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初探

2018-01-15 09:29温昌斌马莲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6期
关键词:国家语委名词委新词

温昌斌+马莲

摘 要: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对审定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审定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审定理论研究大致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审定工作政策及战略研究。全国科技名词委可以借鉴国家语委、国家标准委开展理论研究的模式,根据自己的特点,进一步摸索、完善开展审定理论研究的模式。

关键词:科学技术名词,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术语学

中图分类号:N04;C04;H0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6.001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vocabulary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effect on the practice in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vocabularies, and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NCTST)has made a number of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this aspect.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vocabulary is broadly divided into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pplied theoretical research,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work policy, and strategic research. CNCTST can use the way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carried out by Chinas State Language Work Committee and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for reference, according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explore and improve the way to develop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vocabulary.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vocabulary,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terminology

科學技术名词审定既包含审定实践,也包含审定理论研究。编纂、审定科学技术名词等工作,是审定实践。为做好审定实践而进行的理论研究,是审定理论研究。审定理论研究对审定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审定理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审定和公布科学技术名词的权威机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理论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全国科技名词委该如何开展审定理论研究?至今尚无人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笔者拟对此做初步探析。

一 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理论研究的成果

我国有些学者和有关机构,特别是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由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起草,征求了广大名词审定专家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以下简称《原则及方法》),是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还有类似的文件,比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10112—1999《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与此相比,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则及方法》有诸多突出之处。比如,有专门的条款规定了科技新词定名与发布、规定了科技字母词的定名,尤其是对“科学技术名词”下了定义,使之与“术语”区分开来。

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术语工作 词汇 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给“术语”下的定义是:“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

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则及方法》给“科学技术名词”下的定义是:“专业领域中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指称,即科学技术概念在语言中的名称。”

该定义可分为两段进行解读[1]。前一段立足于概念的性质,参照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术语工作 词汇 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中“术语”的定义,给“科学技术名词”下定义——“专业领域中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指称”,使得“科学技术名词”的定义与“术语”的定义关联起来,便于对“科学技术名词”和“术语”进行区分。术语是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指称。科学技术名词是专业领域中概念的指称,它指称的概念既包括一般概念,也包括个别概念。

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名词,确实包含了个别概念的指称(即专名),如:《语言学名词》收录了学派名,《中医药学名词》收录了书名、人名,《天文学名词》收录了星名,《世界历史名词》收录了战争名、条约名。

因此,“科学技术名词”所指的范围大于“术语”。

后一段定义——“科学技术概念在语言中的名称”,立足于“名”,而且,能与《原则及方法》中的定名原则关联起来:“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应确定一个名称为正名(规范名),其他为异名。异名主要包括‘全称‘简称‘又称‘俗称‘曾称”。

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出版的“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对审定理论也有一定的探索,比如《中国术语学概论》[2],该书专门列了一节讨论“新词审定原则及方法”。

有的分委员会也对审定理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比如,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医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3]是其审定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全国科技名词委与黑龙江大学共建的术语学研究所对名词审定理论也有较多的研究,编撰出版了《术语编纂论》[4]。

除了上述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外,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审定政策和审定战略研究方面也有一些重要成果,如制定了《科学技术名词体系》,用来指导名词审定实践的开展。

二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的内容

名词审定理论研究包括哪些内容?“科学技术名词”与“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一致,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虽然跟术语学研究有很大重叠,但并不完全一致。科学技术领域中,有很多的专名,比如科学研究对象中那些独一无二的客体的名称、科研机构名称、科技文献名称,甚至外国科学家的中文译名也需要审定,也需要进行理论研究,以达到规范统一。

笔者以为,名词审定理论研究内容广泛,可大致分为名词审定基础理论研究、名词审定应用理论研究、名词审定政策和名词审定战略研究。

1.名词审定基础理论研究

名词审定基础理论研究是指对名词审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性内容进行研究。

名词审定工作中,有些基础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比如,什么是科技新词?

《原则及方法》给“科技新词”下的定义为:“国内外近年出现的代表新概念、新理论、新物质、新技术、新工艺等范畴的科技名词。”这个定义通俗易懂,但实际工作中,操作起来会有麻烦,因为定义中的“近年”与“新”都具有模糊性。

全国科技名词委现在的名词审定工作分为两块:传统意义上的按学科开展审定的工作(笔者称之为非科技新词规范工作)以及科技新词规范工作,为探讨科技新词工作,笔者曾撰文探讨科技新词规范工作与非科技新词规范工作的区别[5]。

學界对科技新概念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如图1所示),原因有二:一是新概念本身就还没有成熟,在逐渐变化之中;二是新概念本身成熟了,但学界对该概念的认识有个过程。

新概念成熟了,稳定了,进入了已有的概念体系,且学界对此已经认识清楚了(图1中的B点以后),那么,科技新词就转变成了非科技新词。

笔者以为,如图1所示,从理论上讲,OB之间为科技新词规范工作阶段,B之后为非科技新词规范工作阶段。若能在B点附近及时给新概念定出中文名称,效果将最好。

因此,笔者以为,处于OB间的科技名词,即为科技新词。不过,实践中,这种理解依然不好操作。所以,科技新词的定义,需要进一步探讨。

2.名词审定应用理论研究

名词审定应用理论研究是指为完成名词审定实践,对名词审定实践中应使用的原则、方法、途径等进行研究。研究方式有二:一是将名词审定基本原理在实践中运用而推导出原则、方法、途径等;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新的原则、方法、途径等。

《原则及方法》是应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我国名词审定实践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名词审定实践工作是与时俱进的,作为名词审定实践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原则及方法》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因而,《原则及方法》的修改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应用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现行的《原则及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关于专名的审定原则及方法,需要丰富和明晰。现行的《原则及方法》3.2.1.6款规定:“正文中一般不收录人名、机构名。对于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人名、机构名,可收在附录里。”对于理工科而言,该条款是适合的,但对人文社科而言,就不合适了。理工科知识体系中,几乎没有人名、机构名,人文社科知识体系中,却有很多人名、机构名。

此外,内涵定义的模式,不仅仅是种差加属的模式,还应有其他多种特殊的模式。种差加属的模式,是以学科的完备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太完备,系统性不强,比如中医药学和中国古代史,其名词定义若用种差加属模式,就不太容易。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朱建平研究员曾撰文指出:“中医有的概念表达不完全符合形式逻辑,因而适合于大多数科技名词作内涵性定义的‘种差加属方法,在此就不适用了。”[6]

审定实践会反作用于审定原则及方法。比如,审定实践成果的媒介形式,影响着审定原则及方法。以前审定成果(公布的名词)以图书为主、科学技术名词数据库为辅,现在正朝着以科学技术名词数据库为主、图书为辅的状况转变。在图书中查询与在数据库中查询是有区别的。因此,审定原则及方法必然会有所变化。

关于术语标准化,国家标准委有十多个文件,比如:

(1)GB/T 16785-2012 术语工作 概念和术语的协调。

(2)GB/T 19100-2003 术语工作 概念体系的建立。

(3)GB/T 15237.1-2000 术语工作 词汇 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

(4)GB/T 10112-1999 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

全国科技名词委类似的文件只有《原则及方法》,存在制订新文件的空间。

3.名词审定政策和名词审定战略研究

名词审定政策和名词审定战略研究是指对名词审定政策和名词审定战略进行的研究。名词审定政策是指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关机构为保证名词审定工作有效开展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等。名词审定战略是指为开展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名词审定工作而做出的总体规划、制订的总体工作体系。

全国科技名词委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开展审定实践所依据的《科学技术名词体系》是基于现有学科、现有学会、现有研究机构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展过的学科等因素而建立的,是一个比较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体系。但随着审定实践的推进,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比如,有的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实践,在二级学科层面重复了。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本是一级学科哲学下的二级学科,因为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实践先开展,所以,哲学名词审定实践只好放弃自然辩证法名词。由于哲学名词和自然辩证法名词都存在于或将存在于同一个科学技术名词数据库中,不影响查询,所以问题不大,只是在审定实践中,要注意相应的两个分委员会之间的协调。

有的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实践,缺失了二级学科。比如历史学名词审定实践是在二级学科层面开展的,开展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历史(外国历史)、中国近代史等二级学科的名词审定实践,缺失了史学理论等二级学科。已经完成审定并公布的一级学科层面的语言学名词,也缺失了二级学科心理语言学等。

有的新兴学科或领域,比如术语学,不能进入全国科技名词委现有的《科学技术名词体系》,该怎么办?这种情况下的新兴学科(领域)如何来开展名词审定实践?

笔者认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实践是为读者(或查询者)服务的,最根本的体系应该是知识体系,有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名词体系。学会也好,研究机构也好,只是工作依据,不能成为读者(或查询者)查询科学技术名词的依据。从全国科技名词委目前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实践来看,人文社科的名词体系,应该细分到二级学科,审定实践应确保重要的二级学科不缺失。比如,语言学名词审定实践缺失的重要的二级学科应该尽快补上,历史学名词审定实践缺失的重要的二级学科也应该开展起来。此外,还要有空间留给那些不能进入现有《科学技术名词体系》的新兴学科或领域。新兴学科或领域的名词审定实践比成熟学科或领域的名词审定实践更为迫切。

三 开展审定理论研究的模式

《国务院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国函〔1987〕142号)》指明:“审定、公布各学科名词,是该委员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那么,跟审定、公布有关的工作,如编辑、理论研究、宣传推广,是不是该委员会的职责,该函并没有说,那就要看全国科技名词委自己的规定了。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章程》可看出,全国科技名词委将这些任务也作为自己的职责。

在讨论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展审定理论研究的模式之前,我们先看看国家语委和国家标准委开展理论研究的模式。

1.国家语委开展理论研究的模式

国家语委开展理论研究,有以下三种模式:

(1)设立研究机构

设立了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该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研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7]。

(2)与高校等单位共建研究机构

笔者从国家语委科研机构网获悉,国家语委已经与高校等单位共建了19个研究机构,分为语言资源研究、语言规范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语言能力研究、语言智能研究等五类[8]。这些研究机构名称、成立时间、依托单位见表1[9]。

(3)面向全国设立多种类型科研项目

国家语委面向全国设立了多种类型的科研项目,从国家语委科研网可知,国家语委科研办根据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需要和国家语委科研规划,制定年度项目指南,适时公布。国家语委科研项目主要用于支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重点支持语言生活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支持对语言文字事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支持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国家语委科研项目主要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项目、委托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3~4年;重点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2~3年;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委托项目研究期限由国家语委科研办视任务情况确定[10]。

2.国家标准委开展理论研究的模式

国家标准委开展理论研究,有以下三种模式:

(1)设立研究机构

设立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该院主要开展标准化发展战略、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和标准体系研究[11]。

(2)设立专门的理论研究委员会

国家标准委下设的“全国术语与语言内容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名“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订、修订术语标准化的原则和方法等。

(3)与高校合作开展研究和培养人才

2015年10月,国家标准委与清华大学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标准化合作的战略协议》,以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拓展标准化专业教育、加强標准化人才培训、推动标准化科研创新,促进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12]。

需要指出的是,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特别强调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7—2018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27号)规定:“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标准化相关研究机构,大力培育标准化科研人才。探索建立企业和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标准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市场化机制。”

3.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展审定理论研究的模式

跟国家语委和国家标准委相比较,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开展审定理论研究的模式上,有以下特点:

(1)限于历史原因和机制体制等条件,全国科技名词委没有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全国科技名词委下设的事务中心开展了一定的审定理论研究。

(2)全国科技名词委没有设立专门的理论研究分委员会;全国科技名词委有些从事审定实践工作的分委员会,比如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本学科名词审定理论进行了研究。

(3)全国科技名词委与黑龙江大学合作共建了术语学研究所,共建机制可以进一步明确。

(4)全国科技名词委没有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科研项目,而是通过定点、委托的方式设立了若干科研项目。

笔者以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可以借鉴国家语委、国家标准委开展理论研究的模式,根据自己的特点,进一步摸索、完善开展审定理论研究的模式。全国科技名词委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必须坚持以下三点:

(1)审定理论研究要与审定实践相结合,两者互相促进。

(2)就像开展名词审定实践一样,名词审定理论研究也要培养和留住专职专家或能较长时间兼职的专家,他们是名词审定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

(3)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审定室要起引领作用。

在开展名词审定理论研究中,发挥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审定室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承担名词审定实践工作的专家,都是兼职的,名词审定实践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兼职专家几乎无暇系统学习名词审定理论,也无暇进行审定理论上的系统思考。所以,事务中心审定室专职人员应该成为审定理论专家,进而培训兼职专家,对兼职专家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引导兼职专家找出科学的合乎审定理论的解决办法。这项工作,应该是事务中心审定室最核心的工作,因为只有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完成好国务院交给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任务——审定、公布各学科名词,并将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出版的名词书,与大百科全书、《辞海》等辞书区别开来,为国家、为社会发挥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由于审定理论研究专业性极强,而且一定要与审定实践相结合,目前很难找到其他单位来百分之百地代替事务中心审定室完成审定理论研究工作。所以,事务中心审定室一定要重视审定理论研究,不仅自己要研究审定理论,而且要引领别人研究审定理论。

目前,全国科技名词委全国委员主要是由分委员会推荐的,由于这些分委员会几乎都没有时间进行审定理论研究,且全国科技名词委尚未成立专门的审定理论研究分委员会,所以,各分委员会推荐的专家,几乎都是审定实践专家。希望全国科技名词委能不拘一格,吸收适当数量的造诣深厚的名词审定理论研究专家进入全国科技名词委全国委员会,以推动审定理论研究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马莲.“术语”“名词”“名词术语”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9):119-125.

[2] 刘青.中国术语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朱建平.中医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6.

[4] 郑述谱,叶其松.术语编纂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5] 温昌斌,王乐.科技新词规范工作与非科技新词规范工作的区别[C]//刘青,易绵竹.术语学研究新进展.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6] 朱建平,王永炎.加强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之我见[J].科技术语研究,2005(1):16-19.

[7]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简介[EB/OL].[2017-09-20].http://yys.moe.edu.cn/74/jianjie.htm.

[8] 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介绍[EB/OL]. [2017-09-20].http://yyzk.shyywz.com/ltt/center!listCenterPage.do.

[9] 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地图[EB/OL]. [2017-09-20].http://yyzk.shyywz.com/ltt/center!centerMap.do.

[10] 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申报[EB/OL]. [2017-09-20].http://www.ywky.org/kyApplication.aspx.

[11] 中國标准化研究院介绍[EB/OL]. [2017-09-20].http://www.cnis.gov.cn/bzygk/byjs/.

[12] 马磊.国家标准委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J].中国标准化,2015(11):18.

猜你喜欢
国家语委名词委新词
学者聚焦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2011
—2015年国家语委课题立项现状分析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第14次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语委“十二五”重大招标项目:“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顺利开题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