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康正+王逸文
【摘 要】近年来,网络科技和移动设备飞速发展,特别是WIFI和4G网络的发展,使得手机APP广泛使用,大学生已逐步走入APP时代。本文通过对药学大学生网络舆情情况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手机APP如“两微一端”使用现状,研究药学大学生转载网络信息和网络发声情况以及探析药学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进一步思考APP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APP时代;药学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的本科大一到大五的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学(英语强化班)、药学(日语强化班)、药学(理科基地班)、药学(专升本)本科生以及药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中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试卷453份。参与调查的同学中:75.3 %的同学为女生,女生多,男生少;参与调查的同学中93.6 %的同学为本科生。
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调查问卷共有客观题20道,主要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药学大学生的手机APP特别是“两微一端”使用现状、药学大学生转载网络信息和网络发声情况以及药学大学生对网络攻击和网络暴力的看法。
(一)药学大学生手机APP如“两微一端”使用现状
在关于使用哪种方式上网的调查中,99.3 %的同学都表示平时会使用手机上网,由此可见,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第一主要方式。
在我们的调查中,98.7 %的同学的手机中有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仅有18.8 %的同学手机中有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等新闻类APP;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中,92.3 %的同学选择了即时通讯,66.7 %和61.8 %的同学选择使用手机APP上微博,QQ空间和百度贴吧以及了解时事新闻;43.3 %的同学会经常浏览微博、微信以及新闻客户端(“两微一端”),关注有没有新的信息,35.1 %选择不定期浏览“两微一端”,只关注热点信息,另外还有19.2 %的同学选择不是太关注,偶尔会上去看一眼,2.4 %的同学选择了从来都不太关注;43.9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两微一端”上比使用其他APP花费更多的时间,而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会使用微博、QQ空间以及百度贴吧等能够转载信息和网络发声的APP。
(二)药学大学生转载网络信息和网络发声情况
在APP时代,大学生已经不仅仅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同样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以参加问卷调查的药学大学生为例,虽然只有5.7 %的大学生选择经常通过手机APP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对时事的评论,但是有34.7 %和38.6 %的同学表示偶尔或者很少通过手机APP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同学们在网络发声主要依靠QQ空间发表说说(52.3 %),微信朋友圈发表动态(44.8 %),QQ空间评论(39.3 %),微博转发(37.8 %),QQ空间转载相关信息(36.2 %),微信朋友圈转载相关信息(34.0 %),微博评论(31.6 %)以及发表微博(28.3 %);60.3 %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网络发声尽可能全面了解事实,独立思考深思熟虑发表看法,22.1 %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网络发声是简单了解,随便说说,3.3 %的同学表示自己的网络发声需要看看大多数网友的评论,跟随主流,另外還有14.3 %的同学的网络发声全靠主观第一感觉,怎么想怎么说;对于药学大学生网络发声的目的,83.4 %选择为了分享感受,40.6 %则是为了与人交流,9.9 %则是选择网络发声只是为了单纯灌水。
三、调查结果思考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名药学大学生都会使用手机上网,QQ和微信等手机APP使用率较高,接近99%,但是大学生通过手机APP了解时事新闻的比例还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等主流新闻类APP,关注的同学还不到20%;大学生转载网络信息和网络发声主要依靠QQ,其次为微信和微博,大多数同学基于手机APP的网络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网络发声的目的大都是分享感受和与人交流,但是仍有部分同学网络行为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纠正;大部分药学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影响和伤害有一定认识,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网络暴力的严重性认识不深刻,或者曾经在网络上有过不文明或激烈的言论,甚至一些同学在遭遇网络暴力时选择了网络和现实中的“以暴制暴”,由此可见,大学生十分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推动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APP时代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重视手机APP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利用学生经常使用的APP开展工作。QQ和微信是大学生使用率较高的APP,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会采用微信推送公众号文章开展工作,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和日常观察分析,当今大学生QQ使用率较微信高,利用QQ空间转发文章在大学生中受众更广。其次,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学生以分享感受和与人交流为目的利用APP发布到网上,其他同学添加自己的想法进行评论和转发,如果评论的数目和转发次数较多,十分容易引起一场网络舆论。理性的转发和评论能够促进交流,但是非理性、随意的,甚至是恶意的转发和评论很有可能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甚至是引发网络暴力。再次,坚决抵制网络暴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行为法律意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在APP时代,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多多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手机APP提升自己,关注时事,获取知识。同时,理性上网,不在网络世界中成为非理性和未经证实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树立网络法律意识,抵制网络暴力,在APP时代,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龙雅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模式及其特点分析[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
[2]袁婧艺,林维国.浅析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暴力现象[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5.
[3]李欲晓,邬贺铨,谢永江,姜淑丽,崔聪聪,米铁男.论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J].中国工程科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