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正
刘瑞玉(1922.11.4-2012.7.12),河北乐亭人,甲壳动物学家、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家和海水养殖生物学家,中国海洋甲壳动物生物学和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
一、成就,基于良好的教育和执着的追求
刘瑞玉,1936年毕业于乐亭县立第一小学,193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读初中,次年转入昌黎汇文中学学习。1938-1941年在北平省立高级中学就读。当时该校授课水平高,特别是生物学老师陈锡五的讲课和试验,使青年刘瑞玉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于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攻读生物学,于1945年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5-1946年,劉瑞玉经李良庆教授介绍到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任助教。194年,华北最高研究机构国立北平研究院由昆明迂回北平,刘瑞玉在杨扶清先生帮助下进入该院动物学研究所任助理员,跟随著名甲壳动物学家沈嘉瑞教授从事甲壳动物分类学和生活史的研究。1949年,国家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瑞玉在该所仍任助理员。
1950年,童第周、张玺、曾呈奎等人一起筹备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4年该室独立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7年扩大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195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室/所组建伊始的1950年夏天,作为原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所长的张玺教授,带领着他1935年至1936年北平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组成的“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的原班人马,也就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洋动物专业的人员,携全部图书仪器来到青岛,成为海洋生物研究室的主要部分。人员中就包括齐钟彦、刘瑞玉等人。刘瑞玉在该研究室继续甲壳动物分类和资源调查研究,先后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7年,我国第一艘综合海洋考察船“金星”号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服役,展开了北黄海渤海综合海洋调查研究,曾呈奎教授分配刘瑞玉开展底栖生物生态研究以填补研究空白。
1959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展的海洋学科涵盖了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刘瑞玉被任命为该研究所的副学术秘书。1966年,刘瑞玉被任命为无脊椎动物研究室副主任,1972年升任主任。1978年曾呈奎教授接替童第周教授任海洋研究所所长时,刘瑞玉任副所长;1984-1987年任所长兼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在这些岁月里,他孜孜不倦地为海洋所的发展倾注着全部精力,在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甲壳动物分类与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全面发展。刘瑞玉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7月因病去世。
二、开拓,为了国家的海洋生物学发展和经济建设
刘瑞玉的研究领域涉及海洋生物学多个学科。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他和他的学生开拓了对虾类、真虾类、蟹类、蔓足类、端足类、口足类、糠虾类等多个甲壳动物类群的分类学研究,掌握种类组成、分布和多样性特点。
“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不仅体现在刘瑞玉的甲壳动物分类学研究中,而且还体现在他的甲壳动物生物学研究中。对于中国特有种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具有越冬和产卵洄游习性及隔离分布的不同种群这一令人困惑的生态学问题,自1952年年初开始,刘瑞玉与吴尚勤就竭尽全力地对中国对虾的生活史、幼虫发育过程和生殖生物学和仔稚虾生态分布开展了首创性研究,首次搞清中国对虾在渤海湾的繁殖习性、生活史,报告幼体发育期和仔虾进入河口的习性。他认为,作为暖水性对虾属成员的中国对虾,在其物种形成及其种群发展过程中对黄渤海沿岸浅水冬季低温所采取的一种生存适应策略,这种生态特性的形成是这一起源种的渤海种群得以长距离洄游到黄海南部冬季水温较高的深水区越冬而得以生存与大量发展。这为后来80年代开展的中国对虾全人工育苗和放流增殖打下了生物学基础。
刘瑞玉首次划分中国近海底栖生物群落,指出群落结构及分布特点:他首次发现黄海深水区由于受冷水团保护而使冷水群落居优势,指出冷水团底栖生物群落属北太平洋温带区系,完全不同于暖水种居优势的东海、南海群落所属的印度一西太平洋暖水区系;二区系间分界线自长江口经济州岛至日本本州北部:而中国大陆近岸热带与亚热带动物区系间的分界线在海南岛最南端至台湾岛南部珊瑚礁海岸间,向东至琉球群岛北部。他发现在中国海域几乎所有温带冷水种虾蟹都是中国海域和日本海域的共有种,而中国黄海冷水动物区系仅仅是日本冷水动物区系在物种组成上简化而已。他认为,黄海现在所处的地域在晚更新世冰期海面降低时曾经是陆地,黄海是在最后一个冰期以后随着海平面上升而形成的,现在动物区系形成相对较晚,冷水地方特有种在黄海的许多生物类群始终未出现过。这些现象都说明黄海冷水动物区系由于全球变暖水温增高而在衰退之中,一些冷水种却由于受到黄海冷水团低温的保护而得以幸运地生存下来。
三、发奋,为提升中国的海洋科学水平不遗余力
刘瑞玉先后主持领导了“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1959-1960,1962)、“全国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1981-1987)、“中韩黄海海洋学联合研究”(1990-1992)等项目,积极推动中国与俄罗斯、越南、韩国、德国等开展国际海洋科学合作研究。他通过自己科研项目的实际工作和招收研究生,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养了一批从事海洋动植物主要类群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底栖生物生态学、污损生物生态学、海洋生物资源增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团队。刘瑞玉实践了“为海洋所壮大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无憾”的诺言,成为同仁们敬仰的典范。
他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被国际同行誉为里程碑式的专著。他在中国对虾虾苗“标志放流”增殖实践中资源增殖和增产连续获得成功;他先后主持、参加了多项海洋学综合调查研究。他的研究活动成果推动了中国甲壳动物学、底栖生物生态学、海洋动物地理学的发展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保护研究。
四、热心,推动学科发展
刘瑞玉教授热心学术活动,先后担任过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秘书长、副理事长和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以及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的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刘瑞玉还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常委、青岛市政协副主席。他曾任国家重要专业刊物《海洋与湖沼》和《海洋科学集刊》的主编以及《海洋学报》的副编多年,也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世界著名刊物英国的《河口、海岸、陆架科学》和荷兰的《水产养殖》等国内外7种刊物的编委。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卷的编委兼海洋生物学的副主编、生物学卷的编委兼无脊椎动物学副主编以及水产卷的编委。
五、著述,丰厚成果的纪录
刘瑞玉发表了甲壳动物分类学和生物学的论著93篇(部)、海洋生态学论著74篇(部)和海洋生物资源增殖学论著43篇(部),其内容既涉及甲壳动物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学、主要经济虾蟹类的种群生物学和资源增殖生物学以及养殖生物学,又涉及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动物地理区划以及底栖生物生态学,还涉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国家海岸带与滩涂资源的综合调查以及调查规范的制定、实施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60多年的科学活动中,刘瑞玉主编了《渤黄东海渔捞海图·海洋学图集》(1960,该图集系中国第一部渔捞海图)、《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海洋生物报告集——中国海岸带生物》(1997)、《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集》(1990)、《青岛区海岸带综合调查》(1989),并主编中韩合作的《Yellow Sea Atlas》(1998,英文版)。刘瑞玉教授主编的分类学专著有《中国北部经济虾类》(1955)、《南海对虾类》(1988,刘瑞玉、钟振如等),以及多部甲壳类动物,等等。
六、荣誉,实至名归
《中国北部经济虾类》是国内甲壳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学领域著名的参考文献,其中的插圖被广泛引用,荣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整理和研究报告”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65,第一名)。“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第二名)。“长江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第一名),等等。在规模巨大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项目中,刘瑞玉担任全国技术指导组组长,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荣获青岛市科技最高奖。基于刘瑞玉教授作为一个毕生对甲壳动物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令世界瞩目,世界甲壳动物学会于2007年特向刘瑞玉教授颁发了“杰出研究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