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秋
摘 要:卓越教師培养计划顺应了当今时代教师教育变革的趋势及国家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小学卓越教师在知识、能力、师德等方面表现突出,各方面优于普通教师,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小学卓越教师,应该抓好“职前——职后”两把手;建立“U-G-S”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本土化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标准。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师教育;小学卓越教师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42
小学教师要想成就卓越,除了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之外,还需要国家对于职前、职后培养的扶持和政府对于相关工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和相关制度的保障,才能促使小学教师奔向卓越之路。
1 国内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已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实施卓越教师计划。1987年,美国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日之教师》两份报告,旨在培养优秀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还专门成立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对优秀教师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澳大利亚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于1999年出台文件《21世纪教师》,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卓越教师培养机会的顺利实施。英国在2001年颁布了《教学与学习:专业发展战略》的文件,目的是为了促进普通教师向卓越教师转变;为了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师的发展,英国于2011年发布了《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教育政策文件。为了提高大学教师的教育质量,德国于2012年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到2013年,加拿大也开始推行卓越教师计划,旨在实现优质教学。
与国外相比,我国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较迟。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教育部联合行业协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培养创新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医生、卓越律师和卓越教师三大培养计划。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 13号)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2013年,教育部将“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作为工作重点。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因此,为了提高庞大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卓越教师的养成已然成为国内外迫切的需求。
2 小学卓越教师的内涵
笔者认为,要想深刻理解什么是小学卓越教师,首先要弄明白两个概念,即何谓卓越?何谓教师?
(1)卓越:剖析“卓越”一词,“卓”被释为超、超高、不平凡,“越”被释为度过、超出。《辞海》将“卓越”解释为杰出、超出一般。本文所提及的卓越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指的是超越他人,在师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较他人略胜一筹;另一层指的是指超越自我,在教育生涯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设立目标和实现目标,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能力。
(2)教师:根据《教育辞典》的释义,教师指的是“学校里承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智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任务的人员”。
综合以上两个概念,“卓越教师”实质上就是教师队伍的佼佼者。笔者参照国家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的界定,以及美国NBPTS优秀教师评价标准体系,将小学卓越教师界定为:达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履行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职责,在知识、师德、能力等各方面优于普通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的专业人员。
3 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策略
3.1 抓好“职前—职后”两把手
一名专业小学教师的成长必然经历两个阶段,即职前和职后培养。
第一阶段的职前培养是指教师还处于学生时代的教育培养。此时的教育培养主要有: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一套专门的培养体系,让学生掌握通识性知识、各领域知识和小学专业知识;第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实施“双导师”制,联合校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教学潜能。总而言之,职前教育的培养就是让在校的师范生具备成为小学教师的基本条件,为今后成为一名小学卓越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的职后培养主要是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首先建立师徒帮帮制,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着新入职教师,双方结成师徒,具体实施就是新教师观摩老教师的课,老教师对新教师的课进行点评和提议,为使新教师快速进入角色,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在成立校本研修小组时,要求新教师积极参与和加入,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然后,鼓励新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不惧怕学校的临时推门课,对上好公开课有信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成熟;最后多多给予新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观摩名师课堂,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与其他教师交流接触的过程当中,融合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缺点。总而言之,就是让新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中收获成就感,沉淀自己浮躁的心,扎根小学教育事业,促使自己迈步走向小学卓越教师的道路。endprint
3.2 建立“U-G-S”三位一體培养模式
这里所提及的“U-G-S”分别是指大学、政府和中小学。“U”字母就是代表大学(University),“G”字母代表的是政府(Government),“S”字母指的是小学(School)。小学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光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想更快更好地成长,必然要理论联系实际。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就明确提出“建立一种高校与地方政府、小学“三位一体”协同的培养新机制。”该培养机制,要求高校与地方小学建立良好并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高校一方带领师范生到该小学实习,小学教师则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到高校进修,培养在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要想高校和地方小学这样的合作关系得到长久的发展,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合理有效的合作体制机制,明确合作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确保合作双方合作的规范化,最终促进高校和地方小学长期的合作与发展。
3.3 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教师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直击教师的精神层面,能够冲淡教师烦恼放空自己,能够使教师获得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因此,在这样良好的文化环境下更加能够培养出卓越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对于教师职责和任务的真实写照。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传授知识,此外,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教师更多的精力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例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作业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小学教师劳心费神的问题,以至于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研究课程和提高自己。因此,要培养卓越教师,学校应适当“松松绑”,给予教师较宽松的工作环境,例如现在许多小学实行正副班主任制,由两位老师一起管理一个班级,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在处理学生事务之余,有富余的时间去研究、去学习、去阅读,最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对于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不能是静止不动的,不可因为教师的某一特长而只安排从教某一年级或者某一科目,而是要根据教师的特长选择岗位。例如:本该是音乐教师的窦桂梅老师,因为被学校挖掘出在语文教学上的潜能,才造就了今天的卓越之路;本该教历史的于漪被改教语文,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最后也造就了全国卓越名师。
小学教师的思想是流动的、活跃的,学校应据此创设一种教师思想互相交流、互相碰撞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小学教师提供思想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包括线上与线下平台,线上平台是指在网络上通过QQ、微信等方式组建交流群;线下平台主要是指在实际校园中进行思想交流。这样的交流不限年龄、不限领域,真正做到跨领域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3.4 制定本土化的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标准
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2月,发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主要内容是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这对于在校师范生来说,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则更加明确方向。那么,小学卓越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呢?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我国教育部目前并没有明确这样的标准,倒是美国全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提出了“五项核心主张”作为优秀教师评定的标准,并具体制定了各学科、不同年龄段优秀教师的评定标准,使教师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笔者认为想要培养小学卓越教师,应该制定一份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标准,但是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照搬照抄有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而是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蓝本,结合我国的教育发展情况,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土化的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标准,为小学教师在卓越之路上指明方向,明确自身与卓越教师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不断钻研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让自己往卓越方向靠拢。
4 结语
我国的小学教师队伍强大,但真正称得上卓越的教师少之又少,以至于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要想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出更多的小学卓越教师,不仅需要教师自身追求卓越的意愿,更需要国家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国家对卓越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应该抓好“职前——职后”两把手;建立“U-G-S”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本土化小学卓越教师专业标准,采取一系列培养措施,培养出高素质的卓越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毕景刚,韩颖. “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及实施策略[J]. 教育探索,2013,(12):108-110.
[2]马毅飞. 澳大利亚优秀教师计划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田京. 当代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研究[D]. 郑州:河南大学,2014.
[4]周春良. 卓越教师的个性特征与成长机制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杨晓,崔德坤. “卓越教师”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 教学与管理,2016,(09):9-12.
[6]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 新华网,2012-12-14.
[7]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 教育部网站,2014-08-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