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影视剧注入科学元素

2018-01-15 12:30王大鹏
民主与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影视剧公众科学

王大鹏

毋庸置疑,科学在当今时代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作出重要人生抉择的时候,我们越来越需要把来自于科学的信息同个人价值观及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比如,是否让孩子接种疫苗或享受其他医疗服务,如何判断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议题。同时,也有很多人在呼吁或主张科学与文化的融合,推動科学成为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因为,科学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创新的环境和土壤,最终推动科技强国的建设。

当前,科学尚未成为主流文化,科学与文化的交融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在影视剧方面就有必要推动更多科学元素的注入,让科学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之中,这样会对科学的传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方面,国外一些有益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某些借鉴。举例来说,美国科学院设有科学与艺术交融项目,该项目的目标就是向影视作品推荐科学家,协助创作剧本,增加艺术作品的科学性等。该项目设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生活大爆炸》《寻骨识踪》《灵书妙探》《火星救援》《星际穿越》等影视剧中,都可以看到科学的影子。这种把科学与某种艺术体裁结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把科学融入到大众文化之中。

单独拿《生活大爆炸》来说,我们应该把它视为科学节目还是娱乐节目呢?实际上,贴什么标签不重要,关键在于它是否以趣味化的方式传播了科学的内容,纳入了科学的元素。毕竟观众也并非抱着学习科学的目的而去的,而此时,资讯娱乐(infotainment,information与entertainment的结合)就变得异常重要,因为观众从中既获得了资讯,又能够让自己放松。

美国学者马塞尔·拉夫莱特在《美国电视上的科学》一书中谈到:“与其说电视逐渐演变成了公民教育的动态工具,还不如说它变成了只改善了方法、而未改善目标的工具。这种结果给电视这个媒介如何呈现、吸收和改变大众科学带来了影响。”所以如何借助于影视剧体裁来传播科学就变得异常关键。同时有关调查也显示,电视仍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科学家在一些影视类节目中出镜,包括霍金之于《生活大爆炸》,格林之于《黑洞频率》,泰森之于《欧罗巴报告》,等等。

凡此种种,科学以各种形式融入公众日常信息消费之中,这也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很多美国人认为,观看有关犯罪和医学的电视电影,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积极态度或者说好感。有81%的受访美国人认为,他们至少会看犯罪调查类、医学类或者科幻类三种类型节目的一种。虽然科学共同体担心这些节目会让受众对科学产生误解,比如为公众刻画出不切实际的愿景(尤其是医学类节目),或者过于呈现穿着白大褂的疯狂科学家的刻板形象,等等;但是,就观看犯罪调查节目和医学节目的观众而言,分别有56%和51%的人认为,这些节目让他们对科学、技术和医学有了更加积极的印象。这也说明,影视剧对于公众的科学态度可以产生积极影响。

就国内而言,目前有很多以科学或者科技为题材的科学节目,比如《加油!向未来》《奇幻科学城》《未来架构师》《我是未来》《机智过人》,等等。这些节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中科学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也激发了观众对科学的热情,但是总体而言,这些节目仍然贴着明显的科学、科普或科技类标签,与大众文化仍然存在着差距,或者说它们只是丰富了节目的类型,而并未真正地与文化进行融合。

当然,在某些国产影视剧中确实可以看到科学的一丝身影,只不过这些身影还不够丰满和强大。2017年热播的医疗情感剧《急诊科医生》就在某些方面展示了科学的部分内容。比如,赵蕾在与方志军就溶栓剂进行讨论的时候就说道,“科学那不就是千次万次的实验,然后才有那么一点点正确的、也许是不正确的结论,对不对?”这样的台词恰恰体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关键。

当前各种“神剧”频遭吐槽,很多东西都可以被“戏说”,但是唯独缺少对科学的“戏说”。如果科学一直端着自己的姿态,那么科学与文化的融合就难以实现,正如卡尔·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提到的那样:“在科学的所有用处中,培养出少量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高、高酬金的牧师式的专家是不够的,事实上也是危险的。相反,某些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方法必须在最大的范围内使公众得到了解。—而在让这些科学被公众所了解方面,影视剧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和出发点。

猜你喜欢
影视剧公众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科学拔牙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