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士旭?宋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而教师肩负着为新时代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历史责任,其必须要走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之路。而且,《关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地位待遇以及政策落实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对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做出了总体战略部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创新强国、数字智慧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2017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人力潜能》的白皮书[1],开篇就指出“为未来而准备的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特质”之一就是教师人力资源的专业化,提出高质量的教师专业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关键使命的角色。中国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领桥头,必须从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一方面,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硬性指标都指向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一般而言,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硬性指标包括:劳动力总数、平均受教育预期年限、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每百万人口研究人员占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成人文盲率等。在我国,由于教育人口规模庞大,西部及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难度大,学前、特教、中职教育缺口大,还由于师资队伍供给结构性短缺,农村教育、学前教育、中职教育和特殊教育合格师资普遍缺乏[2],从而导致在上述指标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13—2014》序言中表示:“缺乏受教育机会已不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唯一的危机,教育质量太差使得一些有机会上学的人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目前我国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过程中,必须从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抓起,重点推进农村教师、学前教师、中职教师和特教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工作。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强国的内涵建设急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人力资源强国不只是硬性指标数据的提升,更是要在内涵上体现出人力资源的质量高、结构合理,从而实现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只有26%,而发达国家则达到70%。有学者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不足[3],需要重点强化对人力资源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管理与领导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的开发。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教师队伍质量转型入手。只有教师首先具备这些能力,并具备培养这些能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资源。事实上,回顾美国、德国等人才强国的道路,它们无不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入手发力。德国高级技能人才资源丰富,离不开其强大的职业教育,更离不开其一流的“双师型”师资;美国高等教育发达,离不开其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到美国高校任教的师资人才战略。唯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成就一流的人才。
二、建设科技创新强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研究显示,要迈入科技创新强国行列,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例一般在 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超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4]。实际上,这四个条件合在一起,就是需要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而在最新一份的《2016—2017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5]中,中国整体排名为第28位,但技术竞争力排名仅仅排到第74位,其中核心项目“前沿技术供给”更是排到第81位;虽然创新竞争力排名较为靠前(第30位),但其中核心项目“创新能力”却只排到第45位。这些数据显示出,我国在竞争力上的短板是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阻碍了我国由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
之路。
虽然很多学者指出,教育是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摇篮,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基础,为创新型国家的持续发展打基础,然而,正如“钱学森之问”所追问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涉及很多层面,但一个根本性症结还是在教师身上。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一个不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且,科技创新强国不是需要十个、百个创新人才,而是需要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创新人才。因此,我们不只是需要个别学校、个别教师的创新,而是需要整个教育领域的教师队伍走向创新、拥抱创新、培育创新。
教师首先要以身示范,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矛盾。而且,创新人才培育本身就是一个全新领域,充满各种新现象、新挑战,教师唯有创新才能培育创新,积极转变为创新型教师。教师更要了解创新规律,善于培育创新环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运用多元方法、技术、策略去支持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发展,成为懂得培育创新人才的专业化教师。同时,教师还需要更为广博的素养储备。当下创新越来越强调面向实际、面向未来,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支持和帮助学生走创新之路。教师不只是要有一桶水,更要有多处源头活水,成为博采众长、持续学习的高素质教师。
三、建设数字智慧强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哈钦斯(Hutchins)就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一划时代的概念构想。在他眼中,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潜能为目的的社会,且所有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以此为中心[6]。数字国家和智慧社会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发展而逐步兴起的概念,其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应用,实现产业智能化、服务精准化、知识自动化和管理智慧化[7]。事实上,数字智慧越来越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特质。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带来可能,保障学习的公平;另一方面,数字国家—智慧社会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人的解放,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以及人工智能、信息网络)实现深度学习、自主学习,从而保障智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数字智慧强国的核心就是学习这一智能,而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则是智能及其相关技术,数字智慧强国最终要实现从知识经济向学习经济的转型,“以学习求
发展”[8]。
同样,数字智慧强国建设离不开高质量教育,也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教师。首先,数字智慧强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掌握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随着我国大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教师必须具有有效运用这些新装备、新技术的能力,并能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之中。其次,数字智慧强国要求教师要超越传统课堂教学,理解当前儿童学习的弥散性、网络性和多元性,理解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学习的新特点、新规律,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元和拓展的学习环境,并开展有效的整合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因此不少学者指出,当前教师尤其要具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9]。最后,数字智慧强国需要教师成为基于数据的教育创新者,在学习型智能社会中形成海量的关于学生学习的行为、心理和环境数据,为个体化学习和创造性教学提供数据基础。教师需要具备设计、采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能基于此来了解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和不同发展可能,从而设计出差异化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同时,能够基于数据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分析现存问题及其原因,进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为此,一是在教师职前培养上,要变革培养目标,转换培养思路,重视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着力打造职前培养的价值养成、实践依托、指向决策、技术参与和数据支持的五位一体创新平台;二是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打通讲座培训、网络研修、校本教研之间的壁垒,精准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性需求,在素质能力拓宽、专业技能提升和数据创新等方面着力,帮助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主体;三是在教师管理与保障上,透过地位提升、待遇提高、专业尊重等路径,着力提升教师工作的吸引力,让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行列。
参考文献
[1]World Economy Forum.Realizing Human Potential in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 Agenda for Leaders to Shape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Gender and Work [M]. WEF, 2017.
[2]朱旭东,李琼,宋萑. 中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调研组. 跨越门槛: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015年人力资源强国竞争力评价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
[4] 任青. 创新型国家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是前提[N]. 中国教育报, 2011-3-21.
[5]World Economy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6—2017)[M]. WEF, 2016.
[6]朱敏,高志敏.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全球发展回溯与未来思考[J]. 开放教育研究,2014(1).
[7] Pentland,A. Social Physics: How Good Ideas Spread[M].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14.
[8]顾明远,石中英. 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6, 193(1).
[9] Koehler, M. J., Mishra, P., Cain, W.. What I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J]. Journal of Education,2013,193(3).
(作者单位:1.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