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梅++林爱华++陈克华
摘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对于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提高农产品生产主体管理水平,提升职能部门监管效能,进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生产主体;福建南平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248-02
農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指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记录,建立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库数据进行管理,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形成覆盖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溯源体系[1]。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更是落实责任追究的重要途径[2]。从2011年试点建设到2017年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包装销售)的茶叶生产主体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主体全部纳入福建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经历了7年的实践。现对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追溯体系提供参考。
1 发展历程
2011年南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意见》,以农业生产环节为切入点,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形成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雏形。同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每年安排资金703 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建设[3],2011—2013年南平市共有7家农产品生产主体加入福建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
南平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政府资金支持下,2014年开始,南平市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至2016年底,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生猪和家禽等六大类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规范社共230家加入省厅追溯平台。2017年进一步扩大追溯范围,将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包装销售)的茶叶生产主体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主体全部纳入追溯平台,目前全市累计414家农产品生产主体加入省厅追溯平台。
2 发展现状
2.1 追溯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本着“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原则,采取培训发动、生产主体承诺、补助追溯设备等方式,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主体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通过追溯管理,生产主体能够对溯源信息进行记录、对风险控制点进行标识,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出售前各环节得到实时管控,实现农产品生产记录可查询,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部门能够即时了解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基本状况与产品溯源信息,实现生产主体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线上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线上预警;消费者能够即时查询所购买农产品的基本生产信息,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透明化,使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通过追溯监管信息平台,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电子化管理方式,督促农产品生产主体建立规范完善的生产记录档案,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现代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2.2 追溯制度基本建立
从2011年开始,福建省农业厅相继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 “信息发布制” “黑名单制”和“产地准出制度”等四项制度配套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3]。南平市积极响应并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同时,把追溯生产主体列入“黑名单”制度管理重点对象,加强日常监管,强化对追溯产品检验检测力度,确保南平市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2.3 追溯生产主体的公信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农产品生产主体实行追溯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增加了农产品生产透明度,提高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也提升了生产主体自身形象。消费者通过查询追溯产品,追溯生产主体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如顺昌县芦柑在北京市场由于提供了追溯管理与展示,追溯产品不仅供不应求,且批发价格也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产品,全县年出口芦柑逾3万t,主要销往俄罗斯及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既提高了产品质量、信任度和市场竞争力,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2.4 追溯管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生猪和家禽等六大类主要农产品生产主体带动下,辐射带动粮油、中药材、蜂蜜和桂花等闽北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主体加入省级追溯平台;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规范社带动下,辐射带动部分家庭农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及农产品配送服务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追溯管理。通过示范引导、推广带动,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不仅覆盖全辖区10个县(市、区),且带动一批农产品生产主体向生产规模化、管理先进化、产品优质化方向迈进,推动南平市农业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2.5 多部门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南平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部门有农业、商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管等。目前,除了农业部门外,其他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应积极探讨多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3 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主体对追溯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认识度不高,较多生产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追溯意识薄弱,对追溯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生产主体对追溯管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追溯制度该如何建立,采用“新办法”如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等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因此,主动申请加入追溯平台的生产主体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推广缓慢。
3.2 追溯管理常态化运行偏少
追溯管理主要依靠农产品生产主体实施,南平市现有农民合作社5 068家,农民合作社是农产品生产主体的主力军,当前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资金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三品一标”认证比重偏低。很多生产主体特别是农民合作社未安排专职人员从事农产品生产追溯工作,尚不能全面、及时做好生产记录,无法建立追溯信息库及传递系统数据[4]。加上生产基地建设不够规范,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较多的生产主体在追溯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等方面存在困难,出现追溯平台注册后停滞不动的现象。
3.3 追溯體系建设促动力不够
南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引起政府高度重视,采取资金扶持办法以加强追溯体系建设,但缺乏政策性扶持,未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追溯建设积极性。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是全程追溯的关键节点,是建立追溯体系的重要一环,当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市场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市场倒逼压力,严重影响追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制度不健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缺乏有力抓手等导致追溯体系建设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3.4 追溯链条对接不够紧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多个环节,贯穿“从田间到餐桌”整个供应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由相关部门分段履行,追溯工作也由多部门分头开展,形成追溯链条不对接、追溯信息不畅通、追溯工作不延续等问题,达不到及时果断地处置安全事件目的。
4 发展建议
4.1 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共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推行受生产主体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的影响较大[5]。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多渠道宣传,结合“3·15”、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生产主体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追溯意识,增强农产品生产主体社会责任感,让其主动开展追溯管理。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追溯知识,提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及消费意识,让开展追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应有之义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将有利于追溯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4.2 强化培训,增强生产主体信心
开展追溯管理业务培训,深入指导追溯管理理论知识、追溯平台系统操作流程、条码打印机安装与操作、数据信息采集等,让生产主体充分认识和理解追溯管理,消除对“新办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的畏惧心理,提高农产品生产信息管理水平,提升追溯系统运行实效。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规范生产过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做好农产品生产追溯管理的前置工作。引导生产主体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追溯管理示范基地;推行GAP管理,大力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建立与国外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出口竞争力。
4.3 政策扶持,激发建设热潮
在补助追溯设备和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制定引导性、优惠性和激励性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发展方向上采取政策引导,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对社会力量投入建设予以支持,鼓励互联网、金融、信息等行业发展追溯服务业。在工作机制上采取政府推动,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追溯建设,鼓励利用追溯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追溯农产品优质优价。对追溯实施主体采取政策激励,制定倾斜政策,把追溯管理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挂钩,与品牌认定挂钩,与农业项目扶持挂钩,激励农产品生产主体自觉做好追溯。
4.4 完善制度,提升运行实效
在四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追溯配套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的生产记录基础上,将产地环境、农事操作、产品检测、产品流向等方面列入档案管理内容,为追溯数据信息采集夯实基础。落实包装标识制度,强化产品认证,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依托品牌建设,逐步实现农产品包装标识,同步农产品信息流和实物流运转,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实行信用管理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纳入诚信考核内容,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考评管理,通过信用评价机制,推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加入追溯管理行列。
4.5 健全法律,构建长效机制
2016年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步伐,同时将出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地方性法规,如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构建一个完整的追溯法律体系,实现既有高等级的大法予以宏观统筹,又有具体的法规规章予以微观管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4.6 模块契合,形成建设合力
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6],系统规定各部门的权限,结合国情,农业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源头追溯,商务、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等部门有序推进。严格落实随货供证供票、进货索证索票的通查通识,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追溯信息衔接机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无缝对接,追溯模块有机契合。
4.7 培育新型生产主体,扩大追溯范围
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规范社、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包装销售)的茶叶生产主体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省级追溯平台的基础上,加大南平市964家家庭农场的培育力度,推进新型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追溯管理,扩大追溯主体类型,不断增加追溯管理规模总量。同时,支持农产品初加工、经营主体等申请加入追溯平台,扩大追溯范围,延伸追溯链条,最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
5 参考文献
[1] 曹庆臻.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发展观察,2015(6):31-35.
[2] 陈松,钱永忠,王为民,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与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1):50-52.
[3] 刘微,庄学东.福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初显成效[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43):44-46.
[4] 张居德,张婷.论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J].福建茶叶,2013,35(2):39-40.
[5] 田艳敏.试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127-130.
[6] 邢文英.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J].世界农业,2006(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