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光是为了给患者治病,还要把健康理念传播到群众中,推行健康中国战略。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就医院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典型经验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
“科普要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说。该院倡导让医学健康科普以更亲民的面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该院通过表达方式创新,把科普从简单的一篇文章、一场讲座,转变为形式新颖的情景剧、音乐剧、动漫、现场演示产生碰撞和融合时,枯燥、晦涩的医学常识变得简单、有趣。
比如,该院拍摄的《袁勇翔你到底为啥死乞白赖要她去洗牙》科普音乐情景剧,将背景设定在颇具湖南特色的《我是歌手》决赛舞台,通过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医生袁勇翔与其女朋友围绕洗牙的争论,将大众对洗牙的误解在一唱一答中诙谐幽默地娓娓道来,该情景剧在国家及各省市级比赛中荣获多项一等奖,并应邀在2018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总结暨经验交流上进行展演。
据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培春介绍,该院内分泌科是“全糖尿病健康管理示范单位”,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工作,并且形成了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我们每天都有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健康大讲堂,每个季度举办一次糖尿病教育学院的活动。切实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为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河南省人民医院成立糖尿病专科联盟,目前有30多家医疗机构加入到这个联盟当中,联盟遴选出具有宣传教育能力的讲师,到河南省18个地市的县乡级、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使基层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同时,医院自主研发糖尿病管理系统,拍摄了10部关于糖尿病健康科普的微电影,免费发送给基层机构和患者。
发布会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达医晓护”健康科普团队负责人王韬介绍了“达医晓护”医学科普团队的实践经验。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达医晓护”,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下,由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200多位临床专家为主体组成的,把科普主题实践和科普学术研究融于一体的纯公益医学科普品牌。“达医晓护”在内容上是医务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医学科普文字、漫画、音乐或视频作品,73位专家轮值主编,平台和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都是医护人员用业余时间完成。创办两年来,累计推送作品达1400多部。
“达医晓护”团队提出“科普学术化”理念,主张把科普与医、教、研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医学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王韬说,近年来,“达医晓护”已获得30项国家级、省部级、校局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科普研究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医学传播学”的学科构想,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设了医学传播学选修课,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挂牌成立“医学传播学教学示范点”,还在中国医师协会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医学传播学专委会”等。这些成果或多或少给医务人员带来了物质或荣誉等方面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