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易凯
摘要: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经济和科技的推移与发展,建筑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现代建筑风格多样化,建筑方式各有不同,且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异明显,除了受到了国内建筑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之外,中国建筑的发展和改变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以岭南地区的建筑发展为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该地区的建筑呈现出了明显的异国风情,在岭南地区大多数的建筑当中,都明显的感受到西班牙、葡萄牙的建筑风格。
关键词:外来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文化传播;建筑影响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0-0235-02
0引言
中国建筑自古以来都是自成一派,承袭古代中国建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风格,各地区的建筑特色明显。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大开,迎来了外来的建筑文化,这对我国建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Ⅱ向。岭南地区作为开放程度较高的区域,其建筑文化较大程度上的受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外来建筑文化侵袭。在下文当中,笔者将重点分析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和影响,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外来建筑文化与民族建筑文化间的关系,将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最大限度的变为发展优势,推动岭南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
1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基础分析
1.1对外贸易的发展
汉唐以来,中国岭南地区开始了繁荣的对外贸易,并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随着贸易经济发展而来的不仅仅有外来的货物和技术,还带动了建筑文化的进入和融合。直至清朝的闭关锁国,才逐渐的减少了岭南地区的对外贸易,但此时,外来建筑文化已经逐步在岭南地区扎下了根,当时广州仍保留了十三行贸易口岸,作为当时岭南地区唯一的通商口岸,外来建筑文化依旧以此为根据地,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拓展。鸦片战争之后,进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岭南地区安家落户,外来建筑文化又一次猛烈的进攻国内的建筑文化,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新鲜事物极具好奇心,加之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人们很快的接受并青睐于外来建筑,岭南地区具有西方风情的现代化成为了当时有身份、有地位、有权利的标志。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更为繁荣,人们对于新鲜事物和新文化的接受程度来越来越高。因此说,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了外来建筑文化进入并影响岭南建筑行业的重要基础。
1.2宗教文化的发展
1.2.1佛教的传入宗教文化是古代时期文化發展和传播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佛教最早于东汉年间由安士高带入岭南地区,从广州番禺地区开始传播:南北朝时期印度达摩禅师再次将佛教文化带到广州地区,并建立了“西来庵”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根据地,也就是现在的华林寺。加之现代国家和政府对佛教文化持保护态度,使得佛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更加广泛,佛教的建筑文化也对岭南地区本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2伊斯兰教的传入唐朝时期,在位于当今广州中山路以南,惠福路以北,解放路以西,人民路以东的光塔街地区建立了“蕃坊”,以便为外来侨民提供居住地区,当时政府允许外来侨民在“蕃坊”开展自己的文化活动,并认可他们的宗教行为,当时的侨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后期为了方便进行宗教活动,便建立了清真寺“怀圣”。清真寺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发展落户,对当地的建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分析
2.1关于岭南地区岭南地区包括当今的广州、湖南、广西以及海南等地区,该地区原为多民族聚居地,包括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建筑文化丰富多彩,建筑风格呈现出了较大的地域差异。建筑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差异以及生活习惯而呈现出不同的外观,在性能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岭南地区属于夸温度带地区,包含了热带和亚热带两个温度带,而且地势丰富,如丘陵、山地、平原、沼泽等等,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很多地区的人民都依靠渔猎为生,即时在当前,该地区很多省市、区县的发展也将渔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海上交通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是铸就了当地别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经济的发展、生活习惯的差异、自然气候以及地理位置间的差异不仅让岭南地区本土的建筑文化呈现除了多样化特点,也是的丰富的外来建筑文化迅速进入该地区,并扎根发展。
2.2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发展分析外来建筑文化进入岭南地区的时间比较早,由于岭南地区占据了当时的交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虽然外来建筑文化在领域的发展和传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是依旧没能切断岭南地区的对外交流。早期的贸易活动,让外来建筑文化快速的进入了岭南地区,外来侨民的落户生根使得他们成为了外来建筑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发扬者。现代,岭南广州等沿海地区则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城市,各种文化交织发展,使得岭南地区的建筑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建筑文化的影响。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促进了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速度,增加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内容,不断加快了岭南地区本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融合。
3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特点
从广义的层面上来看,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两种。其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岭南地区需要尽快的进行城市化发展,拓展城市空间,以助力经济的发展,但是本土的建筑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在技术上,只能依靠外来的建筑技术才能尽快的完成商业区的建设,这就要求岭南的建筑行业去主动的寻求外来建筑中具有使用价值的建筑技术,不断的学习外来的先进建筑技术,而要使得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也必须去学习或模仿外来的建筑风格:之所以说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具有被动性特点,主要是因为岭南地区开通与外界的交流,主要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建筑文化知识在经济交流过程中传入的附属品,直到现代国内才开始主动的吸纳外来的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以推动本土建筑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延展性特点——外来建筑文化最早于广州地区进入,而后才以广州为辐射中心,向周边地区延展发散:第二、双向性特点——在外来建筑文化传播至岭南地区的同时,本土的建筑文化也被广泛的传播到国外,岭南地区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相互融合,并不是独立存在或单纯覆盖;第三、层次性特点——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并不是一蹴而就。上述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特点造就了当今岭南地区建筑呈现万国风格的特点。endprint
4外来建筑文化对岭南地区建筑的影响分析
4.1外来建筑文化调节了岭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并与该地区建筑相互融合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彼此间的相互调适和适应是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传播和持续影响中,整合是交际活动的结果。传播与整合的结合是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的综合体现。跨文化对话性体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尝试和错误中,发现传播价值,实现双方共享。第二阶段是双方相互接受的过程,建筑文化传播参与者双方以频繁的沟通交流,达成关于建筑文化的共识,尽管双方的文化认同存在不可磨灭的差异,但这也是保留自身建筑文化的一大要素:第三阶段是重新鉴定的阶段。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觀念,就必然会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冲突。“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行为下,所进行的文化调整导致文化变化所带来的利益冲突,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传播过程中,参与者双方都想用过一定的调整方式将其改变成自己熟悉的行为模式,改变总是能使双方在冲突中寻找新的方法来修复关系。上述建筑文化传播的特性以及过程调节了岭南地区建筑的发展,为其增添了新血液,使之与外来建筑文化不断融合。
4.2外来建筑文化为岭南地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文化优势文化传承表明,文化是低抵抗的,一般来说,文化传播主要是因为参与者双方文化的先进性和高度文明性出现了相对滞后,这也使得外来建筑文化具有了较高的辐射性和渗透力,其与岭南地区本土建筑文化产生了同化作用。十五世纪后期,东方和西方地区迫切渴望中华帝国的财富,此时,虽然中西文化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但基本没有潜在的文化差异。同样,在十六世纪,当葡萄牙借助于其它帝国的势力,第一次在澳门将该国的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思想体系当中,外来的建筑文化有了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他们的介入和传播为岭南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优势,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外来建筑文化被演变成了适合于国情的建筑文化,推动了岭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创新。
4.3外来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发展的增值创新作用建筑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增量创新是传播过程质变的结果。首先,从建筑材料方面来说,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为岭南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材料,这是建筑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建筑符号和建筑信息,使得岭南地区的建筑有了新的呈现方式,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三,则是在技术方面,建筑技术作为建筑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创新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发展程度,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给国内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远远不断的动力:最后,则是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文化方面的改善优化,岭南地区对于建筑的解析不再是单瞬对外部物质空间和形式的解读,而是在思想和价值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如现代岭南建筑设计融合环境优化思想、绿色建筑思想、宜居思想等,考虑设计手法、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与建筑艺术性的结合,体现了岭南现代建筑对自然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5结束语
岭南建筑要想深入发展,建筑师们在吸收现代建筑思想和设计方法的同时,必须结合传统岭南建筑在庭院设计方面所处理手法,体现岭南现代建筑的理性与浪漫,增加岭南建筑的文化价值,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