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娥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作者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热衷于教育,无悔于教育,以及对自己班级的管理之见。
关键词 不忘;初心;无悔;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080-01
30年来,记不清多少次和学生促膝谈心,安抚生气流泪及思念亲人的学生。虽青春不再,两鬓有些许白发,我却越来越感到充实。从小的立志,给我无尽的动力;不断地充电,给我的教育生涯再添光彩;不忘初心,让我的教育之旅无怨无悔!受舅舅的影响,我从小就立志想当一名老师,憧憬着在课堂上激情地讲课,课下和学生一起嬉戏玩要,行走在学生中间,那场面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啊!1988年,保康一中毕业的我,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开始从事这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农村中学一天上很多节课,早自习、上午、下午、晚自习,和学生一起共苦乐,真是披星戴月,我的座右銘是“我忙碌,我充实,我快乐”。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比喻教师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就是教师的奉献精神,我以能从事这份职业而感到骄做,同时也倍感珍惜,看到自己的学生经过自已的教育后一个个学习好、生活好,品德也变得更加优秀时,我无比欣慰。学生就像是一座金矿,本是一座荒山,通过发掘后却能爆发出无限的能量;学生也像一块玉石,本是一块山石,通过老师的精雕细琢,却价值连城。所以说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走上讲台,尽教书育人的职责;走下讲台,又能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希望能让学生在我的言传身教的氛围中活泼、阳光、健康地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虽然年龄不小,可管理经验仍然缺乏,面对刚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有时也感到手足无措。今年4月,学校组织了主题班会竞赛活动。七八年级的班主任都结合自己班的实际分别从习惯养成及理想教育方面进行了精彩地展示;让我受益匪浅。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班级工作。主抓常规训练,促进行为养成。七年级学生由于到新学校时间还不太长,加上长辈的宠溺,难免保留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开学之初抓他们的行为习惯,成了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常规管理方面,我将一日常规规划得非常细致,例如,将早自习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并准备好自习任务:第一段时间读背英语教材中的重点句子及文段,第二段时间背、记、听写已学过英文单词,并做到人人过关。早读活动有秩序,每天安排课代表协助老师做好督查及检查工作。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具体、合理的班规,尽量减少管理的随意性。课间有各组组长提醒组内同学准备好学习用具,课前有监督员提醒自己组内学生端正坐姿,唱着他们感兴趣的充满励志特色的歌曲等待老师来上课。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在反复强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确定班级干部,增强主人意识。我发现,在课间活动中,班干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该班,很多学生能够在班干部的监督指正下及时停止追赶打闹的行为。甚至有些班干部充当老师的小帮手,承担安排值日生擦白板,及时清理教室内的垃圾,提醒各科课代表收发作业及与老师做好沟通等任务。
班主任虽然经常在教室巡视,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多,但班主任的管理总会存在盲区,这个时候,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小助手能够填补这个盲区。在管理过程中,我尤其重视班干部的作用。在入学初,我就研读学生资料,并有目的地进行家访,选出几个有经验的学生担当临时负责人,或者用自荐等方式确定临时班委。通过班委会的试运行,发现班级管理人才。在最终选定第一届班委后,进一步明确职责,着力培养。
营造良好班风,创造积极氛围。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主任的核心任务。针对七年级新生,要让学生尽快融入新的集体,产生班级归属感、荣誉感,形成班级凝聚力。于是,我分别在上、下各学期每次月考之后,让每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分数,定出下一个月的月考目标,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学科;并让他们找出本班及平行班的竞赛对手。让学生有追求、有动力,为形成团结向上、乐学友爱的班风迈出第一步。在营造良好的班风时,还要注意细节。无论是学生课下的行为习惯、还是教室的卫生和物品摆放,都会影响班风的营造。例如,我班的墙上张贴有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光荣榜,让学生时刻对照自己。另外,清洁工具摆放有序,在无形中引导着学生形成有条不紊做事、规规矩矩为人的好品质。关注问题学生,促进全面进步。班级的进步在于每个学生的进步,我对班上每一名学生都给予关注。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会耐心纠正问题;对待调皮的学生则循循善诱,细致点拨。教授新课时,基础问题多次重复,采取个人竞赛、小组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给予学困生关心和帮助,在学习上耐心地给予指导。学生有了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犯了错误耐心教有,让他们时刻感到老师的爱护与关心,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可老师,进而逐步改正错误。工作中,也有不顺利的时候,可我心里明白教育是一门慢节奏的艺术。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教育是热诚的,慢慢地。”教育学生一定不能急躁,要慢慢来。学生就像那地里的庄稼,必须慢慢地长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所以对待学生,一定要耐心,要包容要鼓励,要给学生希望。“老师好!老师好!”从走廊到教室,从食堂到操场,到处都能听见学生们的问好,我很幸福,这一切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烦恼,此时,我很幸福,也很知足了,在家乡后坪的这片热土上,我已把人生最宝贵的28年时光奉献给了家乡的教育,心系家乡,不忘初衷。
虽然我没有华丽的衣着,没有骄人的伟业,更没有豪华的住所,我却无怨无悔地品味着幸福的教育生涯,因为学生与我最亲,有喜悦与我分享,为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做一名班主任,我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1]周仕东,辛万香.现代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