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注入课堂新活力 “对话”促进师生共成长

2018-01-16 10:32王美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翻转计算方法周长

王美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计划的正式提出,作为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将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知识,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我校优秀内涵项目“基于交互白板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引领下,我进行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他们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避免“翻转课堂”的前置教学可能会弱化学生主动探究这一问题,我在微课程教学中将“长方形的周长”作为主要内容,并在设计微课时,出示三种计算方法(如图1):①小亚:根据周长的概念将四条边逐一加起来。②小胖: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将2条长和2条宽的长度相加。③小丁丁:根据长方形的图形特征,2个“长加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并在微课程中留出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计算方法更符合长方形的图形特点,经过对比、分析之后得出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而课中的主要探究内容则是正方形的周长,通过学生观察、对比、讨论,得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熟练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问题。但在课堂实践中,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在经历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些不同的体会。

初次实践,陷入困惑

在第一次的实践中,我在课前任务单中设计了两个层次:①直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②联系生活,计算生活中类似长方形周长的问题(如图2)。上课伊始,学生先以任务单为导向,自由交流、反馈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在交流反馈中,我发现任务单中的第二题错误率较高。为了激发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欲望,我让答题正确的学生分析答题错误的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其一下子找到错误的症结:靠墙的这一边不能进行计算。

在正方形计算方法的探讨过程中,我直接出示了正方形,让学生去尝试、对比、总结,学生很快得出了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的结论。然后学生借助自主互动学习平台与平板电脑,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关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在练习讲解的过程中,我借助自主互动学习平台的学习分析功能,根据每道题的正确率与错误率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为了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让他们感悟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在课中又引导学生进行了两个小探究(如图3)。在探究中,我借助电子白板拖动、无限克隆等功能,让小探究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但是第一次实践后,我却发现了很多问题,课中的大部分时间以练习讲解为主,这是很多翻转课堂的特点,却很容易造成“翻转课堂”变成练习课的误区。如何实现真正的翻转,把控好习题讲解课与翻转课堂的区别?教师在课堂中真正的作用在哪里?我渐渐陷入了迷茫……

一次点评,茅塞顿开

新区教研员黄建军老师在观摩了我的第一次实践后,给出了点评,这让我的种种困惑得到了解答。

1.学习单导向性应更明确

黄老师提出在交流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时,学生第二题的错误率较高,因为微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只是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所以学生容易产生惯性思维,直接套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太会考虑实际情况。而学习单的主要作用是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应具有更强的导向性,练习的设计也应紧紧围绕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因此,我对学习单作了如下调整(如下页图4):练习内容仍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仍是直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第二层次则是在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后,计算宽的长度。这样的调整能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运用。

2.学习内容宜精不宜多

黄老师指出,由于学生在课前自学了部分内容,所以课中就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深化与拓展。虽然本节课看似内容充实,有学生的自主探究,有分层的强化练习,还有拓展部分,但是内容太多,对学生知识巩固的强化不够。为了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我对课中的学习内容作了如下调整:①将原先任务单中的第二题与类似长方形周长的问题调整至课中解决。②将小探究的内容减少一部分,只保留了探究二,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发现问题。

3.问题应来源于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应更注重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部分学习内容,所以在交流反馈学习单的完成情况之后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于是,在引出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并不急于出示正方形,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学习了微课程之后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内容。在原有的知识建构中,学生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出:我还想知道正方形的周长。

再次实践,获益良多

在对整体内容进行了优化之后,我开始了第二次实践。这次实践使我对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课堂教学产生了更深刻的领悟。

1.翻转课堂为师生“对话”提供更大的空间

由于本节课中采用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以课中的大多数时间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用多种策略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的问题。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先尝试自己独立解题,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如果小组中出现不一样的答案,通过讨论由组长决策最终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并通过交流学会倾听。课上,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细细聆听并给出解答或引导,“对话”由此形成,师生间的思维碰撞出美妙的火花,对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的学习不是在这节课结束之后就戛然而止。在全课总结环节,我以思维导入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思维导图的一个个小分支引出:你还想知道哪些?学生们高举双手,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还想知道圆形的周长;我还想知道L型图形的周长;我还想知道梯形的周长……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是表层“说”的酣畅,而是“说”的背后火热的思考。

2.数据分析为学生带来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此次,我更重视收集课前与课中产生的学生学习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及时跟进,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疑难点。在统计任务单完成情况时,我发现第二题的错误率较高,于是马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添加了一道类似的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课中,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找到错误原因之后,马上进行类似题型的巩固,结果发现做对的人数有了增加。无论是课前的数据统计,还是课中借助自主互动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都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教师做出针对性的分析,帮助学生获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翻转课堂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交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这次翻转课堂的“实践—反思—再实践”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虽然我在生成资源的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但對新模式的尝试已让我深刻地感悟到,互联网环境下用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知识的重要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转计算方法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周长面积变变变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第二重要极限的几种计算方法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