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立,浙江省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先后荣获全国小学科学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嘉兴市名教师等荣誉。他致力于儿童科学学习特征研究,两项科研成果获浙江省一等奖。在深入研究儿童“科学前概念”和“探究能力發展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理趣”交融的科学课,并获全国、省一等奖。应邀赴省内外执教公开课、讲座一百多场次,系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教师用书》编委,教材培训专家。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生忘记是在被教育,而不能像硌脚的鞋,时时让学生低头看脚、摸脚,巴不得把“鞋”脱下。找到适合学生的“鞋”,师生方能在“物我两忘”中共同成长。
二十年前的1997年,教了两年数学、一年语文的我第二次转行成为一名常识专职教师。对于这次转行,既有与喜爱的语文教学失之交臂的不舍,又有能与常识新学科共成长的窃喜。今日再回首,庆幸成为科学教师中的一员,虽然我的课堂不能再万般诗意,却让我学会了更深层次地阅读学生,反思自己,也让我的课堂多了一份对“儿童之趣”与“科学之理”融合的追求。
追寻遵从儿童天性的课堂之趣
现在回想,1997年领导让我再次转科,应该是相中了我能把全乡各村小的风琴修了个遍的那种动手能力。
第一个学期,本校教师听完《生物间的食物联系》一课后,都说:“不用说学生,你的课让我们也听得入了迷,常识课原来可以上得这样生动。”在教导主任的极力推荐下,县教研员来到学校听课,课后立即鼓励我承担县公开课的任务。
为了上好第一次县级公开课——《西双版纳》,我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设计方案,跑遍附近县区的电教馆寻找媒体资源,最后从平湖师范地理组刘靖老师处借到了录像。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西双版纳对学生来说很遥远、很陌生,一幅地图、几张图片满足不了学习需要,我要把学校新添置的放像机利用好,给予学生尽可能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农村的孩子是朴实的,两段穿插在旅游情景中的西双版纳风土人情影像,勾起了他们探索南国风光的满满欲望。由于学生缺少纬度概念,因此认识西双版纳的气候是一个难点,直接发问怕学生答不上来,直接讲授学生又会错失动脑的机会。冥思苦想后,我有了主意……课上得很成功,现任南湖区小学科学教研员的阮翔老师当年对我竖起了拇指,并用笔圈着听课记录悄悄地说:“这是见到的最巧妙的处理。”翻开当年用复写纸撰写的教案,见到让阮老师曾经点赞的教学设计:“前往西双版纳前,你应该准备哪些随身物品?A.雨伞、短袖;B.棉衣、雨伞;C.棉衣、皮鞋。为什么?”通过选择题,我将西双版纳的气候特征诱导出来,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几年后,当我在教育名著中见到“情景支架”四个字时,既有对自己误打误撞的巧合暗自欣喜,也有汲取更多教育学营养的渴求。随着教学经验的积淀,有一条朴素的教育原理越发清晰:遵从儿童的天性。儿童与生俱有好奇心,他们在玩耍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耍中发现和丰富自己。带着对儿童天性的追寻,我给自己立下了两条目标:一是把课上“活”,让学生喜欢你;二是把学生读懂,让自己亲近学生。
遵从儿童天性的课堂,必然需要真实的体验活动。参加浙江省优质课比赛时,我执教《热气球》一课,为了让“热气球”飞起来,尝试了十几种材料和方法。最终,当十多个热气球在教室里冉冉升空时,学生“沸腾”了。课后,时任省教研员章鼎儿老师评价道:“今天的课,仅凭着孩子们拉着热气球不愿松开手的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遵从儿童天性的课堂,必然要顺着儿童的认知规律前行。当课堂脱离儿童的认知规律时,需要从他们生活的原型中搭建认知的台阶。《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一课,学生对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观察目的不明确、活动浮躁。我坐在椅子上闭目将实验推演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想到了用“泡糖水”时“甜味分布”的情景,去激起学生想说、想试、想弄明白的学习兴趣。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在课后评价道:正是把孩子的学习愿望激发和诱导得这么到位,才促成学生的观察触及到了溶解概念的本质。
遵从儿童天性的课堂,必然要把繁难化作简单。为了解决《空气有重量吗》一课中存在的器材操作困难,我用了十年时间不停地研究,寻找一个个教学与学生间的脱节点和解决之道。我带着“它”从嘉善途经南国与北疆回到杭州,一路磨砺,一一解决。章鼎儿老师评课的第一句话说道:“大家知道我的要求很高,让我说一句肯定的话是很难的,《空气有重量吗》这节课我记不清听了多少节,上得最好的是谢小立这节课……”
课堂的欢笑触动我思考着两个问题:“是什么促成了课堂的精彩?”“在繁华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客观规律?”课一节节地上,现象逐渐被抽丝剥茧,道理开始浮现出来。我认为:“趣”是对儿童童心的尊重,是对儿童认知规律的尊重。当知识作为唯一的对象裸露在学生面前时,学生记住这些赤裸裸的知识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给学生造成的冲击只有痛苦。而“活动”和熟悉的“情景”却巧妙地把“知识”对象转换成了“行动”的对象。在活动中,学生探寻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学生与知识的关系似乎不是认知,而是一场好友间的游戏,知识被巧妙地隐藏,学生则在看似无意的环境中求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感情是愉悦的,获得的认知也是相对长久的。
探求凸显学科本质的科学之理
在课堂欢声增多的同时,我也不停地追问:学生的兴趣是源于浅薄的有趣,还是对解决问题、探求真知的向往和欣喜?科学课是崇尚理性与思维的学科,让学生用属于自己的感官去认知,从而获得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是教师最大的责任。
浙江小学科学网络研修QQ群的一次对话,触动了我对科学教学本质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天清晨,我习惯性地翻看着群中来自全国各地小学科学教师的留言,会话框中跳出了来自网名为“傲雪”的网友的一句抱怨:《水结冰了》这节课,温度计测出来水结冰的温度大多不是0℃,这课怎么上呀?群里有跟着一起犯难的,却有网友“烨君”道:“结冰和融化实验中出现这样的数据很正常啊,我的学生对此很高兴,因为终于发现了与书本不一样的结果。”当我上六年级的女儿得知此事,也兴奋地表示,她与同学每每做实验也都期望着出现与书本不同的结果……endprint
原来我以为的结果和成功,都不是学生内心的渴望,学生对未知的向往与追求,多么近似于科学家对科学的本质的探求。不少我们认为的好课,很可能是在竭力压缩学生思维的时空,很可能是在设“局”中“请君入瓮”,最终使得课堂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安全”地推进,容不下学生一个真的疑问,一个真的发现。作为一位科学教师,我再次告诫自己:科学得以升华为“真理”的代名词,不在于科学知识多么正确,而在于应用科学思想与方法探求真知的精神,这才是永恒的。当科学走入课堂,我们万万不能冷落了科学精神,让“实证”沦为验证知识正确性的辅助工具。万万不能沉浸在得出结论顺不顺利,学生记住了多少科学知识上,而忽视了触动学生用科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科学的头脑思考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探寻本质,并最终爱上科学的初衷。
为此,从2012年起,我与嘉善县的科学教师团队一起以《水结冰了》为蓝本,对“数据不支持结论”现象的育人价值和教学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专题研讨、教学比较等方法,在理论层面明晰了这些看似异常的数据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当遇见“异常数据”时,如何建构切合儿童“兴趣”与“思维”的学习策略,如何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知识与发现的真实过程,从而在目标层面强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追求。
在嘉善县的小学科学教师中,关注学生的教学起点、学习的深层特征成为自觉行为。我们设计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摆的研究》等课在省、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中亮相,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充分认可。近十篇阐述教学观点和研究心得的论文发表于《教学月刊》《科学课》等期刊。
今天,当我站上讲台,我的课少了花哨,多了朴实;少了催赶,多了等待;少了自己的激情洋溢,多了学生的静心思索。听课老师多次问我:“明明答案唾手可得,甚至已经有学生脱口而出,你为什么还是不疾不徐地引着学生分析、研讨、追问呢?”我总是这样解释:“因为我们的学生太‘聪明了!他们会揣测老师、会迎合结论、会等待答案……因此,我要千方百计不给这些孩子‘耍聪明的机会,逼着他们多想几个‘为什么,多想‘其他的办法。在充满了挑战和思辨的课堂中,学生的探究是‘辛苦的,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科学课需要培养‘智慧的学生。”
在科学课的殿堂里,我由青澀逐步走向成熟。面对孩子渴求的目光,我愈加明白教育的神圣,愈加明白遵从儿童天性与科学本质融合之路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理想与教学实践中寻找着那条最真实的教学之路。
(浙江省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314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