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

2018-01-14 03:13管世忠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方式目标

管世忠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如何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达到目标。本文探讨了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表明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在不脱离原则的基础下,提出更优质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合作探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07-01

一、前提与基础

(一)分组前提。按照合适的方式和不同的搭配,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只有把前提落实到位,才有可能用最合适的方式达到教学任务的要求。想要实现初步合作,以及更深层次的探究,需要先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兴趣,把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活泼,话题有讨论性,能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在现在的教学改革中,先分组再合作的模式,已经被很多教师利用。

(二)教学环境设置的前提。在特定的假设的环境中,去讨论新一轮的话题,激发学生研究的主动性,教师作为适度引导的角色,对合作探究模式十分有意义。在教师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利用的环境,这样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讨学习才更方便,也会有更直观的感受。而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把应该表达的观点说出来,经过一个班级的团队研究,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模式的效应。

二、基本原则

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会对教师实施的合作探究教学,产生强大的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主体性原则。在平时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多沟通和交流,更进一步地了解实际情况。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将学生的个性人格得到全面充分发展,才能有效落实教育的目标。教师授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来自于更新更优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由班级或者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学习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动摇。

(二)个性化原则。每个学生都具备不一样的特性,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同一件事物的表现上也有所区别。教师需要用平和的心态,更加耐心更友善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不同的情况教师应该加以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优点和长处,去完成既定的高中政治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应该有的成就感。只有教师积极地挖掘学生身上的不同潜力特征,才能收获除了教学目标以外的惊喜。

(三)激励性原则。传统的棍棒式教育,已经不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事实证明,对新时代的教育产生不了正面作用,反而会将学生激怒,引起更加恶劣的行为,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不了任何积极的作用。激励性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的,在很多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被多角度使用。教师擅长使用激励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变得更有创造力,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散性地思考问题。

(四)问题性原则。当今教学目标的内在原则,是让学生主动提出和思考问题,分组合作讨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把思考的过程告诉教师,而教师正好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把正确的合适的方式传授给每一个学生。高中政治课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必须先提出疑问点,再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求问题的最终答案。

三、合作探究的努力方向

(一)鼓励学生参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与学有效融合非常重要。这些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不会迷失方向,为学生创造学习的主动性,找到动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二)赋予学生选择权。对于学生来说,高中政治课较为枯燥,而作为老师,并不十分清楚最适合教学的方式是哪一种,以至于很难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授课。可以把教学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经过挑选后,一定会是最需要的,也是最能融合的。适合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并且教师将选择权交给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合作探究式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传统的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授课,在整个教学环境下,学生做不了学习的主人,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所以可以将教学设计交给学生,让他们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这样课程才会更加生动活泼有趣。

四、合作探究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创设。合作探究模式的建立,首先要求提出相应的问题,确定实施教学目标的方向。要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必须对思维能力进行创作式的培养,建设教学情景。这种学生的培养方法很简单,抓住好奇心和兴趣点,进行思维开放式的有效引导,不断促进学生主动发挥主体作用。

(二)组织合作学习的策略。高中政治课的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先分组再合作的方式,完成整个教学任务。但是这种活动不能只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应该及时加入和积极引导。教师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开放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合作式的探讨,从而解决形成教学目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三)明确师生角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的主要部分。教师负责有效引导,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构建者。教師进行创造性的假设,用合作探究的环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爱好,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学生用参与者的身份,完成最后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分清自己的职责,积极扮演不同角色,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赋予了新的意义。教学方式的及时创新,可以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成长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好合作探究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胡焕章.新课标下高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青春岁月.2013(08).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学方式目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