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指南》精神论幼儿前书写的身心准备

2018-01-14 03:13孙丽娜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指南幼儿

孙丽娜

摘 要 前书写并不是直接让孩子写字、练字,而是为幼儿将来写字、写作而做的前期准备。通过书写形式(绘画样式)的练习,向幼儿渗透有关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知识,帮助幼儿建立上、下、左、右、里、外等空间知觉,掌握前书写技能。

关键词 《指南》;幼儿;前书写;身心准备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064-01

前书写是指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它可以是幼儿自发产生、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在成人的引导下进行的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以下来谈谈幼儿如何做好前书写的准备。

一、执笔姿势要正确

家长们在孩子的绘画练习中,首先要注意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了。有一个相关的口诀:一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

首句中的“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緊后往下轻压,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

第二句的“指实”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紧贴靠实。“掌虚”是要求无名指和小指不可蜷回掌心,该姿势非常多,二指蜷回掌心,使中指失去托力,造成书写不稳状即掌心是空的。“腕灵活”是指手腕不能拿劲,要放松、灵活,以便在书写时运用手腕的运动而达到“巧”的效果。

第三句的“方向”是指笔尖和笔杆的方向,正确的笔尖方向一般应指向前方,而笔杆的朝向应是右后方。

第四句的“笔画轻重”是指书写时用力的轻和重,即让学生体会轻和重的不同结果。书写时用力轻则笔划就细,用力重则笔划就粗。要让学生知道在书写硬笔字时,用力是有变化的,遇到该细的笔划,如写点时下笔要轻,方可出现尖的效果,收笔时要用力要重,方可出现粗的效果。在上述口诀中,首句和第三句非常关键,其要领并不难懂。

二、写画姿势需正确引导

头正: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

身直:上身坐正,两肩放平。胸挺起,胸部与桌沿保持一拳的距离。全身要放松、自然;

臂平: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足安:两脚平放地面,与肩同宽。

三、字形间架结构的把握

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孩子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力和的空间知觉能力。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越是微小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而有时候这个时期被某种因素耽搁之后,它的发生时期还有可能会推后。在这一时期内,小蚂蚁、小石子、小豆子、小野花等微小的东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无比神奇,且又充满无限乐趣的。尤其是小蚂蚁,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来表现他对观察蚂蚁的热情。所以,父母这时候要放平心态,不要因为孩子观察蚂蚁而觉得那没有意义,也不要因为他数小花瓣而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这种对微小事物的细心观察,将对孩子心理的发展精细动作以及敏锐观察和比较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空间知觉的能力对于孩子今后了解和掌握字形间架结构也很重要。比如:正确的上、下、左、右、里、外等方位的把握等,这些也是可以在生活中设计一些小游戏,逐步熟悉的。结合《指南》中“教育建议”的指导精神,孩子书写的准备具体可以先从“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开始。比如: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其次,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可以帮助孩子把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他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当然,前书写的准备应该是由浅入深的。作为幼儿园小班的宝贝们呢,喜欢用涂涂画画来表达一个意思就好。而对于中班的孩子呢,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能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就好。而对于大班的孩子,除了刚才说到的两点外,还可以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或者在描红本上写写画画数字开始,进一步让他们感知、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好的孩子,也可以鼓励他们开始写画自己的名字等。

四、做好书写的心理准备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由此推之,当一个孩子老被成人说成笨孩子,他是不是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呢?儿童的心理发育、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辩识能力较弱,外界的影响(无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且,这种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固化作用越强,甚至会左右终生。贴标签时,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分析他的优、缺点,尤其要深度剖析缺点,让他认识到自己也是有不足的,还可以做得更好。唯有如此,才不会犯下“骄傲”的错误,才有可能取长补短,更好地发展。总而言之,只有孩子能够在心理上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己,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有自信、成功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指南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幼儿画刊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