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困境与对策

2018-01-15 23:05朱聪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

朱聪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全面与彻底的供给侧改革,服务经济建设的公共管理同样需要深入进行供给侧改革。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经济建设供给侧改革而言的,是在公共管理的新常态背景下,阐述中国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分析未来中国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中国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和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经济建设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困境与对策

新常态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热点词汇,引起了各方面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各自的背景下对新常态一词做了深入地学术解读,然而将新常态作为一个战略性概念的关键因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新常态的综合性阐述,这表明无论是经济建设领域、公共管理领域和文化建设领域的发展都要从新常态的角度去理解、探索自身的问题与对策。习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不仅仅是经济领域,包括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环境领域等各方面。公共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在进入新常态后无疑产生了许多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公共管理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首先分析新常态的核心内涵,从不同发展角度去解析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并且提出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着力加强运用最新公共管理技术手段创新、重建社会公共管理核心价值体系等在新常态下破解公共管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公共管理新常态的现实与理论意涵

“新常态”意味着与传统发展方式不同,打破了人们固定式思维模式的新的发展方式,并且是一种长期性、稳定性的态势。总的来说即是通过彻底性的变革,打破传统思维和模式后形成的一种新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主流媒体的话语中,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点关注,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常态做出了不同解读,主要为经济学领域,本文认为新常态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还包括公共治理新常态、文化体系新常态等领域。从不同领域对新常态进行解读,成为了我国进一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自“十一五”以来,由于国外金融危机冲击、出口增速放缓、内部经济结构失衡等原因,我国经济建设步入了一个“新常态”时期,供需关系失调,经济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高端供给不足、低端落后产能过剩,面对经济领域的新问题,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目标向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注重政策的效益、突出创新能力转变,通过加快促进国内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加速市场落后产业的出清,发展新兴产业,以此来推进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此外,应大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创新引擎驱动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新常态是我国新常态领域最重要的一环,实现经濟平稳健康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战略选择。

国家的公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民主制度和公共执行力的重要体现,自我国20世纪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公共治理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公共治理体系还是民间层面的自治体系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公共治理同样也迎来了新常态。相较于以前的公共治理,新常态下的公共治理体系面临更加严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运行压力,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公共治理制度和体系显得尤为关键,此外,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公共治理界线划分,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治理关系成为治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

蕴含于各个领域的新常态描绘出了未来中国公共管理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改革的蓝图已经跃然纸上,但是存在于公共管理领域的现实困境严重制约了公共管理改革的有效推进。

(一)公共管理体系与公共管理的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管理良好,这说明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从整体上说符合国家良性发展,但是实际当中,对比现代化的治理目标与治理体系,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进程仍然较为落后,需要从灵活性与治理体系角度着手,重点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基础;治理能力较弱,治理主体的结构性不合理,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的渠道较为狭窄。

(二)公共管理现代技术与实践手段的单一性

现代的公共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是指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大数据分析、数字管理、智慧政务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社会进行精细化、智能化、整体化的管理。我国由于幅员广阔,东中西部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样就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公共管理技术手段丰富,而边远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管理技术手段单一,仍然采用僵化传统的管理方法,造成了社会公共管理的缺失及公众信任缺失。

(三)中央与地方的顶层自上而下的关系困境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历来为公共管理的关键点之一,为了实现以此为基础的顶层设计改革,党中央实行了一系列的自上而下的体制与系统性改革,但是中央与地方之间仍然充满了众多无法协调好、沟通好的问题,对于利益的分配与供给仍然有许多矛盾。有些地方政府对中央的顶层设计改革不予以贯彻实施,主要由于制度改革的动力缺乏法律性的依据与支撑,进而在浪费了大量的政治资源的同时严重挫伤了民众的关注度。

三、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对策

经济新常态促生了经济领域全面彻底的供给侧改革,同样公共管理领域新常态也必须进行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

(一)着力提升公共管理主体的治理能力

首先,分清治理的主体范畴,分为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对不同层次的治理主体改革的治理能力也是不同的要求。政府着力要提升自己的行政职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共管理效率,规范组织的结构运行水平;社会组织要团结自身的力量,在社会治理中有自己的话语权,激发社会组织的监督和协同治理作用;此外,应该高度重视公众的现代化参与水平,拓宽民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渠道,发挥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民有效的参与到国家治理与自我管理中去。

(二)重点丰富公共管理的技术实践手段创新

创新治理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日常政务实践中,加大运用数字治理技术、大数据分析、智慧政务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地方政府应尽快抛弃以往的传统政务管理方式,接受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改革自身的公共治理思维方式,将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政务治理紧密结合,为现代化的公共治理保驾护航。

(三)积极实现顶层设计的制度与法律落实机制

所谓顶层设计改革是指自上而下的一种政治体制与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的改革。中央政府根据相关的治理体系与法律制度为基础,赋予地方政府充分的治理自主权,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身的公共管理模式,在法律框架内,构建网络化、制度化、现代化的治理模式,由以往的强力治理方式向未来的柔性治理方式转变。同时,设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纳入民意评价、企业评价、同级互评等绩效评估方法,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改革治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管清友,朱振鑫.经济新常态更需政策平常心[J].中国金融,2014(14).

[2]张再生,吴青云.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与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12(05).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4.

[4]邱海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J].红旗文稿,2016(03).

[5]孙亮,石建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6]公丕祥.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法治逻辑[J].法学,2016(07).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后勤管理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浅析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困境与策略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