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摘要】《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本文在阐述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以便更好的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施工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244-01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的主要课程,在该课程中主要是对建筑施工组织性的相关规律进行研究,将流水施工、网络技术、施工组织等融合一起,以此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一、《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特点
(一)具备较强的综合性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在建筑施工时的组织方案,具体来说是建筑全面施工時应该具备的技术经济文件。其中包含施工准备、组织设计、按计划施工等,以便使得建筑施工能够处于较好的管理状态,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进度,最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课程涉及内容本身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课程知识,否则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该课程涉及建筑材料、构造识图、工程技术、造价等多个领域,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二)实践性较强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是建筑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内容,为学生从事实际建筑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该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该课程是学生未来从事岗位的重要基础。
(三)影响因素较多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性比较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课程实施效果影响因素比较多,会受到学生学习兴趣、思维特点、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一)微课教学的应用
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状,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仅仅是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本身积极性不高,另外加之教师的主导意识过重,最终导致学生被教学边缘化。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微课教学方法,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利用微课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课堂知识传授时由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讨论形式,对于课堂学习中还不能够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课下利用微课形式进行巩固,不断加深完善自身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利用微课提升学习效率。
(二)引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中注重引入信息化手段,教师要能够掌握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软件,并能够熟练操作,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对建筑施工的相关软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软件的功能和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到类似真实的建筑施工实践中,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为实际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案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与真实案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教学知识点融入到具体项目中,学生在具体案例学习中不仅可以了解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接触实际岗位工作,还能够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最为重要的是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真实案例分析,将知识进行具体应用,以此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案例进行分析时要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案例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此外,还要能够发挥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分析案例内容,在案例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系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引导,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案例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定位,分析解决,以此提升解决案例的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三、结语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由于其自身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便培养的人才适合实际岗位需求。在课程实施中要能够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案例学习中,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此外,还要能够根据教学需求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红霞.《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7(08):182-183.
[2]熊群英.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多维立体化教学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40-142.
[3]姚远.浅谈高职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05):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