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栋国 李晓丹
北京的冬天,雪花飘飞。在解放军总医院301这个心中的圣地,我开始进入医学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临床实习。第一个实习科室是心内科,在这里,我遇见了褚奶奶。
奶奶住28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稳定,已经符合出院标准,但她却非常执拗地不肯出院,这让本来就为床位紧张而焦头烂额的我们烦心不已。一次查房时,当又一次被委婉地劝说出院时,奶奶发火了,她大力合上床头柜的抽屉,嘴里唠叨着,“你们见死不救,总是赶我出院……”为啥有人喜欢待在医院而不想回家呢?我十分困惑,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每一天,我都会给褚奶奶测血压、做心电图,慢慢地,奶奶和我熟了,经常和我聊天。
“小伙子,你很细心,叫什么啊?”“奶奶,我姓梁,叫梁栋国。”
“很好的名字,国家栋梁。你是广东人吧?”“奶奶您是怎么知道的?我是广东湛江人。”我有点惊讶。
“听口音就知道了。”奶奶很爽朗地笑了,“广东是个好地方啊,广州从化的温泉特别美。”
“奶奶您去过广州啊?我大学就在广州白云山脚下。”
“去过啊,我去过好多地方呢!我去过意大利、法国巴黎,我还花了9个小时穿越过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呢……”奶奶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讲述着巴黎的浪漫多情和大漠的炽热荒芜。“在巴黎啊,很有趣,在过马路的时候,迎面走来的中国人会相互拥抱,不管之前是否认识……撒哈拉沙漠的沙就像碾碎的黄金一样,金闪闪的……走出国门后啊,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爱国,自己对祖国的那份感情是那般真切和沉甸甸……”
“我年轻时特别浪漫,还喜欢文学和历史,让我考考你。”还没待我从惊讶中反应过来,奶奶就开始提问了。
“你知道康熙叫什么吗?”“爱新觉罗·玄烨。”
“呀!”奶奶比我刚才还惊讶,“小伙子历史不错啊。”
“我很喜欢历史,奶奶,”我很开心地笑了,“我还很喜欢地理和古诗词……”
“那雍正和乾隆各叫什么名字?”
“乾隆叫弘历,但是雍正……被您考到了,我真不知道。”我有些不好意思。
“叫胤禛。”“哦,对,想起来了。”
“我再考考你,你知道李叔同吗?”“知道啊,弘一法师,民国的大才子,《送别》就是他写的。”
奶奶惊讶地差点从床上跳起来,“难得啊,你多大了?”
“23岁,我是95年的,奶奶。”
“你们这辈年轻人中竟然还有人认识李叔同。我年轻时特别喜欢李叔同,我读他的生平,背他的词,了解和他相关的一切,可惜啊,这么才华横溢的人,偏偏出了家……”
那一刻,我仿佛看见褚奶奶活泼的生命力、灿烂的灵魂超越了苍苍白发和密织的皱纹,超越了苍老、孱弱的病体,在这狭小的病房里自如地舞蹈。
褚奶奶年轻时是她所处时代里的宠儿,是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里最标准的知识分子。她出生在富裕的家庭,被“富养”着长大,接受了最高等的教育,领略过最迷人的风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她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褚奶奶秀外慧中,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所仅有的几位女性之一。她虽然一直过着被人捧、被人追、被人爱的生活,却保有那个年代的女性最缺乏的独立思想和自由内心,所以才能在保守的年代里呼吁男女平等,从柴米油盐的琐碎中解放自我,投身于钟爱的兴趣与工作中;才能饱读诗书,畅游世界;才能在面对丈夫的背叛时毅然决然地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直面外界闲言碎语的压力而选择离婚。后来奶奶认识了第二任丈夫,在安度了二十几年的时光后,丈夫赌气离家出走,丧命于天津的养老院。房产转到继子名下后,继子又趁她住院,将她赶出了家门。她忽然之间失去了所有的支柱,无家可归。她把这一切归为“报应”——上天让她年轻时顺风顺水,想什么就有什么的报应。所以她宁愿待在医院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冰冷的没有人气的小房子,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感受到人间烟火的气息。
我对褚奶奶充满了敬佩之情,她的满腹经纶、精彩阅历和辉煌成就,都是初涉世事的我可望不可及的。在我构建的理想世界里,她应该是最优雅的老人,常约三两好友谈天说地,子孙满堂陪伴左右,又怎会是如今这番落寞景象呢?我现在才明白,原来奶奶拒绝出院的行为背后埋藏着一段如烟往事,她像个孩子般耍赖不愿离开医院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人照顾,有人陪伴。这看似简单的陪伴,却能让她行将枯竭的灵魂重新绽放出一丝光彩。
我庆幸自己没有简单粗暴地对她做出“不可理喻”的判断,而是选择了聆听。记得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聆听是医患沟通的基础,只有先听患者说,才知道下一步怎么跟患者说。聆听有五个层次——忽略性地听、假装地听、选择性地听、认真地听以及最高层级的具备“同理心”地听。我努力让自己做到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奶奶的角度“感同身受”地听,即有“同理心”地听,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哪怕只是带着微笑或交换一下理解的眼神,也能让奶奶脸上的笑容更多,眼睛更亮。
慢慢地,奶奶的情绪越来越稳定,终于有一天,奶奶愿意出院了。临走前她握着我的手说:“小梁医生,谢谢你,谢谢你这段时间的陪伴,你总是听我说话,陪我聊天,让我的心情越来越好,让我觉得你在真正关心我。你真是个好孩子,今后也一定是个好医生!”
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奶奶的信任和夸奖就像春天的甘霖刹那间润湿心田。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大环境下,能够和她相遇相知,能够和她畅谈古今,看似缓解了她的孤独,但又何尝不是我这个初入临床、青涩稚嫩、彷徨茫然的小实习生的幸运呢?
再次想起老师在做人文技能培训时对我们说过的话:“医院是最能够见证世间冷暖、人性百态的地方。我们越能了解、洞察人性,我们就越有能力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也越能让患者产生信任。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精湛的专业技术外,还要有厚实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必须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博览群书,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培养悲悯之心、人文情怀,这是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温度的医疗的根基。”
我现在才深刻地理解了老师所说过的这段话。是啊,我只不过是一个喜欢历史和古诗词的小小实习生,有幸和奶奶有共同的话题,只是做了一点有限的陪伴,只是给予了温暖的聆听,只是表达出天性中的一点善良(可能是人文情怀的萌芽),就能给予奶奶这么大的抚慰力量,就能慢慢平复她的心情,收获这般动人的医患情谊,这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医学人文的重要,也获得了一份坚定执着于医学之路的巨大力量。
窗外是一月的北京,雪花纷飞,寒冷的冬日里,薄雾里的朝阳冉冉升起,我目送奶奶离去的背影,心里留下的是彼此陪伴和聆听带来的温暖,那般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