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烘
[摘要]“一带一路”是一种引领国际合作模式与发展的创新计划,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开放。“一带一路”战略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出发,在传统的基础上,为我国经济的建设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任何发展道路都离不开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同样需要高级智力的支持,但在同时也培养出了相当一部分的技术人才,在各个领域发展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也在继续扩张,汽车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在技术型汽车人才的培养上需要加强相关的建设体系,做出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一带一路;技术型;汽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10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4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来说是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机,它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增长点,也让很多企业很多行业得到了大繁荣。现如今,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势如破竹,其销量已遥遥领先,目前的汽车销量已达到世界第一。在汽车业大发展的时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汽车行业急需相关的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已经提上日程。本文研究的就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关于汽车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我国汽车产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口口相传,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疏通一遍,再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这种授课方式延续了数千年,但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课堂上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取。更有的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集中进行大班授课,忽视了有的学生并不感兴趣,导致上课过程中消极代谢。
(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学历普遍成为社会应职的敲门砖,学校在师资建设上过度重视学历水平,忽视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些高学历人才只知道照本宣科,很多事情都没有亲身体验过,很难想象在教学当中是否会对学生带来误导。
二、国内外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
(一)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汽车的销售量虽然位居全球第一,但汽车产业的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仍存在很大漏洞,急需整改。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缺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且劳动力普遍不足,這都制约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开始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都在寻求整改的方法策略。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手段,使得该行业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更是需要会服务、懂技术、善营销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超群的人才。
汽车产业是我国迅速崛起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汽车产业最需要的就是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应该在高校设立汽车行业的本科专业,为此行业输送相对口的技术人才。这样既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也能促进汽车产业的创新。要培养一些具有较强的专业意识、有创新素质、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才。开设汽车行业的本科课程,是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技术与技能兼备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汽车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都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法律意识等比较匮乏。企业在职工当中,教育水平也相对比较低,据调查研究表明,技术管理人才的学历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初中水平,接受过培训就业的还不足企业职工的一半。另外,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整个汽车产业都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不足的现状。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开展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固定为产业输送人才。如华南理工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其实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也相继开设课程。这些专业的开展都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让我国的新兴产业后继无人。同时专业的开展,也是为了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通过所学知识造福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分析
国外教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更加注重实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把动手能力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并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安排学生的实践课程。国外的汽车服务人才培养有四大基本模式:一是美国的CBE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法国的两年工程师预科及三年的专业课,三是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结合,四是德国的企业主导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在世界舞台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也就说明外语越来越成为现在汽车领域人才的必备技能,因此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是企业创造力的源泉和保证。当然,汽车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人才培养模式要保证适用于当今社会,且有利于企业和学生今后的发展,要切实可行。学校是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改革模式的好坏在进入市场之后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就对高校老师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老师要如何培养学生课程的发散性思维,和学校的深层改革模式都是要提上日程的。“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就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道路上,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实践改革体系是这个社会所需求的正确发展道路。
三、应用型汽车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教育模式改革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要的大批国际化人才,在世界各国合作交流的平台当中,也是一个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人才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开拓性的平台上,更能认识到我国现有技术人才的不足,关于人才的培养,是一定要扎实落实到位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涉及到了70个国家地区的40多种语言,想要顺利开展工作,前提是拥有语言卓越的翻译家,只有通过了语言关,才能开展接下来的工作。所以不管是汽车产业还是我国的其他产业,都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光是语言类人才,高新技术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的汽车服务业大多延续传统的发展模式,这就显得单一,且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市场,要加强校企合作,把“产、学、研”相结合,根据不同企业的所需现状,有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运营体系,通过这种创新实践的方式,促进当地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创新型人才还可以参与到科研成果的研究当中,把研究成果转化成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新的生产力,并带动当地的科研事业进入新的高度。这样能保障企业更加稳固的发展,也让更多毕业生找到人生价值。从本质上讲,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是生产,而最终是要把学生输出到社会这个大市场当中,理所应当的,企业就是学校的市场,而学校就是企业的资源创造者。新的人才改革模式就是学生按要求修完在校课程即可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承认,也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
“一带一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呢?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多元化的技能。其实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专业与企业相融合、个人与团队相融合。只有把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正确融合起来,才能为企业建设洒热血,实现目标。
人才培养要具有前瞻性,正确分析未来汽车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加大培养力度。所以高校就要承担相应的教书育人的责任,要言传身教,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人才稀缺的原因,以及急需什么样的人才。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我所用。
(二)課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任何时代都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汽车服务业也要与时俱进的完成建设,这就需要学校的专业课程做出相适应的修改和完善。要本着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原则,满足社会的需求,要把专业课和基础课程打扎实,搭建一个有利平台。本着现在的创新性战略、开放性原则,对整个汽车制造业进行全面改革和系统优化,把学生的就业当做首要前提,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根据汽车行业的课程做一些适当的改革,按照行业的需求更新课程,最终实现课程上的大融合。把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合,把课本教育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但在改革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汽车发展的道路,听取高校和毕业生的意见,在取得一系列数据之后根据国内外的汽车技术、专业特点等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双赢。在课程改革上主要分为三个大步骤:一是正确认识到汽车人才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制定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认真修改设置高校课程的教学标准大纲;三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相关的专题研究。
(三)政策保障和机制保障
企业需要合适的高素质人才,而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所以企业和高校要密切合作、主动合作。必要时候还可以借助国家的相关政策,关于校企合作的规范管理。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不但要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开展新的方面。如定期组织学生到生产基地参观建设,体验到企业的生产程序,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或者聘请企业的高管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座,解决应聘和就业的问题等等。利用政策保障和机制保障,打造中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行业、学校、政府、企业的多方合作,共同献言献策,培养真正适应“一带一路”需求的技术人才。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关于培养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迫在眉睫。在面向世界舞台的平台上,汽车产业需要一批有思想、有知识、有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有着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干精神,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