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梅
摘 要:在中职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都不重视这一学科。本文探析了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供相关老师参考。
关键词:中职 《经济政治社会》课堂有效性 方法
当前中国刚刚放开二胎政策。在之前的三十年里一直都执行计划生育,中国新出生的人口减少,各所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往往达不到自己预期的学生人数。而高校为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只好降低录取标准来招收更多的学生,中职学校更是这样。一般情况下,学习较差或者中考、高考没有考好的学生会到中职院校就读。甚至有一些学生天生比较调皮,不爱学习,初中没有毕业便中途辍学,家长觉得孩子年龄还小,多读一些书比较好,就会让孩子去中职学校继续学习。
当前我国的用人制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形成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再加上学生在中职院校学习的内容与未来就业脱节,即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未来的工作中,同时也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就存在歧视等等,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较差,思想还不成熟,甚至有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问题。很多学生比较厌烦学习,特别是《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学科,学生们觉得它不重要,学不学是无所谓的。一些老师无法改善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偏见,更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自己在这一学科的讲解中也是敷衍了事,使得教学成果很差。怎样才能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有效性是值得老师们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有效性方法
1.老师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学习情景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们被动地接受,这样就很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调查表明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方式,取得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结合教学任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可以运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文字等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学生在学习“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这一课“人民当家做主”部分的时候,为了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状态,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整个过程的视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了解到毛泽东是如何带领全国人民创立了新中国,并使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人们可以当家做主。让学生知道当家做主是怎么来的,以及究竟什么是当家做主。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生活,还能够促进老师的教学成果。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任务,利用课堂交流、学生实践与调查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比如学生在学习“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行政服务中心做调研,询问现在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以及公民对行使民主权利如何理解、政府又是怎样保证每位公民都能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等等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总结概括,使其对“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此,学生也认同这种学习方式更有新意,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他们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如今,“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教学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们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有效性。老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景,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情景教学也可以使整个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学生可以进行讨论、交流、探究,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学习。
2.师生交换角色,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老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老师的引导性表现在控制好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提高他们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积极性上面。高职老师在讲解《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过程中,选取学生比较喜欢的、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教学任务,自己备课、讲课并接受其他学生的点评。此时老师与学生之间角色转换,老师除了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更多的时候就只是一个聆听者,认真听取学生的讲解。而在讲解完成以后,老师也参与点评,对学生表现好的地方给予表扬,表现不足的地方提出来让其改进。通过这种师生互换角色的模式,激發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在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语言组织与概括等多方面能力,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在这一学科学习的潜力,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3.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平等
学生们只有相信老师、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讲课。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老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老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等。同时在老师和学生沟通时,也需注意不要过于严肃,不能显示自己的权威性,而应该放下身份,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这样学生才愿意对老师敞开心扉,老师也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虽然老师的知识比学生渊博,但是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老师肯定也有不懂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学生就很有可能知道。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向学生请教,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老师比较平易近人,同时也体现出师生关系的平等。比如:现在的电子信息发展十分迅速,很多时候老师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了解并没有学生多,这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请教,使自己不被时代发展淘汰,同时也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这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由于中职学生一般成绩较差,所以他们不仅不爱学习,而且很难管理,课上学生们做出违纪行为是经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上,学生们更是放纵。例如:有些学生在看别的科目的书、有些学生在说话、有的干脆就在走思等等。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用眼神示意学生,提醒他们认真听课,而不是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当面进行批评。因为这样既浪费其他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又伤害犯错学生的自尊。如此学生也才会更听从老师的管理,不会有太多的叛逆心态,更容易纠正问题。endprint
4.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
学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效果的评价不应只有考试这一项,还需包括其他方面,如:学生的课上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積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在高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考试中,实行开卷考试,很多老师只靠这张试卷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实际上,这样的评定方式是不合理的,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因为一些学生平时根本不听课,学习积极性很差,但是考试时却可以取巧通过考试。而有些学生初中没毕业,学习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有时候即使他们一直努力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听讲,最后的考试却往往是不尽如人意,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多种方式评价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为在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中,考试成绩往往只是学生评价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学生的课上表现等内容。比如:在这一学科评价的时候考试成绩占60%,每次来上课占10%,上课跟随老师思路听讲,可以及时回答老师的提问占15%,对一些表现积极的学生还会有额外的加分。学生好预习占5%,按时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占5%,积极参与关于本学科的社会实践占5%。这样对学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学习评定实行多方面评价以后,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更加有效。
5.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讲解《经济政治与社会》
老师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过程中,不能只是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查显示,现在的高职老师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时,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成效较差,学生还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老师应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这一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等,这样就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多样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无论是老师还是中职学生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学生觉得这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科目,所以他们不会认真听课。而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讲课还更趋于一种形式,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为他们创设学习情景、多种方式教学、增加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等方式,来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史煜琼.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4).
[2]杨玉清.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6(8).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