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伟娥
摘 要 兴趣能够让个体无需意志努力,便可以自觉积极的发起某种行为。作为学生,兴趣更是引发行为的本源动力。因此,教师教学应当尽可能多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对此,本文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趣味教學,为当前的初中生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初中生物;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087-01
一、构建民主关系,营造愉悦氛围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体地位,并且学生期待参与学习活动、展现自己学习成果,但是在多数课堂中,学生有忌惮教师权威,在相对严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敢于表达自我、唯恐出错。而这种认知和学习状态,也导致了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状况。对此,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积极的学习氛围是构建趣味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活动上,首先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建参与机会、探究机会和展现机会,让学生在民主课堂中不断的深化认识、增进体验。其次,教师允许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有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更要尊重学生,尽可能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塑造学生,让学生在表扬和强化的作用下不断进步。例如,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便可以设置问题导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你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吗?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随即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本环节,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是学生课余知识展现的机会,但是由于学生在课余学习中,其新知识的不系统和不完善,可能会存在某些错误。此时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尽可能多的给出艺术性的点评和激励,鼓励学生课下知识的积累,表扬学生积极的参与,也允许学生在此环节中出现的错误,进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随后,教学进入本节课的第一部分重点知识——细胞的分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细胞分裂直观图图,并引导学生根据直观的细胞分裂图试着说出细胞分裂的过程,说出细胞核、染色体等变化情况。学生在这种直观图片的引导下,可以大致说出细胞分裂情况,但可能并不完善。因此,教师教学不必过于急功近利纠正学生的错误答案,而是要给更多的学生纠正的机会,实现生生互评的教学氛围,学生的主体性被完全释放,课堂氛围更加浓厚,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
二、设置趣味性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学习参与
活动教学是新教育背景下对学生主体性发挥、增进学生参与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式。教师教学,应当以活动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在观看、参与、评价活动中,感知知识形成过程、体验新知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从而建立对初中生物的浓厚学习兴趣。例如,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动物行为的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明确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觉醒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在明确了这两概念后,为强化学生的认识、巩固所学新知,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自学活动,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并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1)课本中资料描述的各种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2)对比分析资料,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分析资料,说出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吗?通过以上问题的引导和学生在小组内的探究,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的差别和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展现自我。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参与课堂活动,并且在交流中能够自主得出问题的答案,更期待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趣味课堂得以构建。
三、引入实验教学,增进学生的期待感
生物知识的获得,多是由大量实验经验证得出的。因此,教师教学可以从现象的初步感知出发,引入实验教学,让学生增进对生物课的期待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更具兴趣。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由于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比较常见,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多的感知基础,但是缺乏整合性和系统性。对此,教师便可以在新课引入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铺垫大量感知基础: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为什么有的苹果在销售时还包着塑料袋?为什么萝卜放置时间久了会出现空心?通过大量生活现象的呈现,学生的兴趣被点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部分学生考虑到植物也会像人一样出现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消耗氧气。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呢?随即进入实验设计环节。最后,通过学生设计的对比实验,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整个课堂中,围绕着实验进行教学,学生的新知学习兴趣较高,新知的强化效果较好,教学有效性在实验教学的利用下也得以增强。
四、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中,趣味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的基础。作为教师,应当认清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现状,通过构建民主师生关系、设置趣味性教学活动和引入实验教学等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孙庆春.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
[2]付长寿.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