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雾里看花”到“拍案叫绝”

2018-01-16 17:57蒋玉军赵遐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面店庄稼人面条

蒋玉军++赵遐

意境深远,是作文发展等级的至高要求,也是我们作文追求的至高境界。那么,什么叫意境深远呢?写作时,力求情景交融,或写景与抒情结合,景中寓情;或象征隐喻,含意深远,能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先是雾里看花,接着茅塞顿开,最终达到拍案叫绝的艺术效果,作文就称得上是意境深远了。为此,我们作文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画面的意境美。这就要求大家写作时,要精心描绘富有诗意的艺术画面,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或人生的美丽场景描摹出来。如考场优秀作文《绿色生活》的开篇部分:

光和影交织的空间,尘嚣浮动的世界,一切仿佛是如梦如幻的闪现。于亘古黑夜之中,一枝青绿嫩芽从土壤中悄悄冒出,想要张开双手去触摸,却如水中月影般散去。醒来,还是空白而单调的四壁。窗外,还是拥挤的街道和熙攘的人群,天空,还是烟雾蒙蒙如黑夜;河流,早已不见了鱼戏莲叶间的悠闲;心情,照旧压抑……

城市,如同一个钢结构的空间,虽然鲜艳亮丽,却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一根根巨大如炮管的烟囱,无时无刻不在污染着蓝天,而那些貌似流动的河水里,再也映不出飞鸟掠过的身影。人们不断蚕食自然,不断浪费资源,街上的汽车后面总拖着一条尾巴,社区旁总堆满大量的垃圾,一切的一切,都在摧毁着人的心灵……

想要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独自回到那个安静的村庄,那么的安详。这一刻,阳光碎了,我的眼前闪现出不断跳动的绿色身影,那是一片麦浪在风中起舞,迎面而来的微风,夹带着一丝清香直透心肺,没有污染,没有喧嚣,只有碧绿与青翠。

文段画面唯美,语言洗练,借助自然景物来表情达意,通过鲜明对比,形象地阐释了作文的主旨——绿色生活是人们永远的追求,构思有意境,表达藏而不露,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2.彰显思想的含蓄美。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观点可以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藏在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揣摩。读者开始可能雾里看花,进而恍然大悟,最后拍案叫绝,这才是好作文。请看考场优秀作文《农之月令》的片段: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

惊蛰了。

“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庄稼人要抽出时间“松土”,憋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已经等不及了,急着出来透透气。春耕开始了(也有春分的说法)。

从清明到端午,庄稼人就一直忙。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蚕种,讲究的就是一个“次序”。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几千年耕作经验的积淀与升华。村中,要每家每户地仔细叮嘱。

“芒种”这个词真好听。

大约在六月份,草莓地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这种发现,谈不上智慧,只是一种经验之谈。不要着急,也不必时不时去看。待到乌猪子过江了,躲的、藏的,虫们都会溜出来。用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

……

庄稼人将脚探入水中,凉丝丝的。田里有些许零星青白色的碎瓷片,不要紧,庄稼人脚底的老茧厚着呢。还有水蛙,我们这里称“蚂蟥”,不再多提。傍晚,晚霞像火红的枫林漫天舒卷。

这是怎样的景象!

大暑前三天后四天不能浇粪。

有人瞧不起庄稼人,我却不这么想。二十四节气,吃桑葚的孩子,还有我的奶奶,都是有些智慧的,就连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又何尝没有智慧?真愿意做个庄稼人。

这篇作文非常巧妙地叙写了庄稼人的智慧,但从头至尾却未直接点出这个“智慧”究竟是什么?这个观点藏而不显,耐人寻味。但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主旨或中心,这就是考生的智慧与才能。有时含蓄些、深沉些,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从而为作文获得高分奠定基础。

3.表现事物的哲理美。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善于形象地表达思想,通过比拟性的联想,把人的思想认识、精神气质移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造成亦此亦彼、亦虚亦实、形神兼备的效果。请看下面一篇考场优秀作文《小巷面条香》:

小巷的深处是家面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缥缈烟雾,我分明从他浑那浑浊却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沧桑。

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面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香味从睡梦中拖起,走進小店,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这时,我才洞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小面店人少时,便由老人的儿子招呼着。人多时,就由老人来协调。每逢上班族和学生党急着赶时间时,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个歉,那人定会爽快地答应多等一会儿。我自然属于赶时赶刻的学生党,所以坐下来不久,便可获得一碗清香。吃完后,向周围的人道个谢,携着众人的善意目光走出去。迎来求学的一天。啊,有了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终不乱,时时溢出三分韵律,七分诗意。

……

老人的儿子也是厨师。熟客们会发现,父子俩的面颇为不同。所以,叫面时总要添一句:“老爷子的面”,或“小伙子的面。”至于我,偏爱老人的面。老人的面筋道,叔叔的面偏软;老人的面,味轻,叔叔的面味重。有人说:“小伙子的面是酒,宜趁热享用;老人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确,叔叔的面上会淋一勺虾子油,而老人却喜欢放上两三根香菜,几滴猪油。吃老人的面时,竟闻不到香气,唯有轻咬面条时,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隙中迸溅出来。面条筋道爽滑,猪油鼓动鱼汤,鱼汤刺激你的味觉。老人的智慧,也许便是将灵魂留在面中了。

这篇考场作文最大的特色是选择了能促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事物,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面条店,却带给考生深刻的回味与思考,也激起了读者的玩味与品咂,这是为什么呢?以物显意,托物言志,考生运用这些平常的事物构建了深远的意境,揭示了深刻的主旨,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生意要想长久,必须坚守本真,必须讲究智慧,必须诚实守信,这也正是本文构思巧妙、耐人寻味之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面店庄稼人面条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晒面条
庄稼人把秧歌扭起来
加盐的面条和不加盐的菜
俺村的庄稼人
庄稼人
擀面条
煮面条
庄稼人与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