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燕敏
2017年9月,浙江一所小学叫停家庭作业家长签名,引发人们广泛关注。我们了解到,家庭作业由于家长签名和批改而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广泛存在,这也引发了一些家长的不满。
济南市民柳海亭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作为家长,他也因此多了一份“家庭作业”——每天监督孩子读三遍课文,然后签名确认。“监督孩子读书我没意见,为什么非得要家长签名?”柳海亭认为,签名既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不信任,同时也等于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除签名外,一些老师还要求家长批改家庭作业。据济南市民郭鹏介绍,他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的语文、数学作业,并指导孩子将错题改正,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郭鹏说,孩子上高年级之后涉及运算方法、英语之类的,他可能就会力不从心了。
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并不罕见。要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后签名已是惯例,甚至是不少学校的“教学经验”。
《中国青年报》:家庭作业往往可以反映出孩子的能力,如果家长每次都“负责任地”帮孩子修改作业,甚至代孩子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就等同于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空间。所以有人说:“作业都让家长签字了,交上去的作业都是对的,老师连自己学生哪些知识点不会都不知道。”有些老师听了这话或许要委屈:“我们不需要家长修改,只是让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在学校靠老师管,在家里靠家长管,他们如何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毕竟,孩子的路是要靠自己走的。
我们不能嘴上喊着素质教育、喊着培养能力高于记住知识点,实际上却把素质与能力固化了。孩子每天在学校里被管束,放学后仍不能自主,要在监视下学习生活。他们的心智又怎能成熟健全起来呢?我们得给他们机会呀。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固然能让孩子的作业质量更有保证,但说到底,老师和家长都无法对作业负责,对作业负责的人只能是孩子自己。作业本来就是课堂之外、锻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手段,而这个常识似乎被遗忘了。不要等到孩子去外地上大学了,出国留学了,或者成家立业了再哀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强。
《广州日报》:把孩子从“文山题海”中解放出来是对的,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应当支持,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学习同样值得点赞。但问题在于,个性作业不能超越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需要家长的协助也应当把握限度。毕竟,作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理应由学校主导、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一方面,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示范效应,应该强调比作业完成好坏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作业。对那些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作业,哪怕做得不甚完美,也应给予鼓励;而若明显是家长代劳的,则应批评,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至于家长这一方面,适度地参与孩子的家庭作业当然有其必要性。但要明白,作业的意义是为了锻炼孩子,应为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就值得骄傲。
少年视点
殷家祺:我认为父母帮孩子解决家庭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或检查作业、背书是有利的。因为对某些父母来说,工作实在是太过繁忙了,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陪伴他们的孩子;又或者是有些家长闲在家中看电视、看手机,让孩子们感觉不到父母的关心。这种方式能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其次,父母在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可以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在作业上一看便知道了。最后父母通过帮孩子背书,可以使孩子认真对待这件事,与孩子共同学习,这样,家长自己也能得到进步。
范桂银:近几年,我们为了完成作业,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在我看来这是不利的,因为这不仅仅会扼杀我们的独立性,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我们成为一个被提线的木偶人。更何况,我们不可能一辈子依赖父母;长大后的我们,必然会离开父母走上社会,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和各种各样的考验,如果那时我们还没有独立,将会寸步难行。
我们都知道,出于天性,父母愿意尽自己所能去给予孩子最好的,如监督他们的作业,教他们做题,为他们报补习班,可是这在不经意间,也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这难道真的是对的吗?对有些孩子来说,父母不恰当的爱像笼子一样,反而会激发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更甚者,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和遗憾。
袁林: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家庭作业也随着知识面的开拓变得越来越多,这不仅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也颇为耗费精神,为学业添上了沉重的包袱。有些家长看见了,便直接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在无形中使家庭作业中的一部分变成了“家长作业”。
郁利婷: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如果一味地交给大人,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养成不良习惯,这对成长来说十分不利。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会学到更多。在我看来,爸爸妈妈可以爱孩子,但不能盲目地爱孩子,因为盲目的爱反而会害了孩子。如果可以的话,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实践,陪孩子一起学习,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帮助。这样一来,一家人在一起既学到了知识,体验了家庭的温暖,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岂不一举多得?
教师观察
让家长配合着检查作业,是因为有些孩子做作业太拖沓,希望家长能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如果学校片面地追求学生作业的工整、新颖、完美,家长必定会花费大量时间陪读、陪写作业,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的大包大揽,孩子会缺少很多独立学习的机会,淡化学习主体意识,进而养成依赖心理,不利于成长。事实上,部分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时的确有力不从心之感,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只能咬牙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托管中心。如此一来,不仅增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对“培训热”“托管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提倡叫停“家長作业”,并非是完全把督促孩子学习的责任留给老师。学校和老师在尽到自身教育职责的同时,也该给家长提供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和空间。家长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而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引导孩子正确、独立地思考和学习。没有父母不关心孩子在学校里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家长自然也乐意为孩子的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他们所能做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引导孩子正确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完成作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