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

2018-01-15 10:48:08宋英慧陈军胜
税务与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盈余事务所会计师

宋英慧 ,陈军胜

(1.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 吉林 长春130117; 2.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70)

一、 引 言

随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证券市场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的视角,政策制定者制定的应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相关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萨班斯法案(SOX)颁布后,上市公司会逐渐舍弃应计盈余管理这种方式,进而选择规避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因此,从应计盈余管理拓展到真实盈余管理视角,探讨我国审计市场是否通过审计收费或者审计意见等行为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做出反应,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些年,国外已有文献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Sohn (2011)对比了萨班斯法案颁布前后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1]Herda等(2014)则采用访谈法对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Amin Ghanbari等(2014)则延续了Herda等(2012)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审计收费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德黑兰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检验。[3]在国内,李留闯和李彬(2015)研究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即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审计费用的决定以及是否更换审计师的影响。[4]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模型主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针对当前证券市场的问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此外,本文区分国际“四大” 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受到真实盈余管理的具体影响,这是国内文献鲜有涉及的。通过这种区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审计市场中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注程度和反应程度,进而对整个审计市场的规范起到启示意义。

二、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涵义及手段

与应计盈余管理的探索相比,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显然要晚很多。从Schipper (1989)等到Roychowdhury(2006),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经历了一段模糊的探索时期。Schipper(1989)从投资的角度解释真实盈余管理,其研究结论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改变报告盈余而操控投资时点的一系列行为[5];Healy(1999)则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诠释,其研究结论为:真实盈余管理就是构造真实交易的系列活动,而构造的目的是企业管理者为了诱导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业绩的判断。[6]而Roychowdhury则对真实盈余管理做出了权威性的解释。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盈佘管理作为盈余管理的一种方式,是指那些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旨在误导至少一部分利益相关者,使其相信特定财务报告目标已经通过正常的交易活动实现,而这些偏离的经济活动并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即使这些活动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业绩目标。[7]近几年国内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宁亚平(2004)指出,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应计项目盈余操纵实现,也可以通过构造真实的交易活动来实现。[8]吴联生(2005)则指出,运用会计手段,利用准则漏洞来改变公司报告盈余状况被称为应计盈余管理或者披露管理,而有目的地构造一些会影响企业盈余并且管理者可以控制的真实交易活动则为真实盈余管理。[9]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目前大部分学者都认同Roychowdhury的观点。

Cohen (2008)研究发现,萨班斯法案(SOX)颁布后由于会计规范和外界监督的完善,风险的增强和成本的加大造成上市公司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上市公司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必然选择规避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10]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充斥于企业,严重损害了企业的长期价值,对投资者的决策也会造成困扰,从而扰乱了证券市场环境。

真实盈余管理实现手段更加灵活,也更加具有隐蔽性。主要包括:(1)过度生产和异常销售。过度生产是指企业为了降低产品当前的成本而有意扩大生产的规模,当产品实现销售时,营业成本降低,销售利润就相应提高。异常销售是指企业采用不正常的促销方式,使今后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转移到本期,暂时性地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这样会造成企业未来销售的减少。调整酌量性费用即从可操控费用的调节对盈余进行干预。(2)控制资产转移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预期目标无法达到时,如果管理层面临各方的压力或者为了个人利益,就会选择不顾企业的长远利益,随意转移资产。(3)操控融资活动。当企业的股票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或者企业的股价被低估时,管理层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会选择通过回购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等行为进行操控。

(二)审计费用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根据美国会计学会1973年的定义:审计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系统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去获取证据,包括经济活动的证据、经济事项的证据,以及把证据与会计准则的既定标准进行对比,最终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传达这个过程的结果。审计费用就是对于这个过程所支付的报酬,它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审计产品成本,即在审计过程中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证据所付出的费用、最终出具审计报告的费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支付给审计人员的工资报酬、外勤费用、资料费等。二是审计的风险成本。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会评估预期损失,包括诉讼损失的预估成本和恢复声誉的预估成本。三是事务所的正常利润。国外按照审计项目预期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收费,细化到小时数。我国则不同。我国以政府定价模式作为基础进行收费,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两个法律作为收费依据。当然省级财政部门和物价管理部门对收费标准也会进行一定的干预,基础标准的制定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商。

Simunic对于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构建的经典审计定价模型,也概括性地说明了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维度: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预期潜在风险。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时主要考虑的是三个部分的成本:即审计生产成本、审计预期潜在风险、事务所的正常利润因素。在此,审计生产成本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审计复杂程度。[11]因此,审计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即被审计单位规模方面的因素、审计复杂程度方面的因素、审计预期的潜在风险方面的因素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因素。

(三)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1.根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分析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根据现行的审计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以看出模型细化为三个方面的影响。在实际执业中,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声誉、保障事务所的经营安全和可持续经营,往往会提前确定审计的风险水平。在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采取进一步措施,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对相应审计项目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审计中可以接受的最高的检查风险。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乘积的评估越高,审计中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就越低,相应地在审计活动安排中对于该项目的资源分配和时间安排就需要更多。真实盈余管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安排造成影响:一方面,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被判断为提高的情形时,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检查风险,这就需要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或者措施,进而带来时间成本和资源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真实盈余管理各种手段的使用会影响相关会计科目的审计难度,进而影响审计师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审计师为了应对这些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必然会运用各项措施比如增加资源的配置,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等。

2.从诉讼风险的视角分析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Amin Ghanbari(2014)等认为,真实盈余管理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带来诉讼风险。[3]当上市公司存在真实盈余管理时这一诉讼风险将会膨胀,注册会计师发现企业存在真实盈余管理时,对诉讼风险的评估往往会提高,因此很可能会通过增加审计费用来弥补这一风险。不仅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影响审计的复杂程度,诉讼风险同时也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真实盈余管理会影响审计费用的决定,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越高,审计费用越高。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费用水平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

(四)对比“四大”和非“四大”审计收费受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不同

1.从审计技术和审计质量的差别分析

在中国审计市场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成立的时间更久,在资本的积累、客户的数量、事务所的规模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多年的审计经验也使其审计水相对较高,因此,其更有可能发现和衡量被审计客户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在确定对审计客户的收费水平时必然把这一影响因素考虑进去。

2.从公平议价能力的差别分析

目前我国审计市场上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单一,营业收入基本来自对被审计客户的收费,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性更强。即使掌握了真实盈余管理的衡量技术并发现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与被审计客户对审计收费进行谈判,而更多地是按照平均市场价格或者低于市场水平收费。而基于品牌价值提供的保障,国际“四大”则对于客户议价能力较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真实盈余管理对于审计工作以及风险的影响,从而作为审计收费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

3.从对于声誉和品牌的重视程度的差别分析

对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公信力和业界口碑是其比较看重的部分,如果其审计过的公司出现问题,将对事务所在执业形象上造成极大的打击。因此,国际“四大”会更加慎重考虑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且落实到审计费用等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受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大,反应更加敏感。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数据均是从国泰安数据库筛选和下载的。其中计算真实盈余管理需要的数据来自公司的三大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收录的审计报告;控制变量的数据则取自国泰安数据库收录的企业财务报表和附注。另外,本文还在巨潮资讯网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查阅部分数据进行补充,并通过抽样交叉复核的形式对数据进行了检查。

2.样本选取

为了从实证方面验证上文提出的两个假设,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将数据经过如下的筛选过程:(1) 由于计算真实盈余管理用到前2年的数据,因此在筛选2013年数据时,需要进行两个步骤的初步处理:第一,对比2011年上市公司的代码,剔除2012年新上市的公司数据,采用同样的方式剔除2013年的上市公司;第二,剔除2012年和2013年退市的上市公司数据。在筛选2014年数据时,需要剔除2013年和2014年新上市的上市公司数据以及2013年和2014年退市的上市公司数据。(2)剔除ST上市公司的数据。(3)金融保险业的性质和特点有别于其他行业,在计算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指标时需要很多变量,而且金融保险业中经常缺失数据,无法进行正常的计算工作。因此,剔除金融保险业的数据。在计算应计盈余管理时需要分行业计算相关系数,对数据需要做好分类工作。(4)剔除计算相关变量缺失的上市公司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的筛选,最终得到样本数据3372个,其中包括2013年158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2014年178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主要选用Excel2007、Eviews7.2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模型的构建

我国著名审计专家伍利娜(2003)提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对于审计费用的研究均采用Logistic模型。[12]最常见的是:

LnFEE=β0+βiXi,t+ΣβkControls+εt

该模型首先对被解释变量即审计费用取对数;并在模型中加入所要研究的影响因素,即解释变量;模型还控制其他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即控制变量,几乎所有的文献都会控制被审计单位的规模等企业特征;控制审计复杂程度,包括存货等因素;控制事务所的因素等。本文同样采用这一模型进行检验。

基于理论分析及Logistic模型,构建第一个研究模型,基于模型代入相关数据进行回归,检验上文提出的假设1是否成立,从而用实证的方法解决第一个问题,即真实盈余管理能否显著地影响审计费用:

LnFEE=β0+β1REM+β2DA+β3SIZE+β4SUBS+β5INVREC+β6BIG4+εt

(1)

基于第二个假设的理论分析和Logistic模型,参考李留闯、李彬(2015)[4]的研究方法,构建本文的第二个多元回归模型,用以检验假设2:

LnFEE=β0+β1REM+β2REM*BIG4+β3DA+β4SIZE+β5SUBS+β6INVEREC+β7BIG4+εt

(2)

(三)变量的选取与解释

1.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LnFee: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只有一个,即审计费用。按照Simunic(1980)等的实证模型设计的方法,为了更接近正态分布,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费用取自然对数。

(2)解释变量:

①REM: 借鉴Cohen(2008)[10]、Sohn(2011)[1]等的研究,本文用REM表示真实盈余管理,计算公式为:REM=|R_CFO+ R_Prod +R_DISEXP| 。R_CFO为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R_Prod为异常生产成本; R_DISEXP为异常酌量性费用。

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计量如下:

Roychowdhury首先通过回归的方法,将来自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用CFO表示)构建成当期销售收入(用S表示)和收入变化(用△S表示)的线性函数,分年和行业进行回归。主要通过eviews计算出模型中各行业相应的系数,再分年份和行业分别计算出残差值,即为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R_CFO 表示:

在上述模型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分别是: CFOt表示第t年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来自现金流量表; At-1表示第t-1年的总资产,来自资产负债表; St表示第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利润表;同理△St数据也来自利润表,表示第t年主营业务收入与上一年,即t-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差额。

异常生产成本计量如下:

按照Roychowdhury的方法[7],与计算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样,构建生产成本与营业收入以及收入变化关系的模型,分年和行业进行相应回归,计算出每个年份各个行业的系数,进而求出相应的残差值,即为本文所要计算的异常生产成本,用R_Prod表示:

在该模型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分别是:COGSt为销售成本,来自利润表;△INVt为第 t年的存货变化额,可以用资产负债表数据计算;Prodt为第t年的生产成本,为公司销售产品成本(COGS)和存货变化额(△INV)之和;而St以及△St与第一个计算模型一样;△St-1需要对比前两年的销售收入之差,以计算出异常生产成本。

异常酌量性费用计量如下:

计量原理和前面一样,都是用模型计算出2013年和2014年各个行业的相应系数,进而求出残差,即为异常酌量性费用,用R_DISEXP表示:

该模型中,相关符号分别表示:DISEXPt为第t年的酌量性费用,Roychowdhury的研究认为其由销售费用部分和管理费用部分构成,为两者之和;而其他符号的含义与前面模型一样。

②REM*BIG4:区分对比国际“四大”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受到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具体影响或者说具体反应的程度,取真实盈余管理以及是否为“四大”哑变量的交叉项。

2.控制变量

本文的控制变量在借鉴Amin Ghanbari(2014)[3]的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参考了前人研究,并采用实证筛选的方法而最终确定,具体如下:

(1)DA:应计盈余管理。为了达到独立考察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盈余管理方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必须控制盈余管理的另外一种方式,即应计盈余管理。李留闯(2015)在研究会计师事务所风向决策时采用同样的方式设计模型。Deehow、Sloan和Sweene 对Jones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的Jones模型,本文利用Jones模型计算应计盈余管理。

(2)SIZE:资产总额取对数;SUBS:合并报表中子公司的数目。Simunic(1980)[11]等著名审计学者根据披露的数据研究得出公司规模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最终审计收费具有超过五成的解释力度。为了控制其对于本文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参考了前人的研究,将合并报表中子公司的数目SUBS作为控制变量。为了尽可能接近正态分布,已有文献一致对资产总额取对数。将这一要素纳入审计费用研究模型作为控制变量是目前审计研究普遍的用法。

(3)INVERC:存货与应收账款之和再除以总资产。Palmrose(1986)研究指出,存货由于其纯实物以及安放的特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重点监盘;应收账款由于牵涉第三方、坏账准备等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函证工作,因此存在复杂性和风险。[13]而SUBS同样具有类似的特征。国内学者邢立权和陈汉文(2013)[14]在研究中也这样进行控制。因此,本文选取该控制变量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4)BIG4:衡量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因素。由于品牌和规模等区别,市场上可以区分国际“四大”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前者取1,后者取0。这也符合国内审计研究设计的逻辑和惯例。

四、实证检验和分析

(一)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 各行业观测值及真实盈余管理统计数据

注: A=农林牧渔业、B=采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和水的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业、G=信息技术业、H=批发零售贸易、J=房地产行业、K=社会服务业、L=传播文化业、M=综合类。

表1是本文选取数据的基本情况,包括2013年所选取的十二个行业中每个行业所观测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包括2014年每个行业所观测的上市公司数量,并包含2013年真实盈余管理在所选取的十二个行业的均值水平和2014年的均值状况。表1反映的基本状况是:第一,2014年样本整体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比2013年的程度高,并且提高幅度很大。第二,各行业真实盈余管理状况存在差别且差别较大。第三,房地产行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状况严重,建筑业的状况次之;比较严重的行业还包括制造业,这与该行业中存货量等便于真实操纵的项目较多的特征有很大关系。第四,农林牧渔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远远低于整体的状况,社会服务业的程度也很低,这符合其行业特征。

表2 变量的基本统计描述

从表2可以看到真实盈余管理的一些基本统计数据:其中平均值是0.351,最大值为11.925,最小值为0.014,系统计算出的标准差为1.231。从这些基本数据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第一,真实盈余管理这种方式的确已经被管理层使用;第二,大体上看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第三,各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别。从表2我们还可以看到,DA的均值为0.062,远小于REM的0.351,说明后者的整体程度要高于前者,这也验证了有关文献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即真实盈余管理确已成为主要的调节方式,应计项目的调节方式进一步被舍弃。由此说明本文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时效性较高。

(二)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从Pearson分析的结果即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个别自变量相关性的程度来看,最高的是总资产取对数(SIZE)和子公司数目(SUBS)之间的系数,为0.399,并不相关;而相关系数最低的仅为0.001,相关性极其低,如DA与BIG4。第二,整体的相关系数都没有达到0.5的相关性水平,接下来本文会通过方差膨胀因子分析做进一步检验。第三,从表3还可以看出,大部分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显著相关,说明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具有合理性;而本文的研究主体,即真实盈余管理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是与审计费用相关的,预期符号为正且显著。本文接下来会对模型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即回归检验。

表3 Pearson系数

注:***、**、*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水平。

(三)方差膨胀因子分析(VIF)

从计量的角度看,方差膨胀因子的数值越大,说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共线性越严重,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说明模型构建不合理。通常的判断为:一般当0

表4 多重共线性检验

(四)回归结果与分析

表5显示的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回归的R2为0.468,调整后R2为0.467,Prob(F-Statistic)检验为0,说明本文的第一个研究模型拟合情况良好,整体显著。DW值为1.82,接近2,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回归结果中,真实盈余管理的系数为0.015,数值为正,并且P值为0.029,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与假设1相一致,即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影响审计费用水平;在控制前人研究的变量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越多地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操纵盈余,注册会计师就越有可能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这与我们前述文献以及理论分析的情况一致,假设1得到验证。

表5 模型一回归结果

注:*、**、***分别代表相关系数在0.1、0.05、0.01水平上显著。

控制变量方面,本文的回归检验同样得出:应计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程度高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且影响是显著的。

再观察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被审计单位的规模SIZE的系数为0.309,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进一步验证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最终收费,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合理。

合并报表包含的子公司的数目(SUBS)这一变量作为同时衡量企业规模和审计项目复杂程度的变量,相关系数为0.005,正相关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存货和应收账款占资产的比率这一变量,其系数为-0.162,影响为负,与预期的并不相符。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是否为“四大”对其收费水平有很大影响,因为可以说“四大”基本是品质保证的代名词。

表6 模型二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相关系数在0.1、0.05、0.01水平上显著。

表6是对假设2的检验。本文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交叉项,即REM*BIG4,用来衡量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幅度,考察存在同样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情况下如果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其审计收费水平是否显著偏高。实证结果显示LnFEE与REM*BIG4在5%的水平显著相关而系数为0.193,说明在我国审计市场上,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客户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反应更加敏感。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审计风险和诉讼风险的态度比其他会计师事务所都更加谨慎,且更加敏感地反应在审计费用中。这一结论的得出,也验证了假设2。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审计项目复杂程度和审计预期风险的视角论述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控制其他相关影响变量的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影响审计费用,真实盈余管理的状况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的决定因素之一。

第二,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决定审计费用时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情况,对真实盈余管理状况做出更大的反应;即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费用决策上受到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状况的影响更大、更显著。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外部监管者的建议。外部监督者应积极作为,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杜绝公司粉饰财务报告数据。防止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不当利益而与公司管理层串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抑制管理层过度重视盈余管理的行为,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夯实基础。同时,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标准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和规则施以约束。

第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本文研究表明,真实盈余管理不但会造成审计难度的增加,也会增加审计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收费时,应把真实盈余管理情况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以考量。同时,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意识到与国际“四大”的差距,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提高整体素质和审计水平。

[1]Sohn, B.C.Do Auditors Care About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ir Audit fee Decisions?[R].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11.

[2]David N. Herda, Thomas D. Dowdell, Jr.,Yongtao (David) Hong.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fees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J]. Advance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14,(12):251-285.

[3]Amin Ghanbari,Haleh Askarian,Mehran Matinfar.The Effect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on Audit Fees in Listed Companies in Tehran Stock Exchange[J]. Management Science Letter,2014,(4):2251-2260.

[4]李留闯,李彬.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影响审计师的风险决策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5):44-54.

[5]Schipper Katherine.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ting Horizons,1989,(3):91-102.

[6]Healy,P.M,Wahlen,J.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4):365-383.

[7]Roychowdhury.R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 335-370.

[8]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62-66.

[9]吴联生.盈余管理与会计域秩序[J].会计研究,2005,(5):37-41.

[10]Cohen.D.A.,Dey.A.,Lys.T..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 83(3): 757-787.

[11]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61-190.

[12]伍利娜.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3,(12): 39-44.

[13]Palmrose.Z.V.Audit Fees and Auditor Size:Further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pring),1986:97-110.

[14]邢立全,陈汉文.产品市场竞争、竞争地位与审计收费——给予代理成本与经营风险的双重考虑[J].审计研究,2013,(3):50-58

猜你喜欢
盈余事务所会计师
设计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0
设计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