降低至30以下后供肾,术后不注意饮食致使体重明显增加,肌酐未降至正常。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后,肌酐均降至正常,术后供者生活习惯也是影响肌酐变化原因之一。

国外文献报道,供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0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主要为出血、肺不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气胸、肺栓塞等,远期并发症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肾结石、体重指数增加、脂质代谢异常等,其中蛋白尿的发生率高达20%。本组供者因术后时间较短,暂未发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左侧供肾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下床活动,右侧供肾者术后第一天卧床,为减少卧床引起血栓可能,常规给予肝素预防凝血,但应注意引流量和颜色。术后引流管留置2-14天,平均3.38天,左侧留置3.36天,右侧留置3.46天,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供肾选取无关。住院时间4-18天,平均6.9天,与后腹腔镜肾脏根治性切除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

术前对亲属活体供肾者进行严格筛查、充分评估供肾情况、选取合适供肾,术中确保操作精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严密观察供者恢复情况,加强术后随访复查。

猜你喜欢
岁者右肾供者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干细胞捐献者不良反应预防作用的效果分析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浙江医学(2018年16期)2018-09-08 05:58:00
右肾动脉变异一例
解剖学杂志(2018年2期)2018-05-21 10:01:13
亲属肾移植供者的远期预后与年龄选择
活体肾移植供者的长期医学风险
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供者及家属心理干预对捐献成功实施的影响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