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会议明确提出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风向标,历来备受国内外瞩目。2017年12月18-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会议明确提出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对此,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一直以来,中国GDP的增速目标总是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淡化GDP指标,高质量发展成为硬指标。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张燕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在解读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前,张燕生认为,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强调速度?“这是因为过去30多年,我们的改革开放经常说的一句话,中华民族若再不能发展起来,我们将被开除球籍。因此,在过去30多年来,中国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义。”
张燕生说,如今,经过30多年努力,中国发展起来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已经不是高速度增长了,这个时候我们会淡化GDP的增长目标。根据世界银行报告统计的全球各国GDP占比,中国GDP总量已经达11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如此大的体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很大的量。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年他在拉美地区调研,拉美的朋友对他说,“我们一点都不担心中国减速,2016年就算中国减到6.7%,一年增加的GDP就有七八千亿美元,中国这个蛋糕仍是巨大的。其实,对我们而言,真正担心的是每年能从中国的这块大蛋糕中得到多少我们真正需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高质量发展远比高速增长更重要的阶段。”张燕生说,过去30多年,我们强调的是GDP、人均GDP的增长,现在开始讲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现在已经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支柱,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其核心部分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张燕生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要义:第一、是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要满足需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过去很不一样,所以要提高供给和高质量发展。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三、是深化改革,即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17日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中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这里,习近平提出的改善投资环境就是关于负面清单和国民待遇问题,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关键词三:改革市场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张燕生看来,目前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仍需要深化。“市场机制就像人一样,不同的年龄市场经济的发育处于不同阶段市场,因此市场机制改革一步都不能停。过去政府的责任更多的是扮演了推动建设的主力军的作用,现在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政府需要做好公共产品的服务。”
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高质量发展中,张燕生认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张燕生说,我们采取了让少数人先富起来,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先扩大对西方国家开放的做法。过去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30年,要从过去不平衡的发展,转变到强劲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包容性的发展上来。其核心就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令张燕生十分兴奋和欣慰的是,通过观察,他发现中国在解决不充分发展方面,已经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
“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创新驱动。”张燕生说,在中国发达地区,像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其研发强度均高于发达国家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它的流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下一步需要积累10年、20年、30年,使它的整个创新投入的存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值,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中国以后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一流大学、一流的研究院所、一流的企业创新平台和一流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技术的服务体系,中国的增长动能会发生很大变化。
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发展
在张燕生看来,中国经济确实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一个新征程,一个新起点。“比如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在过去的5年,从44%上升到53%。可以看到过去5年,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些非常深刻的创新驱动,结构性的改革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比重开始明显上升,开始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趋势线。”
而此次中央經济工作会议,确实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实际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围绕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核心,习近平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对此,张燕生进行了具体阐释。
第一,实体经济。十九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对实体经济非常重视。
第二,科技创新。中国的发达省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例如,江苏2016年的研发强度 2.66,投入金额为2026亿人民币;广东年研发强度是2.56去年投入2036亿;天津研发强度超过3,深圳超过4.1,等等。这些研发强度和投入金额均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和OECD2.4的平均水平。
但是,中国的中部地区还处于投资驱动阶段,西部地区则处于资源驱动阶段。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非常重要的地方。而下一步要解决这些矛盾,科技创新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
第三,现代金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但是没有一个按我们的储蓄高效率配置到投资领域的现代金融体系,所以,要从间接融资为主转向直接融资为主,大力发展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现代金融体系是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人力资源。在新时代下,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包括培养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等显得非常迫切。
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