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鑫
【摘 要】孔子,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万世师表之称。孔子生逢春秋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他一生抱着追求真理和培育人才的愿望,周游列国。在漫长的讲学生涯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丰硕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们华夏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孔子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教育活动,总结先人思想、经验中。他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窥其冰山一角,结合2010年国家颁布并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汲取其中优秀的教育思想指导现在的教学活动,为新时期的教育提高不竭之源。
【关键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万世师表之称。孔子生逢春秋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他一生抱着追求真理和培育人才的愿望,周游列國。在漫长的讲学生涯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丰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们华夏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孔子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教育活动,总结先人思想和经验。他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汲取其中优秀的教育思想指导现代的教学活动,为新时期的教育提高不竭之源。
(一)“有教无类”
梁启超曾说:任何思想都是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如果我们不了解体察过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我们都不能寻找到其思想的根本源头。为此,我们分析研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必须追溯到其历史环境和社会的大背景。
春秋时期,外部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诸侯国内部则是贵族阶层之间相互夺取政治统治权的内战,连年不断,礼崩乐坏。《春秋》中记载:242年,各诸侯国之间军事行动达483次,平均一年就有两次战争,贵族所关心的是维护其统治地位,并尽最大可能地扩大统治和剥削范围。与此同时,靡靡之风盛行,上层社会注重奢侈享受,尽情的对劳动人民进行剥削,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更无暇顾及长远利益的教育。学习会促使人的才智德行的进步,不学则会使人才智德行日渐萎靡堕落,社会从而走向衰亡,国家走向衰败。春秋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子弟是官学的主要教育对象,如果贵族不想学习,认为学习是不必要,那么官学的衰落也就成了必然。《毛诗.政风.子衿》曾记载:郑国逐渐衰败混乱不注重管理学校,学者四处分散,或去或留,而留下的士抱怨那些流散各地的士大夫造成了学校的混乱,而没看到其背后真正的原因。也就是了对后来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史现状的描述。同时“学在四夷”打破了贵族长期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教育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民间,从而一个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新教育组织形式——私学开始兴起。孔子的“有教无类”,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有教无类”源于《论语.卫灵公》,对该句的理解素来颇有争议。后人马融《论语注》中解释道:“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意思就是人贵在教育,没有优劣之分。可见,他们把“教”理解为“资教”或“见教”。而对“类”字,历代的智者贤达则看法不一,各抒己见。我们从孔夫子一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大致归纳出对“无类”的教学实践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广收门徒
《论语.述而》中记载“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悔焉”,其意思是:只要是诚心诚意的向我请教问题的,不分贫富贵贱和地域的差别,我都会给他的热心教诲。孔子的“有教无类”主要是针对当时“学在官府”的现状提出的,他积极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当时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孔子的学生中有贫困的子渊,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仲由;也有出生在商业世家的子贡;当然也不乏出身于贵族的敬叔和宋国的司马牛等人。那时就有人对孔子门徒冗杂表示不理解,产生各种疑惑。譬如在《尚书大传·略说》中记录了相关的一段对话,南郭惠子询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道:“贤能的人端正本身的品行以等待远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想要离去的不阻止。就像技术高超,品德高尚的医生门下病人多,良工之人弯木是一个道理,所以夫子学生较混杂。”弟子品格混乱,皆能兼收并蓄,并教之成才,这说明孔子胸怀宽广、教育技巧的高明善化。
(2)施教于君
在魏国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王肃的《孔子家语》中记载鲁哀公向孔老夫子询问治国之道。孔夫子解答说:“上天存在的意义就是努力不懈地化苍生万物,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努力不懈地处理国家政治事务,大地存在的意义即为快速地让树木生长。政治,就像土蜂把螟蛉的孩子变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迅速,普及教化就会很快取得成效,因此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得到人才。而培养人才则在于修养自身,修养道德,要以仁为核心。仁,是指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友爱,但爱护亲人即是最大的仁;义,则是指每件事都能做得合乎情理,而尊重贤人智者就是最大的义。爱亲人也需要分亲疏远近,尊重贤人也要讲究品级高低,这就孕育出了礼。”礼,是政治的根本,所以孔子提倡君子要不断的养性修身,升华自己。并且孔子曾经说过治理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度,就需要严肃认真地掌控国家大局并要严守信用,坦诚无欺,节省财务开支而又爱护自己的官员臣僚,招收百姓不要在农忙时节。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主要是对国家的统治者而言的,这是关乎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他从三个角度的对该问题进行阐述,即要求统治者公正严明地治理国家方方面面的事务,严格遵守承诺;节省开支,爱护官员;百姓应该避开农时等。这是一个国家的想要长治久安的基本原则。
从上我们看出孔子的教育目的便是想为国家培养更多有德性,有才能的“士”,以实现自己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和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所以孔子非常注重对当权者的教化与引导,努力塑造一个开明、仁爱的统治集团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大同。
(3)施教于己
孔子热忠教育事业,热爱研究和学习,拥有丰富的教学经历,看重德行修养和自我反省等。孔子弟子曾参说过“吾日三省悟身,为人某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省是提升自我品行修养的必经之路,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重要的法宝。endprint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是孔子自省和自我学习的具体体现。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关系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春秋时期,人们受教育的来源一般是口授或师徒的实际操作,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不断进步。同时孔子也主张知识的温故,根据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人生经历的不同感悟对知识也会有不同或更深的理解,从此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
孔子有学生三千,贤人七十有二,在战乱年代孔老夫子能取得这样卓越的成就跟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从春秋开始,孔子“因材施教”的观点便成为中国古代有识之士和教育家探讨的热点之一。“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心智、性格和能力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根据《论语》记载,孔子多次对同样的问题给不同的学生给于了不同的答案。例如:有一次子路前去问孔子:“遇到合乎礼制的事我们马上要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健在,我们应该先咨询他们建议然后在做出相应的行动。”而当冉求问到同一情况时孔子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告诉冉求应该马上去做。弟子公西华便觉得十分疑惑,问孔子为何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答案,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善于观察自己弟子,根据其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出相适宜的答案,促使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孔子因材施教除了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也表现在他对自己弟子天生资质的认知上。孔子说:“生儿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是一出生就有智慧的人是最上等的;通过后天学习而变得聪慧的,次一等;当感到困惑之后才去学习的就又逊一等;然而最下等的是感到疑惑之后还不去学习的。孔子将人的学习能力分为了上、中、中下、下四等,不同能力的人教育方法也应不同。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已下,不可语上也。”虽然孔子的思想中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他看到了人在认知本质上是有差异,承认了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孔子也承认自己不是最上等的,包括舜和大禹都不是,呼吁大家重视学习,也正是他“性相近,习相远”的本质所在。
(三)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具体体现了孔丘“学”与“思”辩证统一思想。意思是当我们忙忙碌碌的学习而不去动脑思考问题时则会变得迷惘、不知所措,然而只是空洞的思考问题而不去学习新的知识则会使我们身心疲劳、徒劳无获,必然也参悟不出其中蕴涵的真正道理。继而孔子主张,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多多鼓励他们坚持学思结合。
关于“学”,孔子所提倡是一种广义的学,凡是从自己从不知晓到了解,从迷惑到洞悉,从单一到多都是学习。孔子本人也是博学多才之人,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在周游列国时,拜师过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大家,吸收了众家之长。对于知识的学习,孔子首先推崇的是从自己的所亲身经历得实践中进修,反复论述“多闻”“多问”“多见”“多识”,强调学生要多与外界接触。并且思考也应该是建立博学的基础上,只有占有详硕的知识资料,思考者才不会像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才能探索出其真理。学习要勤勉,要集众家之长,思考则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辩证的看待问题,不盲信不盲从。
关于“思”,孔子对其的重视度绝不亚于“学”。
孔子提倡君子应有九思,凡是学问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参悟的才算自己真正学会了,“思”是建立在对知识实事求是的态度上的。当子路问孔子什么才是大智时,孔子教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便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这便是大智慧。《两小儿辩日》充分体现出了孔子对知识的诚实尊重、严肃认真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给予解答,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敷衍了事。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动学生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论语中有记载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官位得俸禄的方法。孔子对他说:“要多听,有迷惑的地方先自己留下来仔细思考,对其它没有困惑和质疑的地方的要严谨认真地说出,这就能减少失误了;要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自己思考,对其余的无疑问的慎重地实行,这就能减少遗憾了。谈吐上减少不当的言语,举止上减少不当的行为,官爵俸禄就在这里了。”多思考,对事物实事求是才可以避免自己不要的过错,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子路也说过我们要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理想,遇的不明白的事能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多考虑目前的状况,仁德就在这里了。这提醒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一味的强调知识的灌输,而要鼓励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敢于质疑。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学方法灵活,注重“以人为本”,其基本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著名论断与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理念是不谋而合,对21世纪的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教无类——促进教育公平
孔子广收门徒,使受教育者的规模大大提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发展。这对我们新时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何化人口压力为人口优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国义务教育普及,人民的文化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在边远地区,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教育的物质资源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城乡之间的教育落差较大。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政府可以多多鼓励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交流工作,尤其是鼓励支持偏远地区的学生到其他学校访学,扩展他们视野,提过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孔子周游列国,弟子三千,遍布各地。我们也可以学习孔子,提倡教师“走出去”的办法,使优秀的教师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服务,使更多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教师“走出去”不仅可以促进教师资源公平的问題,也可是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促进教师们的职业发展。endprint
孔子“施教与君”、“施教与己”其实质在于平等的看待受教育对象。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差异性的,这些差异往往表现在他们性格、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上。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不能以成绩划分三六九等,给他们“分帮分派”。教师的公平对待,会直接促使班级学生的团结友好相处,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而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心也会成为凝聚班级的强大动力。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传授给他人并使其学会思考的漫长过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使受教育者学会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缔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现代教育应意识到我们教育的主体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应善于听其言,观其色,真正做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差异,学会欣赏他们独特的见解和个性的发言,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其引导,做到积极发挥他们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使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以叶澜的影响个体发展的二层次三因素理论为基础探讨如何全面了解学生,如何对学习主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人发展的本质上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个体鲜明特征的过程,对人发展影响因素的分类首先我们不应该以因素本身的性质为判断依据,而应该以对人发展的影响性质为判断依据。叶澜将对可能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称为“可能性因素”,将对人体发展可能会由潜在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因素称为“现实性因素”,这两个因素是“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中又包含着三个因素。具体为可能性层次包含着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两个因素,现实性层次中主要是指发展主体自身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综上,则是我们对二层次三因素理论的一个简单解释。从叶澜的教育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是多样多面和多变的,所以我们教师需要认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
皮亞杰,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把人的身心发展分为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和特征。例如在前运算阶段(2-7岁)相当于我们学前儿童阶段,这时的儿童有会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和自我中心主义。在实际教学中,2-7岁儿童在学习时需要我们教师拿着具体形象、实际存在的物体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给他们的大脑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了解的可能。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善于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新知识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会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使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该年龄阶段的学生也会问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我去哪月亮也去哪啊?”“小花会哭”等。这些都是由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该阶段学生鲜明的认知共性,当然,我们也因该认识学生认知发展有快有慢。不能对所有学生持一个一成不变的态度。教师应该学习掌握这些教育规律,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时,促进他们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学思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可以理解为孔子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具体要求,成功的教学活动不是一种灌输的、单向的活动,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者相互交流反馈的双向活动。衡量教育的好坏或成败的标准应是学生的成长。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表层的书面知识,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我们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国道家学派里有“受人之鱼,不如受人之渔”的一讲,同样孔子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注重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而面对当代应试教育,学生只有超负荷的学习,课后作业,形式各样的辅导机构成了孩子知识强化的手段。“哈达卷”众所周知,参考答案变成了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受限,题海战术在强化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浪费了学生大量时间。现代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倡导学生“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观点,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三不迷信”、“三欢迎”其本质在于继承和发扬了孔老夫子的“学思结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实事求是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利于我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学习和思考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不可偏废。学习是我们进行思考的前提并为思考提供着原始依据,而思考是我们深入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并应该将其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阅读是在学习别人的智慧,吸取前人经验的过程,而思考则是形成自己的智慧。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的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管出自两千多年以前,但今天也不为过时,仍值得我们探究和扬弃。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孔子一些思想显出其落后性,但孔子教学方法灵活,注重“以人为本”,其基本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著名论断则更是值得后人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究。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交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与孔子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我们教师应该发挥主动性,让孔夫子优秀的教育思想能够紧密结合新时达的步伐和要求,推陈出新,在新的时代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学典藏书系丛书委员会.颜氏家训孔子家语[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2(232).
[2]杨雪舞,孔子[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10-02(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