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茶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制度困境与梳理

2018-01-16 09:08李明露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年6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微观变迁

金 锋,李明露,金 燕

(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2.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目前,受监管制度缺失与资本市场发育不足的掣肘,茶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产业,是茶文化产业市场化转型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微观茶文化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特性,集体行动能力较低且缺乏定价话语权。这就需要行业与行政系统通过制度变迁与规范发展来弥补供需制度断层,最终平衡制度结构。运用路径依赖理论,通过Williamson四层次分析方法,探究茶文化产业市场制度改革逻辑框架,发现诱致性制度变迁是茶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出路,但能否实现取决于微观茶文化市场主体的动机激励与协调行动。

1 微观茶文化产业强制性制度变迁面临的困境

“诺斯悖论”贯穿茶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和行政中心制度供给意愿的对立全过程。各级行政系统在获取茶文化市场化收益的同时,都要承担相应的制度变迁成本。在市场财政模式影响预期收益的情况下,行政系统的市场化改革目标将无法施行,更有动力阻碍茶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1.1 行政系统谋取更大的垄断收益

行政系统在不同等级上进行半自发的制度创新,以推进茶文化产业市场化。由于政策制定与流转的基础与主管干部密切相关,往往出现因主要干部更替而“人走政凉”的尴尬局面。同时,行政系统为增加财政收入,直接跳过对茶文化企业的控制,将制度欠缺的改革政策推向产业市场,以使行政系统谋取更大的垄断收益。

1.2 政策制定与流转基础不平衡

在茶文化产业市场上,往往由茶文化企业与茶文化行业协会承担计划内与计划外的成本。部分茶文化企业在享受行政系统提供的产业政策优惠时,也会因某些政策波动而使利益受到直接损害。因此,在部分利益集团的游说下,由行政系统主导的茶文化产业制度变迁,往往以损失一部中小企业的利益为代价,换取行业主导企业的利益增加,进而产生与茶文化市场化初衷相悖的社会总交易成本增加。

在改革之初,行政系统对茶文化市场化进程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但随着制度供给边际收益下降,边际成本显著上升。茶文化市场化改革不断触及行政系统利益,使行政系统必须在制度供给、相对价格波动及制度创新之间寻找新平衡点。

1.3 变迁制度由渐进式向诱致式转换

各级行政系统出于文化市场的整体性考量,均有滞缓茶文化产业市场发育的综合安排。由行政系统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运行困难时,只有过渡到与市场因素内在需求统一的诱致性变迁制度方式,才能达到深化茶文化产业市场化改革的目的。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是一种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强制性制度变迁由行政系统法令引起,可弥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不足。但在茶文化产业改革过程中,茶文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具有自发的制度创新行为,而行政系统对其支持、修正与政策确认是这一阶段的特征。强调微观茶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通过与行政系统互动引发组织制度创新,并逐渐转向诱致性制度变迁。

2 微观茶文化企业引导制度变迁趋势

以微观茶文化企业为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面临相当严格的现实条件约束,需在特定因素刺激下完成制度变迁。

2.1 茶文化企业自发变革

茶文化企业对于外部利好异常敏感,即便有环境的约束条件,也会主动产生由内到外的变革意愿并转化为切实行动。对于茶文化企业积极的自发变革,落后的行政政策与公共管理模式经常对之产生掣肘。这需要行政系统逐渐顺应产业发展需求,不再使用单一的管制手段应对相关需求。

2.2 茶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化

在茶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中,产业市场主体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的产权逐渐清晰,整体安全性预期随之提高,使茶文化企业的制度创新行为更为直接。尤其在潜在制度创新收益与行政系统公共管理体系改革的助推下,茶文化产业市场整体稳定度得以提升。

2.3 茶文化产业市场与公共管理博弈

在茶文化产业市场化改革之初,茶文化企业的制度供给是被动的。但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茶文化产业市场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变。行政系统的制度供给意愿与茶文化企业制度创新需求不一致时,茶文化企业逐渐选择与之相左的运行方式。产业环境以外的力量不断影响政策制定过程,进一步弱化了行政系统对茶文化产业市场的控制。在茶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市场,越来越多的行政干预被协商谈判所代替,实力逐渐增强的茶文化企业具有了更多的政策谈判话语权。

2.4 微观茶文化市场主体协调行动

受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功利性,以及微观茶文化市场主体地域分散性的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受到强烈抑制。奥尔森的《联合行动背后的逻辑:公共物品和群体理论》给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案:独立和有选择的动机激励;制度变迁产生的利益惠及特定组织。

使短期的茶文化企业协会及行业经合组织形成集团,并长期稳定运行,扩大市场环境内外成员参与程度与提高社会信任半径的层次。只有微观茶文化市场主体与行业集团的利益需求与社会功能无限接近,才会不断推进诱致性制度变迁转换。

2.5 制度变迁当事人知识架构提升

行政系统在信息获取上具有优势,利于优选低成本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比如日本在推进产业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参照对比其他工业化国家产业市场进程的得失经验,推行本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微观茶文化市场主体具有收集信息的灵活性与优势,在与行政系统的博弈和协调发展中不断积累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架构水平,为制度变迁方式转换奠定基础。

3 结语

以茶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为研究对象,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深入探讨茶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滞后的原因。在“诺斯悖论”框架下,行政系统受制度变迁成本限制而裹足不前。诱致性制度变迁是茶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出路,关键是微观茶文化市场主体的动机激励与知识架构提升。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微观变迁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小渔村的变迁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微观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