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云 李玉荣 杨玉梅*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目前临床对于艾滋病仍无特效性药物或治疗法,相关研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具有不同护理效果[1],为明确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艾滋病治疗中取得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我院针对性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3∶17,年龄19~64岁,平均(40.31±3.25)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10例,性传播25例,不详5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20~65岁,平均(40.72±3.38)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14例,性传播30例,不详6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有健康教育、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研究组予以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具体为:①建立专门护理小组,按照自愿参与、科室推荐原则选取小组成员,成员需具备丰富临床经验、沟通技巧及认真工作态度,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②为患者建立档案,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人相关档案,包括患者疾病知识、一般情况、用药规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及心理状态等,并按照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自理能力进行相应护理内容修改;③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积极健康教育,由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电话访问、面访,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及心理状态等,对不良情绪进行耐心疏导,做好回访记录;④对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进行处理指导,叮嘱其合理休息与饮食,适度锻炼,及时回医院复诊。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细胞计数情况(±s,个/μL)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细胞计数情况(±s,个/μL)
注:组间比较,aP<0.05
分组(n)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护理后6个月对照组(n=40) 163.27±108.22 224.17±142.15 234.18±132.47研究组(n=50) 165.13±110.07 281.57±207.45a372.47±219.42a
2.2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生存质量各项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s,分)
表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分组(n) 心理 生理 环境 个人信仰 独立程度 社会关系对照组(n=40) 11.86±1.58 12.02±1.44 11.03±1.80 10.15±1.38 10.86±1.68 11.12±1.66研究组(n=50) 13.87±2.07a 14.26±2.11a 13.06±2.12a 12.18±1.86a 12.95±2.03a 14.87±2.17a
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人体免疫系统发生获得性的缺陷致使病毒向全身器官攻击,从而造成诸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全球公共卫生及最重要社会问题[2]。大量研究发现采取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本研究现就此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其治疗方法提供临床循证依据。
本次研究中,两组护理前研究组CD4+T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研究组计数显著较对照组升高,研究组生存质量各项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干预,还可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3]。艾滋病具有较高发生率和病死率,患有艾滋病患者常受疾病折磨,影响其正常生活及睡眠,且艾滋病患者常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由于社会、家庭等心理压力造成患者临床治疗消极对待;且负面情绪常会引发生理功能负面状态,导致恶性循环,促使病情加重,因而影响治疗效果[4]。个体化延续性护理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有效针对性疏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5]。而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其讲解疾病成因、治疗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增加其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提高临床治疗及护理配合度,改变患者家庭对该疾病的误解,提高家属支持度[6]。临床上常利用CD4+T细胞计数评价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状态,该值越低表明患者免疫状态越差。个体化延续护理中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可有效促进患者增强免疫力,提高CD4
+T细胞计数值,改善临床治疗效果[7]。此外,个体化延续护理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及面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遵医嘱性;而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休息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作息习惯及饮食习惯,加强其预后情况[8]。受例数限制和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其护理效果作详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使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CD4+T细胞计数,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升其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 艾华.艾滋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60-261.
[2] 祝书琼.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2):1734-1735.
[3] 刘瑞华,姚定珠,李素红.艾滋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免疫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92-93.
[4] 李情华.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5,39(5):563-564.
[5] 陈春红,许日波.个体化延续护理改善AIDS/TB双重感染患者生存质量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6):62-63.
[6] 桑兆敏.心理干预对艾滋病与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7):774-776.
[7] 李静.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97-98.
[8] 界玉红,迟金玲.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