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概念及哲学意蕴

2018-01-16 07:21高原
活力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概念

高原

【摘要】文化自信是当下热门的词汇之一,国内的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其做出过解读和解析。本文从众多对文化自信的解读研究中,还原文化自信原初的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出发对文化自信做以阐释,突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文化自信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清醒的认识到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文化自信;概念;哲学意蕴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澄清

“文化自信”从字面上可以看到两个词——“文化”和“自信”。所以,对“文化自信”进行概念梳理,首先要对这两个词进行解释。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从古至今,由国外到国内已不知有多少思想家、理论家为“文化”一词做出过解答,有学者对“文化”内涵的种类曾做过专门的研究,最后列举了161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在文化理解上是具有差异性的。蓝德曼说过:“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虽然从自然获得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如何处置这些生产生活资料所依据的就是这群人的生活习惯和都落习俗,打个比方来说:人们狩猎得到的猎物,或生吃,或烤熟吃不取决于他们猎到了什么,而是因其个人习惯或者习俗而决定。不是自然的安排了人类生活的基础,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安排了人应该如何生活。如同历史向我们展示的那样,历史之初没有自然的人,“人”都是生存于文化之中的“人”,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天然的生活在文化中,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史。

“文化”一词的来源历史悠久,最初在拉丁语和中古英语中,“文化”被赋予“耕耘”或“掘种土地”的意思:直到18世纪,“文化”的含义在法语中得到引申,具有训练和修炼心智、思想和情趣的结果和状态的含义:冉到19世纪初的时候,“文化”一词具有和“文明”相似的含义,即具有培养、教育、修养等意义,其含义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如习俗、工艺、技巧、宗教、科学、艺术等。在汉语中,“文化”一词出现的也很早,“文”与“化”原本分别具有各自的含义,“文”指纹理,“化”代表着变易、生成、造化等。“文”与“化”两者并用,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天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说的“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即人伦社会规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治国者不但要观察天文,掌握四季天时和寒来暑往的变化,还要掌握社会人文风情,并使其管理下的人不但遵循一定的文明礼仪,且行为举止要符合礼制规范。我们可以看到,“以文教化”的思想已经开始出现。

中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将“文化”定义为东西方文化中“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等方面。从微观的角度看,“人永远是文化人”。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从宏观的角度看,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伴随着这个国家的出现和灭亡,伴随着它的发展和崛起。文化不仅是个人修身立命的追求,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文化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激荡在世界民族之潮中的决定性因素。

2.自信的概念

“自信”从字面可以了解其基本含义就是指对自己本身的信任,是将自己的性情、性格与个性等方面与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进行积极评价的结果,认为自己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可以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并对此具有坚定的信念。“自”即锤炼自己、提升自我。这个“自”小到个人,大到民族乃至国家。“信”即信任,不怀疑,也可称为“信仰”,它表达的是坚定、肯定的积极态度,一种强大的意志力。《墨子·亲士》中有记载:“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清代的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之二十九中也说过:“勇於白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自信并不是盲目的,它不是自负也不是自卑,它需要建立在对现实情况客观、公正的认识的基础上。过分的自信,盲目的自信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西晋的陆机在《君子行》中写道:“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一般来说,文化自信是一种理性的理解,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应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形成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既要形成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要在对外来文化交流时时刻保持自身特色而不被同化。具体来说,文化自信是以積极的心态去发掘传统文化,是以强烈的责任感去追求先进文化,是以历史的使命感去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世界各种先进文化的融合。但是,文化自信绝不是盲目白大。当下,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频繁且激烈,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缺乏理性和科学的思考,这就导致文化自卑或白大现象的出现,为文化的正常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反思和比较,以自信和成熟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对待外国文化,认清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

刘云山曾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自信就是以中国自身的现实为前提,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展现中国自身的特色,坚持符合中国自己发展的文化道路,为这个时代、为这个世界乃至未来全世界的文化发展提供另一种发展途径。

二、文化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的要求

1.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使人对人、实践、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我们认识文化现象,把握文化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基本范畴,两者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利一会存在有积极的反作用。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中,马克思对人类生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生产中会产生一种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关系,我们称之为生产关系。一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在这一生产关系下,人们通过实践又形成了一定的经济结构关系,它决定了社会结构范围内的文化结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存在决定人的存在,决定文化的存在。另一方面,文化结构在形成后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因此文化结构与经济结构发展的是不一致的,具体表现为有时文化会对经济的发展起预见和导向的作用,有时文化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阻碍社会的进步。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来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文化结构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从社会建没的实践经验来说,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虽然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需要一种特定的先进文化来支持和引领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先进文化的建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没有先进文化的支撑,任何国家和民族都难以实现现代化。

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先进经济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文化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先进性的文化体系,它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在灵魂,作为一种凝聚了几千年的精神力量,它是全国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纽带,是我们都应继承和不断发展的优秀文化,它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奠定思想道德基础。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是我国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同样,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建设和发展,也依赖于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和社会现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虽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但是人民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匪浅,获得了真正的利益,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全面支持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的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是这个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形成和反映社会利益和需求的思想体系。它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风尚和道德观念,受到一定社会基础系统的制约,并受到一定社会的提倡。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取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决定作用,决定着我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方向。

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确立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才能形成最稳定的价值体系。这样的价值观的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它一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灵魂的。其次,它是民族精神的表征,也是时代精神的表征。最后,这样的价值观是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总之,坚持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2.文化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

在马克思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而不是孤立的观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整体的概念,处理并把握住整体中的每一部分,从而使整体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形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我们要分析其内在结构,分析各个要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各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本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住整体的性质。

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但其自身丰富的内容和诸多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外部来看它与社会中的其他要素也是密切相关的。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最为根本的体现就是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价值信念、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等方面的形成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具体体现为:社会主义的价值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价值规范具体说来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社会主义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或以整体的方式,或以部分的方式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因为文化在价值意识构成中居于关键地位,对价值主体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文化是价值理想形成的来源,尤其是社会理想,它的形成虽然是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产生的,但是在变化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文化是社会理想形成中最为稳定的和最为深层次的因素。

从上述内容我们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的观点在文化自信中的体现。我们的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进步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在历史潮流的冲刷下熠熠生辉,对历史的前进和人类的进步起阻碍的文化终将被历史的车轮所碾轧。因此,无论是以文化为灵魂的价值观还是社会制度,都只能与时俱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我们最高的理想,凝心聚力,最终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凸显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实力,还是一个民族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肯定,更是一个政党对自身生命力所充满的坚定信念。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和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向。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会坚定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澳门大学期间,着重指出:“近五千年来的文明史源远流长。我们没有文化的分裂。”他数次强调要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但是从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核心地位,它是其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的建立需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积淀和价值积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就是中华民族身体的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总而言之肮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各国森林中的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研究》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厘清概念,化繁为简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