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花
摘 要 《国像加工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关键词 《图像加工的方法》;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35-0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图像素材的特点,选取适当的工具完成一幅有主题的图像作品。(2)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的协作学习,初步掌握能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2)通过完成作品“印象宁夏”或“空巢老人”,熟练掌握椭圆、矩形选框、魔棒、套锁、移动和自由变换等加工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参与图像作品创作的态度。(2)能初步形成健康、合法地加工和交流图像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能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制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2)图层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图层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师生共同欣赏神奇的Photoshop作品。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图像的丰富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新授。提出任务:这节课我们使用Photoshop软件加工以“印象宁夏”为主题和以“盼——子女回家”为主题的两个作品。
【活动】[任务一]小组讨论,观察老师提供的源素材与合成后的效果图,问:合成后的效果图如何加工而成的?
要求:主题“印象宁夏”:A、B、C、D列学生讨论,4人一小组。
主题“盼——子女回家”:E、F、G、H列学生讨论,4人一小组。
【组间交流】主题“印象宁夏”,选两名学生作品展示,主题“盼——子女回家” 选一名学生作品介绍。分别进行自评,其他同学和老师点评。
两个主题各选一个小组介绍合成后的效果图所运用到的加工方法,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抠图技巧。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的协作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能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选择相应的加工工具。(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
抠图技巧:
(1)套索工具:
套索工具:一般用来抠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或概略的区域。
多边形套索工具:适合用来抠边缘规则的几何图形。
磁性套索工具:它能够自动根据选图边缘的颜色,将选区线吸附在选定的颜色区上,适合抠颜色分明的图。
(2)魔棒工具:可以很快速的将图像抠出。作用是可以知道你点击的那个地方的颜色,并自动获取附近区域相同的颜色,使它们处于选择状态。
【讲授】[知识点拨]图层的概念、图层的操作方法和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方法。
图层的概念:通俗地讲,图层就象是含有文字或图形等元素的胶片,一张张按顺序叠放在一起,通过位置的排列就完成了最终的效果。利用三张粘有不同图片的透明胶片,将它们拼在一起,合成一幅图像,并调换先后顺序,说明图层的概念。
设计意图:(1)通过讲解和实物展示,说明图层的概念,突破难点。
(2)图层的操作方法分为: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3)图层的“不透明度”的设置:调整图层面板上的“不透明度”选项的值。教师演示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学会图层的“不透明度”的设置方法,突破难点。
【活动】[任务二]登录魔灯,下载素材,借助操作提示,使用Photoshop软件,A、B、C、D列学生完成主题“印象宁夏”的加工,E、F、G、H列学生完成主题“盼”的加工。
具体要求:
(1)主题“盼”:天空、小屋、夜空图片必须有,四位老人图片任选一张。
(2)主题“印象寧夏”:背景图必须有,其它图片任选2-5张。注意:所选图片要有代表性,合成后的图片主题清晰,整体布局合理,抠图效果好。
设计意图:能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运用相应的加工工具加工出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从而熟练掌握椭圆、矩形选框、魔棒、套锁、移动、自由变换等加工工具。
【展示交流】两个主题各选1-2名学生的作品展示,先自评,然后教师和其他同学点评。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制作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他人和教师提供的建议,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完善作品做铺垫。
教师拓展:创作作品时,应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利用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欣赏美并追求健康和谐美的事物。
【活动】[任务三]根据刚才老师和同学所提建议,继续完善作品,并提交。
设计意图:已完成的学生可完善作品,操作慢的学生可继续完成作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总的来说,完成的较好,各个环节都很完整且有序的完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讲课时语言的组织中有些过于繁琐不够精练,给学生提供的素材过于局限,虽然提出让学生自选主题,借助于网络搜集相关图片,并没有及时鼓励并辅导学生借助于网络搜集与自己主题相关的图片。未能实现网络作为学生辅助学习的信息平台。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