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思考

2018-01-15 09:52魏澄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福建

魏澄荣

[提要]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在促进福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创新动能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福建农业现代化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只有从科技创新入手才能找到有效破解途径。要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动力机制,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补齐农业科技短板,促进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福建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9日

一、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福建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以科技为支撑的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鼓励涉农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在种业创新、农业设施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强化协同创新与产业应用,加强福建省农业科研院所与基层农技推广站联合,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依靠良种创新、农机农艺结合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可持续发展技术,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选育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生猪、禽类品种,建成6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等30个农业新品种通过国家审(鉴)定。育成一批适应机械化生产、设施化栽培的优质稻,在低甲烷高淀粉水稻育种、水稻产量调控生长因子、菠萝基因组、海洋生物抗菌肽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开创性成果;培育现代种业企业,建设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深入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缺失环节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向绿色循环方向发展。

(二)加大对外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坚持“引进来”。加强农业引智引技,补齐农业科技短板,引进现代农业建设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把农业产业集群招商作为主攻方向,加强与国内外500强企业的对接,提升农业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融资方式,做大农村电商平台;二是推进农业“走出去”。利用福建农业资源和技术等优势,拓展农业国际合作领域,参与国际农业开发,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三是不断深化闽台科技合作。与国家基金委联合设立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每年吸引一大批台湾科学家开展项目联合攻关。建立12个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及30个闽台科技合作基地,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台湾创业园孵化基金,在平潭设立海峡两岸青年(光华)创新创业基地。推进闽台渔业产业园、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县和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建设,引进推广台湾农业良种及先进适用技术。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近年来,福建省出台财政税收、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创业培训等支持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创业创新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二是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管理流程,简化管理环节,赋予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支持农业科研机构按规定自主聘用科研辅助人员;三是构建创业创新公共平台。放活科研机构、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搭建农民创业创新平台。从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科研院校专家中,筛选培养一批创业辅导师。鼓励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

二、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福建气候优势明显,山海资源丰富,生态优势突出,人文优势独特,农业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虽然近年来福建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

(一)全省农业发展仍然主要依赖资源和要素投入,生产经营分散、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要,农产品质量水平、品牌美誉度等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仍然偏低,造成农业竞争力弱、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目前,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進步贡献率不到60%,远低于发达省份。

(二)从事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仍然较弱,劳动者整体文化技能素质不高。目前农村中,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年轻人,大多进城务工或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了,从事农业劳动和生产的多是老年人和妇女;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较少;相对于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数量少而且规模小;科技创新资源有待整合优化,科技创新平台有待进一步搭建。

(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尽管出台数量众多的科技优惠政策,但一些政策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落到实处。科技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有待加强。县市科技管理机构弱化,农村基层科技工作普遍存在较大困难。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仍不畅,收益分配制度还需探索,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产学研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深入持久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一)以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撑。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驱动是关键,要着力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一要融合催生一批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突出发展物流业、休闲等多方面内容的服务业,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探索农村产业融合新模式、新机制。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农产品加工新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二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驱动”的要求,加快产业要素集聚融合,推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三要促进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在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方面,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开发满足科技创新所需的金融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农村开展科技创新。要构建包括天使基金、担保资金和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等在内的覆盖创新链条全过程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金融服务体系,破解“产业旱地”困境。

(二)以管理创新促进融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使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注重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协调性。一要补齐农业科技短板。要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集中优势力量,加强种业等基础性重大农业科技的联合攻关,为区域性重大问题解决提供综合性技术方案。鼓励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加强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鼓励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着力突破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技术。二要补齐物质技术条件支撑方面的短板。加大力发展农业种养业新技术和适宜装备,加快健全农业生产装备技术体系。推进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三要补齐人力资源方面的短板。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全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的新型农民队伍。

(三)以制度创新创造体制机制保障。良好的创新生态能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科技短板,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激发科技机构和人员内生动力,促进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提供有力保证;二是健全农村创业创新体制。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创客服务平台,推动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探索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三是完善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建设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信息化、产学研一体化和智能化平台,推进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蓉.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科技支撑[J].中国农村科技,2016.5.

[2]李娜.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5.

[3]龙云凤,任志宽,郑茜,郑芬芳.创新型经济的系统路径理论及广东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6.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福建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福建医改新在哪?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