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往亦来者

2018-01-15 12:30李林
民主与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化生物化学研究

李林

王应睐,生物化学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生物化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学的开拓者,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他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化所),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通过高级生物化学训练班等形式,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生化研究和教学的骨干。他筹建了中国生物化学会,先后担任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带领学会重新加入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有效推进了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他创办了《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先后担任主编、名誉主编,使其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生物化学学术期刊。他创建了东风生物化学试剂厂,开拓了我国生物化学试剂工业。

王应睐,1907年11月13日生于福建省金门县一个华侨家庭。他两岁丧父,六岁丧母,童年艰辛,却养成了坚强发奋的性格。在兄嫂抚养下,他先在私塾读书,后进入鼓浪屿著名的英华书院,接着进入福州协和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攻读化学,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

大学毕业后,王应睐留在金陵大学任教。后由金大派往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化学学科部进修,着重生化与营养。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偏重营养学)博士研究生。在这以后的60多年里,王应睐以他丰富的创造性、敏锐的洞察力、精确的分析判断,在维生素、血红蛋白、酶的研究方面,在科研组织与管理方面,在促进国内生化学科发展方面,作出了彪炳科技史册的贡献。

一、一线科学家王应睐

王应睐先后对营养、维生素、血红蛋白、酶以及物质代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维生素研究

王应睐早年由工业化学改学生物化学,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赴英国从事维生素研究,他建立的维生素Bl的硫色素荧光测定法,能够简便准确地测定食品及其他生物样品中的维生素Bl含量。他还建立了其他B族维生素的测定法以及维生素C的电位滴定法。

留学英国期间,他与英国科学家莫尔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合成的纯维生素A过量时有毒性,引起各国学者重视。

剑桥时期的王应睐与李约瑟相熟,后者通过与包括王应睐在内的三名优秀中国学者(另外两位为沈诗章和鲁桂珍)的交往而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后来写作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提出著名的“李约瑟之问”。

——血红蛋白研究

王应睐在对血红蛋白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他提供完整的实验证据,证明豆科植物根瘤中含有血红蛋白。这一发现有助于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解释生物进化学说,并且促进了对豆血红蛋白在根瘤固氮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他还提纯与结晶了寄生在马胃的马蝇蛆的血红蛋白,并且研究了它的性质,阐明了在不同生活条件下血红蛋白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琥珀酸脱氢酶研究

建国后,王应睐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輔基鉴定以及辅基与酶朊连接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解决了20余年未获澄清的酶的性质问题,并对于辅基与酶朊的独特连接方式作了深入阐明,居于当时酶学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1978年该项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

据生化所第二任所长林其谁先生回忆,上海解放初期,南下的解放军战士由于只吃大白菜、豆腐与大米,普遍发生舌头糜烂、下身奇痒与溃烂等症状。上海警备区特请临床营养学家侯祥川教授与王应睐前去会诊,很快就确诊为维生素B2缺乏症。王应睐通过分析食品中维生素B2含量提出有效措施,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志愿军战士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干粮,但后方生产的干粮过不了多久就会变质产生哈喇味,直接影响部队的后勤供应与战斗力。王应睐接受了防止干粮脂肪氧化的研究任务。通过研究提出利用含有天然抗氧化剂的黄豆粗豆油作为干粮油脂来源,严格控制干粮中催化脂肪氧化的铜铁离子的含量,以及采用经氧化处理的包装纸等措施,成功解决了问题。

——酶与核酸相互作用研究

1984年,王应睐从生化所所长位子上退居二线担任名誉所长后,又领导一个课题组,对当时国际上分子生物学的前沿课题——酶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开展研究。他放手让课题组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挑重担,建立技术和方法,设计研究路线,对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曾获得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王应睐1955年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1986年12月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88年12月又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外籍院士。

二、科研组织者王应睐

1958年奉命筹建生化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后,王应睐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研究所及全国更大范围内的科研工作,将生化所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并颇具国际声誉的生物化学研究机构,总体推进了中国的生物化学研究。

——科研方向

对科学研究工作来讲,方向是最重要的。尤其当时中国的生化研究与国际生化研究水平差距非常大,王应睐认为,中国的生化研究必须紧紧围绕这门学科的生长点来带动全局,才能使我国的生化研究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为此,在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副所长(1950-1958年)期间,他促成研究所以蛋白质、酶、代谢为主开展生物化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王应睐根据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给各门生物学科带来巨大变化的新动向,及时加强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70年代,生化所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遗传工程课题组(以后发展为研究室),及时迎头赶上了世界遗传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生化所第三任所长李伯良研究员曾专门撰文,回忆90年代他接任所长之初,王应睐先生就发扬学术民主、准确把握研究所学术领域/方向给予教诲和提点。

——引才育才

对科学研究而言,有了方向,还需要精干得力的人才,王应睐在引才育才方面的成就,尤其为人称道。王应睐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选择生物化学作为终身事业的》一文中,总结了研究所的引才育才工作:

(我们)从国外先后争取到酶学专家邹承鲁、蛋白质专家曹天钦、维生素专家张友端、核苷酸代谢专家王德宝和另一蛋白质化学专家钮经义,加上生理生化所成立时归队的代谢专家沈昭文以及1957年由北京转来的周光宇,初步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骨干队伍。我们尽量使他们在自己专长的领域中继续工作。我们认为这是使工作迅速开展的途径。

正是在这个意義上,邹承鲁先生说:“中国的生物化学能有今天的水平和规模,王先生功居首位。”英国学者李约瑟更是将王应睐称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科研协作

代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成就的两项重大成果——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都是以生化所为主力、与有关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王应睐为培植这两项成果倾注了大量心血。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997年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陈嘉庚生命科学奖。王应睐未在其中任何一篇论文及获奖证书上署自己的名字,其大度和无私赢得了各协作单位的尊敬。

以研究所现任所长身份无数次向中外领导来宾介绍胰岛素工作的刘小龙研究员,每提及王应睐先生的胸襟都无比崇敬。许根俊先生曾在一篇纪念文章中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来形容王应睐先生,最是贴切。

——学术交流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王应睐就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赴英参加英国皇家学会300周年庆祝活动。70年代他参加了分子生物学代表团访美。两大成果问世后,生化所站上了国际舞台,王应睐在任内接待了撒切尔夫人等多个国家领导人来访。数位诺贝尔奖得主和李约瑟等国际知名科学家也曾到访生化所。

王应睐创建了中国生物化学会,任前三届理事长,并以学会为主体于1961、1979、1983年多次主办全国高级生化训练班(生化所还协助大学建立生化系或生化专业),促进了我国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他促成中国生物化学会以全国学会、中国台湾学会以地方学会的形式加入国际生化学会,为其后中国科协下许多学会顺利加入国际学术组织提供了智慧和方案。1987年,在王应睐积极倡导下,国际生化会议在中国召开,王应睐作为会议主席,在确定大会报告人、邀请国外学者等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会议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生化界赢得了荣誉。王应睐还曾担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总体规划献计献策。

——科学精神

1988年,迈阿密生物技术冬季讨论会特意颁发“特殊成就奖”给王应睐,奖盾背面镌刻着:“王应睐从1958年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曾作为协作组组长完成两项杰出的、具有开创性的成果,一项是1965年人工合成胰岛素,另一项是1981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96年,王应睐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他用奖金设立基金会,主要用于资助具有科研潜质的研究生完成学业,及促进生化学界学术交流。奖学金资助的研究生中若干人已经成长为新生代的科研骨干。

1991年,王应睐集自己半个多世纪治学治所智慧,题写了“献身、求实、团结、奋进”,已经成为生化(与细胞)所的所训。在王应睐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影响下,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继续为科学而来,也将继续为科学前行。

三、王应睐先生与我

1983年我考入生化所时,先生已经76岁,次年起他便退居二线担任研究所的名誉所长。至1989年我博士毕业,先生已经82岁了。我与先生面对面交流不多,但先生的学术态度、名利观以及管理思想,一直是我心里的标杆。回忆中珍藏着吉光片羽: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许根俊的实验室与王先生的办公室在同一楼层。导师多次告诉我,“王所长很看重你”。

.1989年,我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先生以82岁高龄亲自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我的论文当年获得了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1990年,王应睐先生与许根俊先生推荐我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理与生物物理系做博士后,两年后我按期回国,获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致信勉励。

·2001年,先生弥留之际,我去华东医院看他,当时他已经说不出话。然而他拉着我的手,手指不停地在我掌心摩挲打圈,我知道那是一种嘱托。

2007年,王应睐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作为时任所长代表研究所做主题发言,与各界来宾共同回忆了先生为我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不求闻达但求奉献的一生。他的纪念铜像自那时起,便立于研究所生化楼的门厅,进出研究所均能见到其笑貌音容,先生的精神亦长存我们心中。

猜你喜欢
生化生物化学研究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游戏《生化奇兵》 改编电影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仙人台醒梦亭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