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田径训练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1-15 13:27唐劲松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高校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存在三个方面,田径运动理念趋于弱化,训练内容目标导向匮乏,训练负荷强度调节失衡。而这些情况对于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必然存在较大的限制,那么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当前田径训练中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田径训练;高校教育;现状分析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田径运动理念趋于弱化

田径运动是当前所有高校普遍开展的体育教学科目,其田径训练科目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对于培养学生体能和意志具有极大辅助作用。但是这种训练方式也并非仅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早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便已学习过多数田径运动知识,同时在训练方式上也经历了很多体育教师培养。因此,高校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理解和掌握较为深刻。这样的情况反而造成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单一刻板印象,从而造成多数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较低。这样的现象导致田径项目的枯燥乏味感甚中,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训练内容目标导向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田径训练内容,基本以教学目标为前提,而并未以学生的训练目标为核心。由于学生本身存在心理和生理的差异,在田径训练中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一方面,从心理维度审视,大学生在训练中并未形成较为明确的目标导向,盲从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以其他同学的田径成绩为对比,在无法达到预期成绩时,心理落差较大。另一方面,从生理维度考量,学生的個体差异来自运动习惯和运动能力。如果学生在之前大学之前的体育项目中已经养成了长期训练的习惯,那么在高校期间对于田径训练的内容也会非常适应。反之,学生在之前的体育锻炼中并未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与习惯,那么相对的运动能力也会略有薄弱。除此之外,在肺活量、肢体协调性、身体柔韧性、平衡感、持久力、爆发力等方面,所有学生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仅以教学目标为统一的衡量标准,相对缺乏合理性,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也过于欠缺。同时在缺乏合理的运动导向性目标的时候,学生并未在阶段性训练中得到自我满足,难免出现训练兴趣与主观能动性逐渐丧失的现象,从而导致田径训练内容并未产生更为积极的锻炼效果。

(三)训练负荷强度调节失衡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田径训练项目存在两个极端,分别为训练量过低和训练强度超负荷。第一个极端训练量过低的情况,是由于目前高校通常将体育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设置,而相对的训练时间较少,学生在训练期间的时间本身也较少,因此才会出现训练量无法及时补充的现象。而第二个极端是训练强度超负荷的问题,这种情况出自体育教师并未完全掌握学生的身体机能,性别差异和运动能力差异是影响训练质量的根本问题。如果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在训练强度上自然会出现两极分化,但是采取个性化教学调整训练计划的针对性,显然我国高校并未具备这样的师资力量。部分研究提出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解决训练强度的问题,但是在教学目标上仍然较难把控训练强度的最终呈现方式。因此,训练负荷强度,始终是困扰田径训练项目广泛推进的主要问题。

二、针对高校学生田径训练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田径运动的理念分析与传授

田径运动虽然是在体育场中完成的训练科目,但是对于理论教学依然应当予以重视。理论教学始终是维系实践教学的基础,在理论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着重讲解运动观念,树立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客观认识,才能保证大学生具备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层面上展开田径训练科目也会相对容易开展,而学生以主观认知为基础,产生了对于田径运动的深刻体验与感受,才能规避以往对于田径训练的误区与理解偏差。剔除理论教学的引导,体育教师也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田径训练的内容与教学元素,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训练兴趣。这样的过程中,需要设计比赛环节或者游戏环节,以便形成更为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转化田径训练科目的单一形式,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大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科目的热情。

(二)设计个性化较强的田径训练目标

田径训练不仅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符合高校教育的预期训练规划。同时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发展目标。落实到田径训练科目中,首先应当全面评估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假设学生体能较弱,且爆发力较差,初期训练科目可以采取中长跑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意识为主。而在多数学生身体素质较为良好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也要增强训练强度,从而契合学生的运动能力。也可以采取分小组教学模式,将训练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一组,通过加大训练强度提升其田径运动能力。而体能较弱的学生分配到一组之后,由于并不存在较大体能差距,因此在教学规划上也可以提供统一的训练规划。同时学生也不会产生自卑心理,对于阶段性训练目标的达成具备较高的支持作用。除此之外,可以为学生设计课后练习科目,由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体质较差的学生共同课后练习,从而发挥小组带动力量,形成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与训练目标。

(三)完善针对性较高的田径训练强度

对于训练强度的问题,必须遵循客观的运动规律,既不能超出身体机能的承受范围,也不能仅以保护学生身体健康为借口过于降低训练科目的难度和训练量。这种平衡的把控非常不易,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以及心理变化情况。对于身体素质的评估,学生也会在教学推进过程中产生动态变化,那么体育教师决不能以学生最初的渗透素质为衡量标准。当学生身体素质有所增强,教师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训练强度,进而满足学生的训练标准与要求。而对于学生心理情况的掌握,则是在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中逐步完善的过程。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远比居高临下更加容易获得学生信任。与学生处于同一思考维度,体谅学生的训练困惑,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也会在教学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作者简介:唐劲松(1970-),男,籍贯:湖南东安,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徒手防卫与控制、体能训练、田径训练。工作单位:湖南警察学院指挥与战术系。

参考文献:

[1]张骏.高校田径训练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5):158-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高校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