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示范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14 03:20诸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重要性幼儿园问题

诸芳

【摘要】作为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故事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决定着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幼儿园幼儿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然后对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幼儿园故事教学水平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故事教学隐藏价值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幼儿园  故事教学活动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31-02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手段层出不穷,这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幼儿园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分析

(一)故事教学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教育中的创新性、实践性成为幼儿园教学改革需要突破的重点环节。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和特色所在,故事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做好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研究,充分利用故事情境,挖掘故事内涵,使其发挥其对幼儿道德培养、习惯培养、知识培养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才能使幼儿园教学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幼儿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

(二)故事教学符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

幼儿园的儿童年龄层次偏低,正处于智力养成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故事的趣味性及通俗性,是帮助他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做好幼儿园故事教学组织活动,可以辅助他们对于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引导他们不断发散思维,从而有效实现相关知识的内化。

(三)故事教学能够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加入更多的故事成分,利用故事制造悬念,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致和表达欲望,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另外一方面,不同故事的不同情境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合理想象空间,对于幼儿智力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二、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分析

(一)故事教学中的主体不明确,对于幼儿的个性化引导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当中,由于教师的理解偏差,故事只被用作一种语言教材,教学重点就是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丰富幼儿的词汇,提升幼儿的复述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儿童对于故事的个性化和自我理解,导致幼儿只能跟随教师的节奏,附和教师对于故事的理解,自主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在故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难以得到体现。

(二)故事教学中的创造性不足,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对于故事教学的片面认识,使得故事教学活动中的互动环节较少或者互动效果较差,一方面,教师结合故事内容对于孩子进行的启发和引导较少,孩子的创造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在得到幼儿关于故事内容的思考与反馈时,部分教师的反应不当,尤其是儿童出现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时,教师的回答往往过分生硬,不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做好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也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

(三)课程中故事教学的设置不科学,故事教学的趣味性不足

一部分幼师在展开故事教学活动之前,对于素材选择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素材内容的深挖程度也不够,还有部分教师忽略了整体课程安排,故事教学在课程中开展的时间节点不对、出现频率不对,导致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充分发挥,故事对于幼儿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三、提升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水平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提高故事教学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水平的提升,首先在于教师个人素质的培养。幼儿园应该重视对幼师的培训,教師个人也应该注重生活经验、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从而提升教师对于故事的分析能力和拆解能力,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准确向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做好自身“教育机智”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提问技巧,引导幼儿的积极思考,同时要增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幽默感,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者”地位,加强与幼儿的平等交流,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获得幼儿对于教师的信任[1]。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在故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能够切实从他们的思维角度出发,利用最新的创设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任务教学法等等,深挖故事内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成学生主观上对于故事的理解,使他们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在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师还可以将各种多媒体手段引入到故事教学活动当中,通过音频(比如利用大自然中的鸟叫声和动物吼声、树叶的沙沙声来创设情境)、图片(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或幼儿生活中不常接触到的东西,进行图片展示,加深其对故事发生情境的理解)、动画(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使故事内容得以更加形象的表达)等手段,使故事教学更加活泼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及想象[2]。另外,在充分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也应不断加强自己与幼儿的互动,并在倾听幼儿表达的过程当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肢体、面部表情,从而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谨慎选择用于教学活动的故事素材,增强其内容的适应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故事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故事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且通俗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能够引导和启发儿童独立思考,并进行互动讨论,符合对儿童进行性格培养、习惯培养、道德培养、知识培养的综合需求。比如,教师给学生讲解《不看电视更好玩》的故事,可以通过故事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输长时间看电视的坏处,帮助他们改掉不节制地观看电视的不良习惯,并引导他们养成更高层次的生活情趣(与爷爷下棋、与妈妈做家务等)。其次,教师应该尽量选择有一定情境感的故事,并结合幼儿园的客观教学情况,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生活实践,从而增加学生对于故事的投入感,提升故事对于儿童的吸引力。

四、结语

幼儿教育是一项既严肃又活泼的事情,严肃的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在儿童日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从而不断创新手段,提高教育能力;活泼的是,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必须保证自身工作符合其兴趣点,能够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幼儿教育“无小事”,教师及幼儿园应该不断吸取教训,正视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断改正,以有效提升教育水平,加强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育。

参考文献:

[1]钟雨石.幼儿园故事教学与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0):287.

[2]李海燕.浅谈幼儿园故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J].未来英才,2017,(14):200.

猜你喜欢
重要性幼儿园问题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爱“上”幼儿园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