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众筹式学习深入理解学科德育的内涵与本质

2018-01-15 10:06申军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工作坊教与学研修

申军红

如何用引导的理念和技术优化各类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引导师如何转变为教师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通过深度互动,激发一线教师的内在热情和潜力,使他们发现和创造自身的价值,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和反思者,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義。本期,我们选取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的4个工作坊,分享教师研修工作坊的设计理念、研修方法与策略。

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坚持学科育人,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教师们对于学科德育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有基本的学科育人意识,但学科育人的思路不清晰,育人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不能很好地结合。因此,我们期望通过工作坊式研修,引导教师们围绕学科德育的意义、内涵与本质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促进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学科德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明晰学科德育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深入理解“学科德育是教师根据各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学科学习中的德育要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的有意义的教与学的过程”。

教师的学习不同于儿童的学习,教师的学习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动性,突出教师知识的内生性。因此,教师研修需要依据教师学习的规律,营造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的良好的成人学习氛围,建立协作的、建构的学习组织形式,使教师在参与过程中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引导者的适度帮助下,在与同伴交流中,学会体验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促进自身经验的建构和集体智慧的形成。工作坊式研修提倡参与、分享、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师经验和智慧的众筹,是从专家讲授到教师众筹的教师研修方式转变的体现。

基于以上理念,设计了以“深入理解学科德育的内涵与本质”为主题的工作坊式研修。工作坊以焦点讨论法为主要研讨工具,以四个层次为架构,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每个层次都在思考流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四个层次分别为:客观性问题、反应性问题、诠释性问题、决定性问题。

工作坊首先以简短的团队建设使参与教师进入讨论状态。用视觉卡分享学科德育目前的状况——学科德育搁浅、尴尬、空白,带着这些问题,主持人首先引导大家围绕“学科德育的重要意义”展开了学习体验活动。接着,采用案例学习方式,观摩学科德育示范课例片段。围绕课例片段,主持人用焦点讨论法引导参与教师挖掘经验、分享观点、智慧碰撞,焦点讨论问题如下:

客观性问题:学科德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课程育人的功能。学科德育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学科德育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根据您平日观察到的或自身的实践,或者刚才看的视频,您觉得通过实施学科德育,学生在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上有哪些成长或者有哪些实际获得?

反应性问题:通过实施学科德育,您期待给学生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感受?

诠释性问题:什么样的教与学的过程,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知行合一,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愉悦和挑战性?

决定性问题:根据刚才的讨论,用一段话对学科德育的内涵进行描述,或者给学科德育下一个操作性定义——学科德育是一个( )的教与学的过程。

工作坊通过主持人的启发引领,引导参与者充分参与体验、自主思考、合作学习、集中分享,使大家逐步深化对学科德育内涵的理解,现场形成了对于学科德育内涵与本质的概括化经验。

工作坊尊重教师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创造机会让大家互动交流、质疑思辨、提炼经验,突出了体验、尊重、参与和分享的特点,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将个体经验转变为集体智慧,从而实现了教师的众筹式学习。

猜你喜欢
工作坊教与学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楷书的教与学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教与学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