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华 管雪静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CT扫描为医生提供临床影像信息的同时,无形当中也给患者带来了辐射。所以,在保证CT扫描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控制好扫描带来的辐射剂量[1]。本文探讨新双源CT普通胸部扫描和Flash模式在胸部CT扫描剂量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得到一种可以明显降低病人辐射量的扫描方式。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我科进行CT胸部检查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Flash组和普通扫描组进行胸部扫描,记录每例病人的体重,姓别,年龄、扫描管电压、剂量长度乘积(DLP),螺距。
使用Siemens Definition双源CT机,扫描范围主要包括病人全胸部,从足侧和头侧屏气进床扫描。CT扫描参数:普通扫描组管电压采取100kV的,选取自动毫安技术管电流,螺距1.2;Flash扫描组采用管电压为100kV,用自动毫安技术管电流,螺距3.0,层厚为3mm。
不通扫描模式下记录辐射量,主要包括CT(CTDIvol值)、扫描时间、(DLP值),并按照有效剂量(ED)=DLP×K,计算ED值(mSv)。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两种CT扫描模式的扫描时间、CTDIvol值、DLP值都采取±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00例患者中,男120例,女80例。普通胸部组100例病人,新双源CT组80例。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1.60±9.46)岁、(47.57±8.35)岁,两组病人年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t=0.024,P>0.05)。
两组图像扫描质量:所有患者影像质量经评估亚段支气管、胸膜、纵隔、肺段、大血管等都显示优,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胸部扫描平均时间分别为(3.87±0.48)s、0.97±0.37)s,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扫描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14,P<0.05;t=11.285,P<0.05)。新双源CT组Flash扫描模式时间相比普通CT扫描时间缩短了66.12%。两组扫描模式胸部检查的 CTDIvo、DLP分别为 (5.51±0.85)mGy、(2.83±0.63)mGy;(105.91±9.41)mGy/cm、(54.73±7.38)mGy/cm,均有统计学意义 (t=14.561,P<0.05;t=14.919,P<0.05),Flash 模式的DLP值较普通CT下降49.67%。
CT是一种自有X射线辐射影像学检查手段,CT扫描较普通摄片为临床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丰富的影像学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受检者带来了照射剂量的损伤,因此,患者接受CT检查时所受到的照射剂量问题和如何减少照射剂量成为放射工作者关注的焦点[2]。
影响CT射线剂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可以人为控制的降低辐射剂量的因素主要有:降低管电压,增加螺距,降低管电流等方法[3]。本研究的双源CT Flash模式对成人胸部扫描一般采用3.0的螺距,较传统扫描1.2的螺距显著提高了时间分辨率,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控制了辐射剂量,缩短扫描时间。本研究中Flash模式的DLP值较普通64排CT下降49.65%。
双源CT Flash 技术是一种扫描床连续不间断移动的,快速的
图像采集形式,是一种新的扫描技术[4]。其采用2套X射线系统并且同时曝光,采集时间要比传统模式扫描短51%,辐射量只有传统模式的50%降低明显[5]。本项技术用于成人胸部扫描,其时间分辨率显著提高,病人的扫描时间比传统模式缩小了69%,和本文基本保持一致。
采用新双源CT的Flash扫描技术,相比普通64排CT扫描技术其优点在于提高了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好,缩短了时间,肺部病变检出率得到提高;降低了辐射量,可作为随访观察和评判胸部病变疗效的有效方法[6],也实用于老年人及婴幼儿在不能闭气的情况下快速进行检查,不影响图像质量及病灶分析。
总而言之,新双源CT Flash技术相比普通64排CT在扫描成人胸部中,时间分辨率得到了提高,辐射量显著降低,为成人胸部扫描提供一种新的扫描方法。
[1]NTacelli.高时间分辨率及长螺距模式双源CT胸部血管像:140例病人影像质量的评价[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4(7).
[2]候志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双源CT胸部增强扫描剂量分析.中华放射性杂志,2011,45(1).
[3]黄远彬.双源CT临床应用新进展[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20).
[4]刘昌盛.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几种管电流控制方式的比较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9).
[5]李敏.双源CT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与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