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项鱼
2014年10月20日《奔流》复刊
2014年的金秋十月,我在三门峡作协主席杨凡的带领下,来到了省城郑州,参加《奔流》杂志的复刊仪式。
20日早上,我和杨凡主席来到了河南省文学院,参加河南文学界这一盛大的文学盛会。我和杨主席提前赶到,走在文学院的大院里,感受一下文学的气息。
二楼会议室的签到处,我和杨主席签到以后,领到了印着“奔流”的手提袋.,封面是红日高照,大河奔流,气势浩荡里面有《奔流》复刊号。旁边还整整齐齐的放着一些河南作家的新书,有樊国新(凡人)的《金钱天问》、冯自海的《悟苑》等,还有一些地市级、县级作协创办的文学艺术刊物,有长垣县作家协会创办的《蒲公英》等。我手捧着散发着墨香的新书,一股暖流袭上心头,我沉浸在着浓浓的书香里,这份美妙不言而喻。
在走廊上,杨主席看到了散文大师王剑冰。我们提出要与他合影,王剑冰老师微笑着答应了。第一次见到大作家,我仔细地看了又看,他温文尔雅,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亲切平和。一位女士还拿出了王剑冰老师亲笔题写给《奔流》复刊的书法作品“奔流大河. 复还惊涛 .中原拍岸”,洒脱大气,别具一格。经过杨主席的介绍,我结识了那位女士魏惠玲。
此时此刻,在文学院里,是文人的相聚,是艺术的呈现,是美好的绽放。各位作家盛装出席,步入礼堂。
会议开始,主席台上,郑彦英、邵丽、郭克迪、苗树群等领导就坐,聆听了领导们热情洋溢的讲话,给予作家们鼓励和支持,顿时会场里气氛温馨,有一种大家庭的氛围。
会议结束,我们合影留念,站在文学院的台阶上,尽管秋雨潇潇,但是作家们满面春风,让自己融入这个大家庭里,顿觉得暖意融融。
在告别之时,文学院的领导们一再嘱咐:“文学院就是各位作家的家,到了郑州,就尽管过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车子缓缓驶出,我一次次地回望着,不舍离去。
我手捧着《奔流》复刊号,2014第一期,总第233期,创刊于1957年1月。打开目录,查看栏目:奔流故事、小说坊、散文界、诗苑、报告文学、文坛新论、编辑心语。真是墨香四溢、爱不释手。我迫不及待地阅读着文学大家的文字:郑彦英的小说、廖华歌的散文、马新朝的组诗、李佩甫和杜永化的报告文学、王巨才的文艺评论等等。
我品读着每一个文字背后的美好情感,感受着《奔流》流淌在心里的优美旋律,享受着《奔流》这个温暖的空间,使我陶醉其中,如在梦境。
2016年6月1日奔流研修班的深刻记忆
今天回到灵宝,但是我的思绪还停留在中原水城睢县,那份美好的记忆将伴随着我,在文学的追梦路上。
当我翻出2016年奔流研修班的学习笔记,又一次欣赏着各位文学大师的签名留言。李佩甫老师的笔迹清秀委婉;“种植声音,传播文明,2016年5月28日。”王剑冰老师的笔迹洒脱流畅:“我喜欢灵宝,我曾在灵宝铁路中学实习过,对那里的风土人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2016年5月29日。”乔叶老师的笔迹就像一幅国画,布局讲究;“最慢的是活着,2016年5月27日。”李炳银老师的留言:“文学使人愉快与明敏!” 单占生老师的留言就是他的手机号。
我仔细阅读自己的课堂笔记,在电脑上整理记录,当我看到郑旺盛老师的课后总结,热情洋溢,总结到位,诗歌一样的语言,忍不住复制粘贴到我的日记里:乔叶印象:郑旺盛总结如下,她有一颗质朴而诚实的心,她对文学充满了純净如水的渴望和信任,从不愿辜负文学的担当和责任,她的创作始终朝着天下苍生,直至人性和人心,苍茫岁月刹那变化,在她的文学生涯中,她以女性作家独特的思维和思想,细腻和深邃,还有那闪烁着那无穷的才华,曾经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光耀文坛的经典作品,并以《最慢是活着》摘鲁迅文学奖,以文字的力量构建了属于她,也属于文学的最精彩的世界。
李佩甫印象:郑旺盛老师课后小结 ,文学之神是如此地眷顾勤奋的独具个性的写作者,让李佩甫老师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语言天赋的作家,让他的文学才华喷涌而出,蔚为壮观。文学给予了他艰辛和曲折,更给予了他崇高的荣誉,让他登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从小说的语言、结构、叙事,到文本创新、价值取向和对人物的把控,李佩甫老师都做了最恰当、最有益的解析,他以“新”“真”“深”三方面的文学解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为我们展示了作为文学大家的文学功力和可贵品质。
王剑冰说,散文的本质,实际上是要求人的本质,要求散文作家的本质书写。只有探寻到真正的答案,才能让我们的散文写作回到最本真的状态。散文写作不能循规蹈矩,要想法转弯抹角,不走正路,真正另辟蹊径,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修炼还需要注意长点心眼,一个好的作家要养成自觉地习惯,会学习,会积累,会运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