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17 03:28:24朱吉秀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川芎嗪醒脑前庭

朱吉秀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急症,表现为脑部出现功能障碍,包括恶心、头晕以及头重脚轻等;患者体位变化会导致病症加重。该病病情发展迅速,临床上需要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2]。为了探究眩晕症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90例眩晕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醒脑静与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并对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290例眩晕症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43例患者中,男65例,女78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7.3±15.3)岁。观察组147例患者中,男63例,女84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7.0±14.6)岁。两组患者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脑静(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639)治疗,选择醒脑静20 mL与500 mL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进行静脉滴注,醒脑静20 mL/次,1次/d。治疗时间为2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448)治疗,首先采用丹参川芎嗪5 mL与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进行静脉滴注,随后将10 mL的醒脑静加到质量浓度为0.009 g/mL生理盐水250 mL内进行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5 mL/次,1次/d;醒脑静10 mL/次,1次/d;治疗时间为2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眩晕、耳蜗综合征、前庭功能受损、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积分情况密切观察。

1.4 疗效判定 根据眩晕症的水平眼震、精神疲乏感、恶心、闭目难立征、呕吐以及视物旋转进行评分,最低0分,最高4分,0分表示没有症状,2分表示症状改善,4分表示症状没有改善或症状加重,满分24分。显效:总得分比治疗前下降超过60%,对生活与工作没有影响;有效:总得分比治疗前下降30%~59%,可正常生活,但对工作存在一定影响;无效:没有达到上述两个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眩晕、耳蜗综合征、前庭功能受损以及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积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积分的比较(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积分均有一定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比较(±s) 单位: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比较(±s) 单位:d

组别 例数 眩晕 自主神经症状 耳蜗综合征 前庭功能受损观察组 147 2.55±1.23 1.70±0.75 2.27±1.22 2.46±1.54对照组 143 3.79±1.52 3.52±1.36 4.12±1.14 4.25±1.80 t值 7.646 7 14.162 2 13.334 1 9.107 9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积分情况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积分情况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47 18.68±4.58 5.60±4.41对照组 143 18.53±4.21 10.68±4.07 t值 0.290 1 10.186 7 P值 >0.05 <0.05

3 讨论

眩晕症主要是因为持续对人体前庭神经刺激,导致人体感到周围物体或自身摇动或旋转的主观感觉障碍。患者在眩晕过程中感觉站立不稳,导致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肢体偏斜等,此病通常是因为小脑、脑干以及前庭神经等病变引发的,还可能因为血管痉挛、组织缺血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导致的[3-4]。现阶段,对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与药物较多,主要治疗措施为舒张血管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等,但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5-6]。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是由丹参与川芎提取成的,丹参素与川芎嗪都能够使脑血管扩张,使微循环充分改善,使脑部供血障碍有效纠正,是对眩晕症治疗的物质前提。另外,川芎嗪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可对自由基有效抑制,使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7-8]。

醒脑静源自中医药方“安宫牛黄丸”,由冰片以及麝香等药物提取而成,麝香中的麝香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栀子具有脱水利尿的作用,进而使脑水肿情况明显减轻。有关研究显示[9]:醒脑静注射液的主要功效有保护脑细胞的超微结构,使脑细胞代谢明显改善,加快脑功能的恢复;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可将氧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有效清除,使细胞耐缺氧能力明显提高;对体内血管舒张因子与内皮素具有调节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保护。所以,醒脑静能够使脑代谢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使药效叠加。

本研究表明:与单纯采用醒脑静相比,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对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可缩短患者的眩晕、耳蜗综合征、前庭功能受损以及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与解承松[10]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由此可见,眩晕症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单纯采用醒脑静高,可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在临床上具有借鉴与应用价值。

[1]贾建国.丹参川芎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碳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29-1530.

[2]傅景涛.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91-92.

[3]边丽.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99-101.

[4]杨旭,秦蕾,唐晓彬.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73-174.

[6]李宪荣.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242.

[7]宋新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6,36(9):114-115.

[8]姬红波,昝松波,宦会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9.

[9]于连军.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A0):99-100.

[10]解承松.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78.

猜你喜欢
川芎嗪醒脑前庭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7-22 07:45:32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基层中医药(2022年2期)2022-07-22 07:39:12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50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2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