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什么?

2018-01-16 12:53于殿利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力医生动物

文/于殿利

最近这两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什么”,因此写了很多文章,甚至写了著作、写了书。今天把我这些年来读书的一点关于“什么是什么”的感受跟大家做交流。

这个话题为什么有意义?

从道德经说起。我经常读道德经,道德经开头的一段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的解释是:“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常道,可以说出来的名不是常名。”我不太明白这句解释是什么意思。于是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反复思考,得出两句话的新解释:“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是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恒常不变的。”也就是说规律是可以总结的,但是所有的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总结的,时过境迁,过了这个条件,这个道就不成立了。“名可名,非常名。”万物都可以给它做一个命名,对它命名最重要的是什么?把握它的规律、把握它的本质,但是这个名一旦命上了以后也不是恒常不变的。比如“于殿利”这个名字到目前为止只在公安局的户口本上最有意义——使他人能够找到我的身份,在社会上其他地方的意义都会降低。当我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他们不称呼我“于殿利”,称呼我为“学长”;我进了医院,他们称呼我为“患者”;我从小是“儿子”,但是现在变成了“父亲”,每个人的身份、名字不是固定不变的。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一把水果刀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削水果的,但是如果歹徒拿它行凶,它在另一个领域就不再叫“水果刀”了,它叫“凶器”。人体器官也是一样的,它作别的功用时我们赋予了它不同的名字。所以医生是什么,医生不一定是什么,这个我们自己来把握。

胡塞尔是20世纪著名作家、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他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是任何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侧显,“侧”是侧面的侧,“显”是显示的显。这源于任何一个物质都是自存在,不是只有一面,还来自于人的眼睛只长在前面,不长在后面,所以任何事物都是一种侧显,我们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方面,我们要善于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看它。对于医生也是一样,我们审视自己角色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我们不一定是什么?我们今天做好了这个是什么,明天不一定能履行好那个又是什么。

今天我没有办法告诉大家医生是什么,我相信也不会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所以这个问题最重要的点在于它提示我们要反思,甚至要反省。这个问题促使我们思考,促使我们自己去研究、去解决、去改进,这是这个问题为什么有意义。

人是什么?

关于人的概念

要想回答医生是什么,首先得回答人是什么。没有空泛的人,都是一个个职业的人,一个个角色的人,离开一个个职业、一个个角色,就不存在人。所以换句话说,一个个职业通过自己的方式在扮演着人的角色,履行着人的使命、人的职责。所以人是什么?人是所有职业、所有角色的底色,这个底色如果不衡量好的话,你什么职业都做不好。

人类进化的三个阶段

这些年我自己学习研究的心得,是人进化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标志了人是什么。

第一阶段,我最近新写的书交付出版社了,用了一段话是“花开花落,悟出生命的种子”,这时种植农业开始,人开始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生产活动,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规划了,不像这时的动物还在没日没夜地有上顿没下顿,这是人把自己从动物中分开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的一步是冶炼技术的发明,后来发展到了科学技术,人开始发明工具,从发明工具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掌握科学技术,可以上天入地,这个阶段人是技术型的、工具型的动物。

第二阶段,文字的出现。有了文字之后就促进了人的交流、思维力、思想力的极大发展。文字发展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人类使用文字之前的社会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可是这五六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不知道胜过多少百万年前的文明成果,这都是拜文字的发明所赐,文字激发人极大的思维能力、极大的思想力、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人开始成为思想性的动物。为什么思想性的还是动物?因为无论人的技能有多高,思维能力有多强,思想力有多强,发明创造有多么伟大,如果不能把这些东西以正确的方式用到正确的领域,人还是动物。

第三个阶段,是什么最终把人从动物群体中脱离出来?是道德!笛卡尔最早讲“理性或良知是唯一使我们成为人,使我们异于禽兽的东西”。接下来赫尔德、歌德、康德等一系列伟大的哲学家,都在反复讲人是良知的动物,人是道德性的动物。今天我们说人都可以成为人,但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你还是一个人吗?”只有当人有了道德意识,并按照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开始行事时,人才开始质变成为一个人。然而伟大的康德还告诉我们,人类的道德进化非常的缓慢,有的时候进步,有的时候甚至进了一步还退了两步。今天我们每天不停发生的战争就是对人性弱点的一个注视,战争是什么?人类的自相残杀,就是杀人。但这丝毫不能停止人类向道德进化的脚步。另外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费希特,他说“人类的道德进化永远都没有停止完善,但是我们不能停止向完善的脚步迈进”,这就是人还能成为人的最根本性的动力。

普芬道夫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人如何成为有道德性的动物?”普芬道夫说人这一生就处理三种关系:人和上帝的关系。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供我们享用和耗费,这就要处理好我们跟上帝的关系,你不行德、积善,就是不敬重上帝;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在社会上生活就一定会面对竞争,小到生存食物的竞争,大到职务的竞争,再到虚荣心等的竞争,还有利己和利他的竞争。所以普芬道夫说人天生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这点没有任何人否定,因为人活着是第一要务,所以人天生是为自己活着。但是人人都只为自己活着的话,反而在这个地球上活不下去,所以人必须要以利他主义的精神主旨来达到利己的目的,利己是最终的目的,要靠利他来实现,人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己的关系。我们的圣人都说“吾日三省吾身”,人为什么要处理好跟自己之间的关系?

杜威是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二十世纪三大哲学家之一,他说人的需求分两层:第一层是需求,是生存性;第二层超越了生存,叫占有。现代的社会很难区分什么是生存性需求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做党性教育时我经常讲,汽车是必须的吗?大家说肯定是必须的,没有车我怎么上班,没有车我怎么送孩子,没有车老人怎么办?但是没有汽车的时候人类文明走过了多少千年!手机是必须的吗?我都得说是必须的,我特别佩服不用手机的人,但是我做不到,我们已经成为了手机和微信的奴隶。今天上班如果没有拿手机的话,我走到哪都得回去取,别说工作不方便,心里会感觉这一天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但是没有手机甚至没有电话的时代,人类走过了多少年!另外,生存性的需求使得人这种动物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规定什么是生存性需求。杜威还说了占有性需求,我们能够理解占有性需求,满屋子数钱的人,每个人都会感叹“那些钱干什么用啊”,但是你体会不到他数钱的快乐。还有前几年我看到河南某大学的校长在学生军训的时候,仿照中央首长检阅军队,坐上吉普车跟同学们对话,“同志们好,首长好”,我马上想到杜威这句话,这些都是人的弱点。所以人要处理好跟自己的关系,理性对待权利、欲望、虚荣心。

光有才智是不够的,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光有思维力、思想力也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它。

医生是什么?

医生不是什么?

首先说两个我自己相信的观点。

第一,医生不是科学家,医学不是科学。那么医生是什么?现代医学起源当中,医学和数学、科学是并列的,现代科学是实验科学,而我们人体的差异非常大,实验具有不可重复性,所以医学不是科学。

第二,医生不是天使。我们不要给自己增加这个“天使”的光环,让患者对你产生极大的依赖,给自己造成重压。

医生是什么?

医生首先是道德家,要做好人,才能做好医生。赵平老师讲到希波克拉底的“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另一句是“医生所医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医生是心理学家。王一方老师说患者的“患”是什么,有一串心病的弱者。赵平老师强调“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樊院士说“带着抑郁的心情进手术室,细胞都不一样”。多数的病是心理病,在很多情况下是治疗心理。人每天面临的细菌太多,但人自己本身有抗体。我听到一种说法,说人的体内都带有癌细胞,你注意到它就麻烦了,你不管它,它有时可能自己就抵抗掉了。抗病还需自身,我们的一个员工被医院放弃治疗了,他听说打一针药存在一线生机,那一针药十分昂贵,他也坚持要打这一针,他说“我一定能好”。这一针打下的结果是什么?几年过去了,现在带孙子玩呢。所以必须自身自救,你对生命的渴望就是最好的救治。

医生是艺术家。我们知道莫奈是印象派大师,人们都以为这是技术、技法、画派造就的。不是的!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和一般画匠的区别在于他的思想性、他的大爱、他的人文精神,这使他成为艺术家。医生也是一样的,医生不是靠技术走天下的,而是靠思想、人文精神和大爱走天下的,有了这些,你的技艺能够更加高超,得到更好地运用。成为医学大师的一定是有大爱、有大人文精神的医生。

最后,我想说,好的医生什么都是,不好的医生什么都不是;好的医生关乎医术、思维力,更关乎德行,不好的医生不一定关乎医术、思维力,但一定关乎德行。无论是德行,还是人文,还是思想,都要靠阅读培养!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就像成为一个好人一样,要读书!

猜你喜欢
思维力医生动物
最美医生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最萌动物榜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