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飞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从古至今,我国都十分重视“德育”,一直强调“教育之本,立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本文在深刻理解“立德树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与途径,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方法与途径
从古至今,德育都是我国教育的核心,也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七大的基础上,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根本任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最近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又一次强调:“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重担。
一、全面深刻“立德树人”内涵及其发展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也成为当代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无论高职院校采用何种教育模式,都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关于“德”的含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3]意思是指,在内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德行,在外能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旨在强调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德行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而所谓“立德”,即指树立高尚的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树人”即指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管仲在《管子权修》中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管仲认为人生百事,树人是最有成效且最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时代又赋予了“立德树人”更加丰富的内涵,即要求在育人方面做到: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才、培育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承担育人功能的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现实依据
(一)坚持“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所有学校都应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职院校,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高职院校的的办学理念,应与我国的办学理念、辦学宗旨、和办学方针始终保持一致。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有关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5]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批示中也强调,职业教育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学习环境。
因此,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自身实际,致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立德树人”是我国人才发展的需要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是培育人才最主要的途径,教育的质量将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在校生人数将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在校生将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将达到一定规模。[5]怎样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将是高职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育的是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技能的好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据教育部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中等职业类的学生就业率可以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类学生的就业率为90%以上。[5]这就意味着,大多数职业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接受用人单位的检验,直接作用于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育人方面,更应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坚持“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与其他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特点。从心理层面看,选择就读职业类院校的学生,普遍经历了中高考的失败,与其他同龄阶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心理更加脆弱,更加自卑,也会因一点小事,而走上极端。从知识层面上看,他们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同学甚至出现厌学、厌世等现象;从行为习惯上看,大多数同学存在行为习惯差,自律性不高,自控能力弱等现象,常常出现旷课、打架斗殴、酗酒等事情。因此,高职院校在教授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应该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关于落实“立德树人”宗旨的探索
人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强。高职院校担着向广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重担,同时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拥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才。
(一)以“道德模范评选”为推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07年9月,中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我国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隆重表彰了53位全国道德模范和254位提名奖获得者。此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在效仿国家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在学生中开展了“大学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设置了“孝老爱亲模范”、“勤俭节约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尊师重教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五类道德模范。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号召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各类道德模范在学生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大师生能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纠正自生不文明行为,争做向上好青年。
(二)注重教育契机,抓实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高职学院的学生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年龄段较低,年龄夸大较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律性差、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易冲动等问题。因此,在开展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转变以往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注重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注重抓住教育契机,如重要的历史事件、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等,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如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十八岁成人礼宣誓”为契机,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年满十八岁的学生进行“十八岁成人礼宣誓”,旨在帮助学生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认识到自身的不同,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用一个成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三)全员育人,共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网络格局,方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学校而言,高职院校应该始终坚持全员育人的宗旨,所有的教育者、管理者、后勤人员,都应始终本着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也是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人,古语层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品行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因此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教育育人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管理人员应该本着管理育人的理念,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后勤人员应该本着服务育人的理念,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
教育之本,立德为先。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6247.htm
[3]許慎.说文解字注音版[M].岳麓书社,2006.
[4]黎凤翔.管子校注[M].中华书局,2004年,55页.
[5]张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