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宏 陈广 王裕祥 杨国君 侯琴霞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3)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下颌角截骨手术越来越成熟,术后治疗效果良好;但由于手术切口狭窄[1],手术部位视野暴露不够充分,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例如:术中、术后大出血、并发症等,本研究通过对外院下颌角截骨术大出血的临床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导致术中、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止血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下槽牙血管出血;(2)面动脉出血;(3)咬肌出血;(4)下颌后静脉出血等。
(1)下槽牙血管出血:截骨和磨骨选择的角度、方向以及力度掌握不准确损伤到血管,加之对患者的患病史、体格以及凝血机制的了解不到位,容易导致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发生;(2)面动脉出血:由于手术部位切口较小,手术部位视野暴露不够充分,操作过程中锯片、骨凿以及磨头容易损伤到面动脉引发大出血;(3)咬肌出血:切开粘膜后分离咬肌和下颌骨未在骨膜下剥离,截骨、磨骨以及修建咬肌时操作不当导致大出血[2];(4)下颌后静脉出血:锯片、骨凿以及磨头等锐器损伤到下颌后静脉导致大出血,剥离下颌骨舌侧的肌肉止点时撕裂下颌的后静脉;(5)其他:术前体格以及凝血机制检查不全面,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手术医师临床经验不足,未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等。
(1)下槽牙血管止血:术前了解患者的患病史,并且检查患者体格以及凝血机制均符合手术要求方可准备手术,手术过程中需准确测量截除下颌角骨量的大小、升支与体部距离以及角度定位,主治医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掌握各个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在截骨时先用瓜形磨头沿着截骨线磨出一骨曹,然后应用锯片、骨凿等锐器准确、灵敏的沿着骨曹截骨,若不慎被锐器损伤血管导致出血时,先将截骨碎片取出,用骨蜡压住骨创面,应用医用纱布进行加压止血,1小时后方可止血,必要时可使用适量的抗菌抗感染等药物[3];(2)面动脉止血:由于面动脉沿着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进入面部,距离下颌角点约2.8cm,因此最容易发生出血的位置位于下颌骨外板侧和下颌缘侧,术中要用L型骨膜剥离子紧沿着下颌骨慢慢地进行操作,在进行截骨、磨骨等操作中可选择S型拉勾来保护手术部位的软组织[4],若不慎被锐器损伤了面动脉导致大出血时,单纯压迫不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所以出血动脉一定要结扎止血,首先用医用纱布压住出血点,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若能够找到断端,需要缝扎两个断端方可彻底止血;若不能找到断端,可应用大角针四号线在下颌角区面部皮肤进针、出针,用油纱丁垫在皮外打结,进行缝扎面动脉远段止血。(3)咬肌止血:手术前帮助患者检查体格以及凝血机制均为正常方可手术,手术过程中在切开黏膜前给予0.25%利多卡因80mL咬肌下浸润,紧贴骨面进行慢慢地剥离,如有出血可进行电凝止血或缝扎,若看不到明显出血点方选用纱布压迫止血,5~10min后再检查有无明显出点并实施有效止血,如果发现有点状大量出血方可用电凝进行止血。(4)下颌后静脉止血:0.5%利多卡因40mL沿着下颌角外皮肤进行穿刺[5],紧贴着骨面注射麻药,麻醉完成后,应用弯度较大的剥离子紧贴骨面慢慢地剥离,要控制好力度,可垫一块医用纱布慢慢撑开肌肉,应用专用拉勾保护切口部位的软组织,若出血需及时应用医用纱布进行填塞压迫止血,20min内找到出血点进行缝扎止血;(5)其他止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检查手术所需的器械以及药物是否齐全等。
98例患者体格检查和凝血功能测定均为正常,术中、术后止血彻底,术后3d引流量<5mL,引流管成功拔出,未见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下颌角截骨术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有:患者自身体质以及凝血机制障碍,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手术中局麻药具有反射性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及在切开粘膜后分离咬肌和下颌骨未在骨膜下剥离,截骨和磨骨操作不当损伤血管导致大出血等相关因素,实施有效地针对性止血措施后,使出血风险降低,止血彻底,术后3d引流量<5mL,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