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辽宁省建平县医院检验科,辽宁 建平 122499)
发热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一些患者由于没有明确的病因,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对预后也会有影响[1]。当前临床多利用血常规检验进行临床辅助诊断,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以异常血细胞形态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临床经验作为基础,检验的指标具体包括:白细胞改变如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左移等。红细胞改变诸如HCT、RDW-SD、MCHC、MCV等,对上述细胞形态改变进行统计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100例发热患者来源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纳入标准:经流行病学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发热;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无出血、肝病、肾病、肿瘤等疾病;参与本次研究前半年没有服用影响血细胞形态的药物,将其视为观察组,其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46.2±4.2)岁。另外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47.5±4.1)岁。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日本希森美康医用有限公司生产的XT-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选择仪器相配套的试剂及质量品;显微镜选择奥林巴斯CX31型。
1.2.2 标本采集与检测:采集两组研究对象2 mL EDTA-K2抗凝血,将试管摇匀,进行血涂片显微镜检查以及血常规分析,保证标本采集后1 h内完成所有检查。在利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试后,立即进行血涂片制备,利用瑞-吉氏染色法检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然后在显微镜下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1.3 观察指标:对白细胞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左移等形态变化;红细胞的大小、形态、细胞碎片及染色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血小板、有核红细胞、疟原虫的大小、形态等进行观察;对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的水平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所用数据采用软件SPSS19.9进行统计学处理,选(±s)代表,t检验;选百分比代表,χ2检验;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的临床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白细胞形态学对比结果:对照组仅8例出现血细胞形态异常,占8%;观察组出现血细胞形态异常的患者有70例,占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检测结果比较[n(%)]
2.2 红细胞各项指标对比结果:两组除MCH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HCT、RDW-SD、MCHC、MCV结果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机体出现疾病,血细胞会出现数量和形态的变化,所以临床在诊断时有必要借助形态学检验。临床对于造血系统疾病的检查诊断,通常利用形态学检验对机体血细胞的比例、数量以及形态进行观察能够得出准确结论,这主要的依据为如果患者机体造血功能出现异常或者发生障碍,在血细胞形态学的量变和质变中就能得到相应反映[2]。发热患者会出现血细胞形态的相应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为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机体同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核左移,根据这一特征诊断发热患者的病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本研究对发热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8%(P<0.05),血细胞异常形态包括白细胞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左移等变化。从结果可以得知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将发热患者血细胞异常形态变化有效检验出,有助于发热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时也为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4]。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红细胞各项指标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红细胞各项指标结果比较(±s)
分组 例数 HCT(%) RDW-SD(%) MCH(pg) MCHC(g/L) MCV(fl)观察组 100 42.27±2.14 13.57±4.95 31.25±1.01 352.35±6.24 87.84±5.15对照组 100 36.51±1.32 11.74±4.36 31.17±1.07 341.16±5.33 82.22±3.1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另外,观察组HCT、RDW-SD、MCHC、MCV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细胞形态紧密联系发热的出现以及进展,因此,借助这些指标能够将疾病变化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来,能够指导发热患者的早期诊断。患者发热后,会增加铁元素以及蛋白质的消耗,患者会有食欲不振情况出现,都会影响细胞形态。如果患者血糖水平高,利尿作用会加速水分流失,升高HCT水平,另外RDW-SD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红细胞数量、大小、形态等[5]。
综上所述,在发热患者中血细胞形态学改变在其疾病诊疗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确保了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 温锦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283-284.
[2] 毕召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9):1835.
[3] 苏兴翔.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研究,2016,29(2):185-186.
[4] 王晏.发热疾病诊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结果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140-141.
[5] 刘凯文,武红.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心理医生,2015,21(1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